张廷玉心意已定后,却发现一切都平静下来,既不见行迹诡异的人在宅邸附近窥探,也再没有接到雍亲王的示意。《省方盛典》纂修完毕后,他先是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仕途尚属平稳。不过他常常想起的,还是五十七年十二月的那个夜晚,在雍亲王的书房里,当胤禛因为急切几乎把自己的隐秘全部暴露在他眼前时,他的言谈举止之中有没有能惹得雍亲王生出敌意的疏漏呢?
其实即使那个夜晚,他自己也对雍亲王没有信心,因为前一日康熙为十四阿哥举行的出征仪式用的是天子规格,“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康熙帝之器重可见一斑。
但面对胤禛充满杀机的眼神,他那一刻又不能断了他的念想。实际情况是即使康熙即使果真有意,不是一切还没付诸行动吗?在最终结局不明之前,凭雍亲王的心机,鹿死谁手也难预料。胤禵远征愈久,则与康熙亲密愈难,雍亲王不是正可趁虚而入吗?
张廷玉左思右想之际听到消息: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康熙帝连续两次驾幸圆明园,与雍亲王共叙天伦之乐。张廷玉内心不由为雍亲王的心机喝彩,他知道,胤禵六十年十一月进京,康熙帝面授进兵准噶尔机宜后,六十一年三月离京再赴军旅,雍亲王在这样的时刻承欢康熙膝下,正可谓用心良苦。后来听说雍亲王在牡丹亭下、觥筹交错之际向康熙引荐了当时十岁的弘昼、弘历,康熙对老成持重的弘历一见之下就心存好感,当即表示要带回宫中抚育。张廷玉听闻此事时不由得为雍亲王啧啧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