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志心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窗外,阳光正照耀着金黄的稻田。一阵微风拂来,处处是金黄的浪花。
山区的农民,依然延续着几千年前的耕作方式:他们用牛耕地,他们弓着背插秧,他们用镰刀割稻子,用箩筐挑稻子。唯一与古代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了打谷机。由于这种耕作方式原始而又落后,所以农民们也是极其的辛苦。志心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一年四季都没有休息。
中巴车缓缓的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着。约莫两个半小时之后,志心看见了家里的稻田,父亲穿着件红色的背心,正在踩打谷机,母亲在一旁递稻穗。志心下了车,然后直奔稻田而去。母亲看见他来了,赶忙掏出一串钥匙扔了过来。
志心把钥匙放进了衣袋,脱下了鞋子。
“你回去休息吧。”母亲说道。
“不用了,等天黑我们一起回去。”志心下到了田里,站到了打谷机上,父亲便退了下来。
“志心,戴个草帽!”母亲赶忙摘下了草帽。
志心摇了摇头,示意不要。
“你给我听话!”母亲强行把草帽戴到了志心头上。片刻之后,田野里响起了打谷机震天的响声。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家人回到了家。志心的汗水还没干透,文高便来串门了。他身着一件白色的衬衣,系着领带。由于个矮,领带几乎要拖到膝盖了。
“志心,这次考得怎么样啊?”文高挺着大肚子,踱着方步,俨然一副文人的风采。
“马马虎虎吧。”志心拿起毛巾擦了把汗。
“什么叫马马虎虎?学习的事情怎能马虎?学生手册给我看看。”文高摆了摆手。
志心说:“在书包里,你自己拿。”
“你看你这书怎么念的?一点都不懂礼节礼貌,连个小东西都要叔叔亲自来拿。”
文高很是不满,他拎起书包一摸,不费吹灰之力便摸出了一个红色小本本。“不对呀,这手册怎么这么新?”文高满脸的疑惑。
志心撇了撇嘴,说:“刚刚发的嘛,三块钱一本。”
文高没有作声。类似的事情他干多了,一个学生交几毛钱,神不知鬼不觉,但是收来的钱用来买啤酒却能喝上几个星期。
文高翻开学生手册看了起来。“不对呀,你的成绩怎么提高那么快?”文高觉得很奇怪。
“试题简单呗,有人全考九十几呢,我这成绩只能排班上十几名。”
“你们老师也真是的,弄那么简单的题做什么?嗯,你们班主任的字可真够糟糕,看来你们老师的水平也并不咋样。”
文高素来喜欢舞文弄墨,见了在县城念高中的侄子,更是处处都要显出自己高人一等。这样一来,他的问题便格外的多。志心的头都要炸了。
“文高,你问那么多干什么,孩子都18岁了,他自己的事情,他自己会把握。你要不要喝点?”母亲拎着壶水酒走了过来。
“好,好,好。”一见水酒,文高便格外的精神。
高三年级要提前回学校补课,所以这个暑假很短,只有三个星期。第二天志心就要返校了,这天晚上母亲给他蒸了八个鸡蛋,这是当地招待最尊贵的客人的礼节。
见志心有些拘谨,母亲解释了一下:“志心,你在外面念书,一年四季都很少在家,所以你就是家里的客人。
父亲把一沓钞票放进了志心的文具盒夹层,说:“你租的房子没变吧,过一个月我给你送米。”
那天晚上志心失眠了。明年的这个时候,高考已经结束了。那时候,他在哪里呢?难道真的要回来种田?
鸡叫三遍的时候,志心还没有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