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势单力薄,此时可以说与北方士族捆绑在一条战线上,尤其是琅琊王氏的支持尤为重要,而这次王恬带回的六千人马,可以说为北方大族平添了一支武装力量,如今王敦迁往荆州一地,扬州军务之事,周玘已是虎视眈眈,若是将王恬的人马拉到扬州一地,或许就是另一番结果了,而这些因果,自然已经被这些士族大人们心中计量了,至于将王恬喊来,不过是一个过场而已,或者说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司马皇族与北方士族是站在他这一边的。r
“小子以为,南方大族分化之后,周玘这些势力,只能重击之下,再行柔和之政,否则行事若是过于狠辣,怕伤了南人之心,也不利于晋王帝王大业。”王恬也不含糊,便将心中关于处理周玘一事所应该拿捏的态度先表示了一下。r
这话说出来,几个辈分高的大人物看向王恬的目光却是多了几分讶异,甚至是毫不掩饰的赞赏。王导、王恬自是一番得意,尤其是王导不由得将山羊胡给摸了几下,心中着实开心不已。r
司马睿也是惊叹不已,早在半年之前,见到此子之时,虽然文文弱弱,但是那时候给人就是精明之感,半年刚过,经过北方鲜血洗礼,这个世家公子成长的速度简直超乎他的想象,加上这副身板和眉宇间透出的阳刚之气,任谁都不敢相信这个少年仅有十四余岁。r
司马睿众人本就欲将对付周玘一家应该注意的尺度告知此子,哪知道这个小子却是已经明悟在心,司马睿欢喜同时,不由得看向王导道:“仲父得此子,着实令人羡慕。”r
司马睿南下江南之时,势单力薄,几次遭遇险境都几乎被杀,下江南之后,方得王氏子弟的支持,尤其是王导的忠心辅佐,自打中州失陷,难民南涌,王导都是在旁尽责辅佐,使得他声望日隆,这也让司马睿心生感激,称呼王导也变成了仲父。r
王导笑着推辞,朝着晋王连连作揖答谢。王恬知礼,也俯身谢晋王赞赏。司马睿心中欢喜,便道:“既然王恬已然胸有成竹,我看诸位也无须多言,我等就应看着好戏登场,静观其变了。”r
众人一听,皆开心大笑起来,虽然一些家族心中仍有疑虑,担心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却是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去全权负责,是不是显得太过荒唐一些,可是见司马睿如此信任王家,他们也都识相的住了嘴,心中却又怀着两份莫名心思,一方面自然是想看到北方之人在南方扎稳脚跟,所以想看到王恬水到渠成,将这个周玘小集团狠狠的打趴在地,但是又希望看到王氏一家那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又着实可恼,巴不得看到王恬出丑的模样。r
人心,人心,自古便是这般,最是见不得别人比你好,哪怕是扔上一块砖头,看你痛苦一阵,那心里也着实欢快无比。r
王恬哪会不知,心中冷笑,却是想着其它众多事情,可是心中却也欢喜不已,毕竟周玘一族居于宜兴一带,说到这里,王恬脑子里便是江苏太湖一带,那里也正是王恬心中计量之地,表面看众人看到的是处理南北士族关系的一个开头,但是在王恬心底却是打算种田于江苏一带的心思,一想到那里临近海洋,种种之事,王恬就显得兴奋莫名。r
关于这些,哪怕是王导他们,恐怕都是没有想到的!r
东晋的世家大族们,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偏安一隅的东晋小王朝忽然是那般的依靠太湖一地,诸多要事,居然都要考就到太湖之地的意思,而这些,也是王恬没有预料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