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有旦夕祸福,肉有熟没熟透。我的阿玛承远大人这辈子也不会相信与他有关的第一道旨意是慈宁宫孝庄皇太后下的。而我当然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够与孝庄多少有那么一点交集,又发生在我六岁这么早。r
这道顺治十三年编号54号的懿旨依旧是以“奉太后懿旨”开头,中间为主文,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为结尾。而正文的内容足以让整个喜塔拉家沸腾。其主要内容就是:兹有喜塔拉.承远忠君爱国,在“我为太后做贡献”这一长期开展的爱国主义活动中,创造出了浮香汁和琼玉水两样好东西。其滋润和养颜效果让太后很满意。因此赏昆仑玉如意一枚。望普天下官员向其学习。也希望承远小童鞋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r
本来太后懿旨到时全家上下都以为是祸不是福,如今天下太平还赏了一枚昆仑玉如意。阿玛战战兢兢地接过了圣旨,叩谢皇恩。宣旨的公公还在阿玛耳边说了一句:“承远大人,日后可不要让太后失望喔。”r
打点完宣旨的太监,整个曦园都沸腾了,一扫前几日的阴霾。据碧玺说太后御赐的如意比黄马褂都值得吹牛,说句最不好听的,即使日后我们家有斩头的危险,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这枚玉如意都可保命。阿玛将玉如意摆到正厅,然后三叩九拜,又传厨房做些酒菜,他要和额娘庆祝一下。额娘让锦字和绣书吩咐下去,这个月每个下人的月钱都多派二两银子。r
酒桌上额娘高兴地掉了眼泪。桀年坐在额娘身边,傻呵呵地笑了半日。而我没空理他们,我只对那只烤鸭感兴趣。等那只烤鸭被吃得只剩个鸭头时我突然意识到,制作乳液之类的本是我的功劳,可是昨天桀年怕我受责罚,把一切责任都抗过去了。那如今,赏赐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我越看桀年越像有预谋的,他一定一早就知道我的东西好用,所以在后宫传来好消息之前先掐个尖。太阴险了。r
折腾到了三更天我才回房,桀年又趁我不注意溜了过来。我本就困了,再想起酒桌上意识到的事就对他就没好气:“哟,咱们家的功臣来了。”r
桀年收起了没表情的脸,露出很灿烂的笑:“你在怪我,把你的功劳抢了?我救你的时候你怎么没这么阴阳怪气的啊?你还说谢我呢。”r
“此一时彼一时,咱们可说好了,如果阿玛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你都得给我。不然我就到学里闹你去。”r
“我给你买的东西还少啊,前门大街的买卖们都认识咱家的马车了。可你却什么好东西都没给过我。”桀年嗔怪我。r
“女孩子家的东西你也要啊,那好吧,碧玺。把上次外祖母家送过来的荷包和我做的串珠花拿过来。桀年哥哥,我送了你你若不戴到家学里去,我可不依。”r
琉璃正好送杏仁茶来,笑着打趣道:“姑娘别逗桀哥儿了,人家男孩子要你那花儿做什么?我看啊,哥儿是看上姑娘的棋盘了,不然怎么常常夜里找姑娘来下棋呢?”r
“喔,感情是想要我的棋,哼,门都没有。”r
“我不要棋,你的棋还是留给你自己练吧,下了好几夜没赢过一次。我要你做的皂。据说洗完头还香香的。”r
我没办法,就只好每样切一半给他。云烟将皂收了起来,桀年就拔腿就走了。临出房门时说:“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先留给哥哥,知道不?”我将手里的枕头掷了出去,他怪叫一声逃掉了。r
阿玛去府衙的时候是挺胸抬头去的,回来的是头就抬的更高了。紫禁城本就不大,这种大半夜到四品官家宣旨的事传的那叫个快。据阿玛的小厮回来报说与阿玛平日里没什么交情的官都来向阿玛道贺。那日挤兑阿玛的常公公更是在府衙内公开赞赏了阿玛一番。大意说阿玛身为世家子弟,仍然一心扑在事业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靠搞行贿受贿潜规则之类的向上爬。我心说这常公公脸变的真快。前世远夜就曾给我讲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他说这世界上其实就两种人,一种吃草,另一种吃肉。吃草的到哪都被吃肉的吃掉。而吃肉的,不管到哪都吃肉。想来我和阿玛就属于吃草的,而吃肉的估计就是常公公之流。所以我很为额娘担心,我想承远这一辈子也不会转变为吃肉的,桀年倒是有可能,昨天不就吃掉了我的功劳和手工皂。r
没想到的是,半月之后,当阿玛将手工皂送到后宫,整个后宫都沸腾了。坊间都传言,手工皂引领着后宫女眷走进了洗浴用品的新时代。孝庄皇太后在使用了手工皂之后紧急宣阿玛入宫,幸好额娘在看到浮香汁大热后叮嘱阿玛,为了桀年日后不落得一个娘娘腔的名声,不要说是他想到的方子只说是阿玛为孝敬太后而苦思钻研而成。阿玛将手工皂的制作流程和作用详细地讲给太后听后,太后又赐给阿玛一串上好的朝珠和数十个匠人。从那日开始,不断有达官贵人家的管家仆妇带来各种贵重的礼物进出曦园,只为讨要这种手工皂,一开始还有些兴奋的额娘后来干脆就托病不见了。阿玛便吩咐这些工匠连夜赶制了一批浮香汁和琼玉水送到各个王府和京城二品以上的官员府宅,并打了保票半月之后一准将手工皂送过来。r
京城里传言据说只有正福晋和格格们才能人手一块手工皂。手工皂成了清朝的爱马仕手包——俨然是名媛的身份象征。额娘单只为国公府和外祖父的府上留出一部分,保证府上有名姓女眷每人都能得到每个种类各一块。这着实让喜塔拉家和查哈拉家风光了一阵。而我,还没闹明白我的DIY日常保养品究竟是怎么爆红起来的,就成为了京中大家闺秀纷纷羡慕的对象。r
就这样,转眼到了腊月。满族贵族过年很是讲究,一过腊八,年事活动便逐步开始,直至正月十六送罢瘟神,整个年节才算结束。腊八那日,国公府上差人送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的粥,粥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作点染,煞是好看。来人还说,让阿玛小年前就回国公府小住,到年后再回曦园。我听完这个消息,马上郁闷了。r
国公府距离紫禁城也不算太远,在东直门内的整条得瑞街都属国公府,右面有一片园子,名为得瑞园。因园中景致甚好,大多数时间玛法都住在这里。r
法玛尽管是武官出身,但并不看轻汉人的科举制度,因此非常鼓励儿子们读书,还设立了家学。奈何我的伯伯和叔叔们都不热衷于四书五经八股文,除了袭来爵位的大伯和靠科举考上来的阿玛,基本都选择了从军或捐官这条道路,三叔和五叔远在新建立的奉天府做防守尉,连家人都迁了过去。如今还在北京做官的只有大伯和四叔。r
据说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却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後就了定制。正白旗为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我的这位大伯便是皇上身边的一等侍卫,正三品,据说从前是顺治的伴读,因此很得顺治的信赖。四叔是从四品,比阿玛的官小一点,任东直门城门领,负责木材进京的车辆登记。玛法有四个娘子,大伯为正房所出,死于难产,我阿玛的亲额娘是续弦,因此也算正房。三叔和四叔为玛法的侧室端瑾姨娘所出。另有一个姑姑和五叔为凤容姨娘所出,这位姑姑远嫁到蒙古,而凤容姨娘在我出生前就已经病故了。如今当家的只有我的亲祖母和这位端瑾姨娘。r
虽然我没有住在得瑞园,但关于我的亲祖母和端瑾姨娘恶斗不停的事,我听说的太多了。最经典的莫过于玛法还在任上时,某一年皇上赐了织金1匹,两房斗得连太后都听说了,只好又赐了一匹织金才算完事。这两房太太姨娘每句话都话里有话,夹枪带棒的,再加上大伯母和婶子们的小心机和小算计,尤其我额娘也不是一个省事的。到玛法家过一次年比前世考一次雅思累心。因此我最怕的就是每年过年时在得瑞园住的那半个月,这次要从小年开始就到园子里去,不定出什么妖蛾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