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全文阅读 > 第16章 经营模式——做自己的特色(10)

第16章 经营模式——做自己的特色(10)


  通过对行业及市场状况的再认识,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再评估,李永军和平成广告公司聚集在了一个点,双方总结出一致认同的答案:“喜之郎是全国性的大众品牌。”“喜之郎是我们最喜爱的首选品牌。也就是说,要达到新的目标,一定要在全国普通大众心目中树立一个形象——喜之郎是他们最喜爱的首选品牌。由此带出一个更具体的、执行层面的问题:凭什么喜爱喜之郎?是产品的口味、品种、包装、营养、价格,还是服务?靠产品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能否做到令大众喜爱喜之郎呢?”

  李永军与平成广告公司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辩论后认识到:“我们要售卖的已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光有知名度不能成为真正的第一品牌,消费者只有认同你的品牌主张,才会对品牌产生好感并发展为忠诚。我们为喜之郎品牌塑造价值观,让大众因为相同的价值观而去喜爱喜之郎——就如同志趣相同的人相互吸引一样。”针对当时中国果冻市场的空档状况,在平成广告公司的策划下,李永军把所有的广告都植入了“果冻布丁喜之郎”的概念,意在既宣传培育果冻市场,又树立喜之郎“权威正宗”的产品形象,同时,这也在无形中给其他同类品牌设定了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果冻在儿童零食市场的一路冒起,从1993年到1996年初,喜之郎的品牌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份额迅速增长。

  这个略带洋味而又具有中国喜庆色彩的“喜之郎”,随即成为了一个强有力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在品牌的塑造上,喜之郎做得很理直气壮。巨额的广告投入也使喜之郎的渠道建设令同行分外眼红,在全国的数十个销售分公司、办事处和数以百计的经销商队伍,把喜之郎的果冻源源不断地运到全国各地。

  1998年初,热门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国内的上映,是个极好的机会,浪漫的爱情与悲剧的结合,让这部电影迅速成为全世界少男少女心中的最爱,喜之郎对《泰坦尼克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贴片广告。广告创意便专门以《泰坦尼克号》为蓝本进行量身订作。在当年的情人节,继“喜之郎”之后的第二大果冻品牌“水晶之恋”,逐渐浮出其巨大冰山的一角一样的产品概念,一样的目标受众,一样的市场区域,《泰坦尼克号》简直就是为了喜之郎“水晶之恋”而来到中国。这一战的胜利,让李永军明白,喜之郎要抗干扰只有不断地自我刷新品牌。据业内人士称,喜之郎每年仅在广告上的投入就将近1亿元。它通过不断更换影视广告版本的操作手段,为品牌注入新的元素,增添新的活力,不断将大众的焦点聚集到喜之郎品牌上来。2000年10月,国家工商局认定“喜之郎”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1年,“喜之郎”的销售额已比创业初翻了几千倍,达到15亿之巨。

  作为儿童食品,喜之郎在果冻市场上是绝对领导者。据2002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喜之郎”在儿童家长中的综合知名度最高,提及率达到90%。如今,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已算得上是全球规模和销量最大的果冻生产企业。

  随着“水晶之恋”品牌的成功推出,李永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的市场细分上,喜之郎的消费对象也逐渐从儿童延伸到年轻女性,“我们正试图培养年轻女性新的生活方式。”喜之郎一位人士说。

  2002年4月24日,喜之郎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重拳出击。宣布国内天后级歌手、刚获得“第九届中国排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的那英将出任其旗下的喜之郎CiCi品牌形象代言人。平时一向很少涉足商业广告拍摄的那英,这次破天荒愿意为儿童食品代言,也可见喜之郎开拓市场的决心之大。

  那英除为喜之郎CiCi拍摄广告片外,同时还将自己的最新单曲《我只喜欢你》作为了该广告的主题曲。有媒体以“CiCi不只是小孩子的CiCi”为题撰文称,“喜之郎邀请那英为其产品代言,旨在透过此次的强强联手,扩大消费群体,提升品牌形象”。

  由此可见,企业要想生存,就要有自己的经营模式。马云也好,李永军也罢,他们都在自己的企业经营模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马云先守后攻的经营谋略,而李永军则是在自主品牌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走出了一条“品牌效应”的道路。无论选择怎样的经营模式,这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智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没有品质做保障,冲得快,死得就会更快。

  ——马云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每个创业者都很明白这个道理,马云也不例外。

  虽然经营的是电子商务,是一种无形产品,但他对质量依然非常重视。马云说:“怎么从细节做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所有企业都在这么说。”可见,马云更关注的是如何把质量落实到细节之处。

  质量是产品的基本属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它质量好,性能可靠,否则,就会对该产品及其生产厂家产生反感,所以企业只有产品质量过关了,才能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企业的质量观念则要求更广泛,它是指企业全面管理强调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各个方面。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企业,无一不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而加以高度重视。

  舟山早海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早海水产”)创建于1999年,在以后的10多年中,早海水产迅速发展。2001年收购了舟山希望海产品有限公司;2004年成功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实现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转型。早海水产生产的“切割梭子蟹”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早海牌”商标被评为浙江省着名商标;早海水产生产的鲭鱼系列制品被评为舟山市“十大传统优势产业”。在10多年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早海水产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坚持质量诚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早海水产始终沿着质量取胜的路线做强企业,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国家质检总局倡导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时,早海水产也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紧紧抓住这一次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将“产品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线的意识”灌输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切实地将保证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落到实处。

  出口水产品一直以来都是敏感的高风险产品,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外通报也屡见不鲜,早海水产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产品出口无通报、无召回,关键是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原料采购是质量安全的基础。对于水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好的原料就是成品质量的基础,如何把好原料采购关就成为抓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

  早海水产的原料来源主要是采购野生海捕的新鲜鱼货,而舟山海域作为我国传统的渔业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时,早海水产在收购过程中,始终坚持“来源明确、追溯可寻、入库检验”的原则,进一步确保原料质量,把好产品第一道关。

  二、过程控制是企业质量提升的关键。早海水产根据出口水产品卫生注册规范要求,结合企业多年发展的实际经验,先后制定了HACCP、SSOP等安全质量控制程序,企业内部上下层层把关,对整个生产过程施行严格控制:

  专职质检员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车间主任负责巡查各个车间的加工过程,保证各工艺过程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由生产厂长负责按全过程的卫生要求进行监督。此外,早海水产还及时结合国外最新的水产品通报向全体职工灌输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三、成品检验是质量提升的保障。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把关,早海水产坚持每批出口产品都经过实验室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出厂。早海水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企业实验室,配齐各类实验设备,并聘用专业的实验室人员对成品进行批批检验,与此同时,在不断加强自检能力的同时,委托有CNAS资质认证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双重把关,进一步加强了对成品的质量控制,实现“出口放心食品”的承诺。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线,而质量提升就是一个持续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海水产将以“质量提升”活动为契机,持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将企业做大最强。

  产品要有过硬的质量保证,这是经商最为根本的东西,是经商者的良心体现。创业者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生产经营时,一定要将产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只有这样,你的产品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你也才有可能赚到钱。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间的竞争,企业必须走质量效益型的路子,全面提高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管理水平,固化员工素质。企业靠品牌求得生存,靠创新抢占先机,靠质量获得效益,靠文化提升形象,其重中之重是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取胜。

  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质量为本,以国际化的标准,扎扎实实地去提高产品质量。既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勤奋努力的工作,更要努力形成一种恒久的质量意识,让质量意识渗透到全员的心里,固化成一种团队形象。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代表人品。

  第十二课危机就是转机

  创业关键词:谋略坚持

  把握每一次危机

  危机、危机,机会就在危险之中,你敢于去做,永不放弃,再往前走一步,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再往前走一步,机会就是你的。

  ——马云

  危机是企业的“疾病”,优秀的企业家就像是一个医术超群的医生,在面对严重的急症时,能发挥最高超的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其实,做企业要随时都有危机意识,因为风险和失败是一直伴随企业的运营之中的。就像马云所说:“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这个所谓的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进入商业社会全球化的阵痛,人类社会要进入商业社会,走向全球化,就必须面临这样的挑战。”马云是处理和利用危机的高手,面对危机,马云的应变之道首先是不放弃,然后是当机立断、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来化解危机。

  “把握每一次危机,危机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的机会来了。”马云在演讲中对金融危机的应对做了精彩的论调。

  马云以北京团结湖上被冻住的鸭子作比方,呼吁冬天里的变革。他说,这个鸭子一直和野鸭在一起,冬天来了,野鸭都飞走了,这个北京鸭不知道变化,就被冻住了。“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灾难,灾难已经来临;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形成。去年我跟大家讲,灾难可能会来,现在我告诉大家,机会的形成已经开始,大家开始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