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亿万斯年全文阅读 > 第7章

第7章


临近小年,额娘就排好了曦园每日守夜的人名表,还留下几个日常得用的人,嘱咐要每日打扫,小心烛火。小年夜那天一早阿玛就让门房套了车,我和额娘坐车,阿玛和桀年骑马,携着年礼往东直门方向去了。由于阿玛这次很给玛法争脸,额娘的脸上也有了光,因此今年的礼格外的厚。额娘给两房各准备了蟒缎2匹,补缎2匹,织金2匹,妆缎2匹,黑狐皮、一等貂皮各五张。上好大东珠十颗。另有庄子上的新粳米、黄老米、高丽江米、燕窝以及各色鸡鸭野味和新鲜果蔬共三车于昨日送了过去。还有给各家小辈的金元宝及文房四宝各一套。路上额娘就叮嘱我和丫鬟们,到了园子里要少说多听,玛法府上的人都是人精,即使是仆妇下人也难打发。随便一个举动或一句话都可能令这个年过得不顺畅。我没有仔细听额娘叮嘱什么,因为我是打定主意不说话了只吃东西了。所以其余的时间我都扒着车帘往外看,这就是清朝的京城大街啊。穿越过来这么久,我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外面。只见周边店铺都是庙堂式大屋和红墙琉璃瓦,层层叠叠的招牌幌子一直延伸进昏黄的天色,街边卖吃食和小玩意数不胜数,好多新鲜的东西即使在现代也没见过,路过戏园子和茶馆的时候偶尔还传来卖唱艺人的三弦声。这样有趣,什么东方新天地燕莎百货俏江南的完全被比下去了。r

大概走了有半个多时辰才到得瑞园。玛法的园子确实气派,只看大门就比曦园好,门以铜铸,外表鎏金,朱门金钉,以示地位显赫。乘小轿进入玛法的府邸,一路只见叠石假山丛立,曲廊亭榭低回,玛法的园子去年修葺过,果然景色不同往日。这得瑞园如今已经有些近代北京大四合院的意思,其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前廊后厦。所有抄手游廊,垂花门,影壁,隔断都十分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额娘从路上就开始念叨我们这一辈这些个孩子的名字,因为三叔和五叔远在东北不能回来,所以这次和玛法过年的就只有我们一家以及大伯和四叔三家。大伯父娶的是永安世子的女儿怀庆格格,过门后格格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取名平年、均年。因周岁抓名时一人抓平,一人抓均。玛法认为兄弟二人还未懂事便如此有默契,是兄弟和睦之兆。此事一时传为佳话。谁知这两个兄弟最是不和睦的,长大后模样也不像。仗着是世家子弟每日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连玛法都嫌了他们。今年二人满十五岁,明年就要各自成亲了。四叔家只有一个女儿,唤作芮年,比我只小几天,尽管年纪不大,有时我看她的眼神却像个大人。冷不丁地看着让人心里一激灵。人小心大倒比我像个穿越的。四叔因为是庶出,娶的是江南织造姚大人庶出的女儿文琪。这个四婶虽是庶出,只因其父任职于富庶之地,自小便看不起京城各家,曾入宫选过秀女,盼着一朝伴在君王侧好改变庶出的命运,只是模样太差,估计顺治没法接受这样重口味的。于是选秀第一轮便惨遭淘汰,忙忙嫁给了四叔。r

进了园子,阿玛和额娘照例是要与玛法等人好好叙叙的。我们小辈的便都在一边垂手而立。桀年在家学里读书,每日都要见这几个兄弟姐妹见面的。而我因为小,几家互相也不怎么走动,所以大家见了我都很新鲜,不断地打量我,让我担心年夜饭时大吃一顿的计划容易在这些注目礼中泡汤。于是我决定奋起反击,既然你们打量我,那我也报之以琼瑶好好地观察你们。观察之后我发现,这个平年和均年还真是不好看,如果红楼再选秀可以去选贾环,估计肯定是众望所归难决胜负。想玛法剑眉星目,年轻时肯定也是名震一方的帅哥。两个长孙竟长得如此猥琐,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丑得一眼望过去就要望向别处的。两个人还总侧着头不知道在嘀咕谁,嘀咕一会两人意见不合再吵起来。一会没看他们再一看又嘀咕在一起。再说这个芮年,蛮好的一张面孔,娇滴滴的颇有些大家闺秀的样子,奈何眼神一如往年般恶毒,似乎在诉说她阿玛额娘身为庶出以及选秀失利等众多不幸。要是眼神犀利到能杀人,我恐怕早就被她切成片了。r

总之这个得瑞园让我很压抑,难为阿玛和额娘还能和亲戚们聊得如此热烈。我又观察了一下大伯,大伯父遗传了玛法的英姿,毕竟是习武出身,身材魁梧气势逼人也是对的。大伯母身为格格,行为举止有些端着,看着还好。只是平年均年在一旁闹得声音有些大时候,她一个眼神过去,那两个小子立即作木头人,可见其力度。四叔大概因为是庶出,很少说话,四婶则不同了,一直和我额娘聊家常,话多的让我脑瓜仁都疼。因为娘家有些个钱,便极尽显摆之能事。在娘家如何阔绰地过日子了,给芮年又做了几件披风了,头上的日月升恒万寿簪用几两金子打的了。大伯母干脆不理她,而额娘听完这些井底蛙之谈但笑不语,只是用手托托手上的翡翠扳指,留她一个人满嘴跑马车。r

待到快摆中饭时,祖母和端瑾姨娘才从后堂出来。据说祖母每天的这个时候都要在佛堂念经,而端瑾姨娘估计是不想让大房压着才等祖母快出来时与祖母一起过来。现代女明星也经常这样,什么“后不见后”,讲究这个走红毯的时候谁在我前面谁在我后面,有意思吗?r

我的亲祖母也是满人,有些胖,但慈眉善目很是和蔼,据桀年说祖母最疼他。而端瑾姨娘是汉人,老家在江浙一带,因此比较讲究饮食清淡,所以很瘦。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韵,又因为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在这个家还是很有些地位的。祖母和端瑾姨娘一出来,我额娘便和四婶移步过去,我原以为是各自扶各自的婆婆,没想到我额娘是奔着端瑾姨娘的去的,而四婶子则扶着我祖母过来。我暗自心想,果然自己没见过世面,大家族里斗心机,岂是斗在表面上。儿时一直以为《红楼梦》里一片祥和。长大后才洞悉其中暗涌无数的,之后深深钻研进去,可惜自己终究不是善斗之人,不然职场争斗算得了什么?不过远夜说这也是他喜欢我的地方,我像一只白兔般无害,才令他在尔虞我诈的外面归家后有一种归属感。r

让我欣慰的是,中饭还是很丰盛的。金鱼鸭掌、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鱼肚煨火腿、血粉汤鲫鱼舌烩熊掌、糟猩唇猪脑、野鸡片汤、风猪片子…哈,竟都是满汉全席里有过的菜。r

“来,我们共同饮一杯,祝我朝国运昌隆,太后和万岁爷万寿无疆,愿来年风调雨顺,大清国泰民安。”大伯父先提了一杯,桌上众人都起杯子,干了第一杯。原来祝酒词这种东西,自清朝就如此盛行。r

“接下来的这一杯我们兄弟敬阿玛和两位额娘,祝阿玛和两位额娘身强体壮,益寿延年。”又是一杯,锋头全让大伯占了。r

再接着是我阿玛提酒,我阿玛本就不胜酒力,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官场上一直不顺的原因。今日玛法家喝的酒是皇家御赐的玉泉酒。是由玉泉山附近的玉泉水酿造而得。每造一份玉泉酒,配料需用南糯米3石6斗,曲、面曲、豆曲各20斤,大淮曲1块,引酵2斤,花椒、芝麻、箬竹叶若干。听这些配料就知道这酒性非常烈,阿玛菜没吃几口,已经连喝两杯,脸上已有些红晕了。阿玛举起青瓷酒杯,说:“我敬两位兄弟,承远不孝,尽管久居京城却无法侍奉阿玛和两位额娘。然两位兄弟既为万岁爷当差,又能侍奉双亲,可谓忠孝两全啊。承远深感惭愧。我先干为敬。”说完便干了杯中的酒。在座的也陪了一杯。r

就在这时,久未开言的大伯母怀庆格格说话了:“二弟不要这样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你在十三衙门做官,是必然要住在紫禁城边的。咱们是能理解的。如今你的功夫越做越好,连太后都赏赐了,这十三衙门虽然是宦官主事,可宦官又如何与二弟世家出身相比?二弟妹,承远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啊。”r

一句话说得整桌的气氛都冷了下来。年前玛法就为阿玛在十三衙门的事不愉快了很久。整个得瑞园都知道玛法宠爱阿玛,因此都不敢提什么宦官和太监这样的词。大伯母这回是故意的,可她是格格,就连玛法也要忌惮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