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一世繁华梦全文阅读 > 第五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五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桌子上的酒水顺着桌角“滴答滴答”一滴滴的流淌在地上,烛台上积了一层厚厚蜡油。独孤晔趴在桌子上,微闭着眸子,一动不动的睡得很是舒服。r

花君起得早,在厨房忙碌开了,糯米熬成的粥,扑鼻的香气回荡在这座酒楼中,独孤烨的独自咕噜一声,生生的被饿了醒来,循着满屋子的香味,径直往厨房走去,掀开厨房的布帘子,只见着一个女子系着围裙,上上下下忙碌的,甚至连额头上有了几滴汗珠都顾不得去擦拭。r

有那么一瞬间,他恍然觉得,彼此都老了,白发苍苍的,彼此依偎着,坐在树下看日落,从此不分开。晨起,看着爱妻在厨房张罗着一家人的早餐,然后吃完饭一起看看江水,看看晨曦,那样的日子总是教人向往。r

情不自禁的从身后搂住了她,窝在她颈间说道:“阿君,如果真有那一天,你答应了我,你心甘情愿的跟着我,我们一起做早饭,一起饭后去散布,看晨曦,看江水,再看日落,看着彼此发间的留着不多的黑发,然后一起数数白发,喝一壶小酒,一起慢慢变老。可好?”r

“好。”r

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这样的日子,恬静安稳,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去过了,又有多少人细数流年,一起慢慢变老?r

这千里江山,万般繁华,怎可比得上你的一颦一笑。r

早饭是在昨儿个二楼靠窗的位子吃的,屋檐上滴滴答答的一片,推开窗户,泥土带着雨水的气息扑鼻而来,红花吐蕊,荷叶圆圆,屋檐下小草贪婪的□□着雨水,恨不得狠狠地将前几日那闷热的气息全部的吐出来,湖面上的船家,撑着一支长蒿,唱着为数不多的软调子,小巧玲珑的乌篷载着许多的有情人渡向远方,传来阵阵嬉笑声,好不自在。r

远处青山笼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好似人间仙境一般,时不时传来阵阵敲钟声。r

筷子碰到瓷碗的哒哒声,这样的一幅场景,在早晨看来,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和谐、温馨,粥只是普通的糯米粥,却比那些个山珍海味来的鲜美,是心境不一样了?还是陪在身边的那个人?r

呼噜呼噜的像灌进胃里似的,大口大口的吃,那吃饭的模样,竟像是个几天几夜不曾吃饭,被饿坏的人,花君终是被他那好笑的吃饭样子引得笑出了声:“将军慢些吃,没人会跟你抢的。”r

“吃完了,还要研究地图,勘测地形,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那些年,那些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饭几乎是倒进胃里,来不及细嚼慢咽,是生是熟都不予理会,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甚至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啃一些干粮,抑或是吃一些野草来充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心里想的总归是一件事,就是今儿个这里要打,明儿个愁着边关是否要再起战火。r

久而久之,吃饭都是急匆匆的,想停也停不下来,久而久之,有时候胃使劲儿的疼,才想起几天没吃了。r

花君听了他那句话,放下了自己的碗筷,替他再盛了一碗粥,递到他手里:“将军,战场的厮杀已经离你远去了,如今你身在的是江南繁华的皇城,有的是你每天若想此我每天必定为你熬得米粥,你有我陪着你,有这酒楼散心,有这水墨画的景色欣赏。”r

独孤烨垂下了眸子,搅动着碗里的米粥,吸了吸鼻子,眼睛很酸,似乎有什么东西要夺眶而出一般,看着眼前的青山碧水,烟雨朦胧,这里没有漠北大漠的壮丽和戈壁的瑰丽,这里没有沙漠忽冷忽热的晨晚更替,身边再也没有扑鼻的血腥味儿,取而代之的是佳人的相伴,是一碗碗美味的小米粥和着美人的恩情。r

感觉自己心里的防备正在被一点点的卸下,在她的面前,是个随便她捅几刀便可以活生生的死去的人。r

拥着花君入怀:“阿君,落红无情春逝去,皑皑白雪定三生。辗转轮回几度休,来生再续今生缘。不管多少年过去后,我都会记得,和你相识的点点滴滴,都会记得那个懂我的女子,记得一切关于你的事。花生、米粥、江南春色、靠江的酒楼,关于你的一切的一切,我这性子就这般,老粗人一个,话不会说半句……。”r

看他焦急的模样,花君急忙用手止住了他接下去的话语:“只是奴家觉得这样很好,将军不会说,听着奴家说,常人都夸奴家像只鹦鹉,依依呀呀的说的妙语连珠一般。”r

真的,真的,这样真的很好,如果可以不用再上战场,南国、北国、西国三国争霸可以从此止戈,共享一世太平,阿君,真的想陪着你,一起坐在着酒楼,看日出日落,等到你愿意的那一天,八抬大轿、三媒六聘,定会将你风风光光的迎娶过门,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r

只是,那样的日子真的只能想想罢了,有些梦想只能深埋心底,关于你和我的种种,真的可望而不可即。r

走过了春天的姹紫嫣红百花齐放,路过了夏天烈日炎炎知了鸣叫,记得了秋天树叶凋零繁华落寞,不忘了冬天雪压枝头红梅怒放。有些事总是来得这样的匆匆,幸福总是走得那样的急忙。r

嘉乐二年,帝传圣旨:边关告捷,特命镇国大将军独孤烨率领亲兵三十万,五天后出征,不得有误。r

走的那天,是他们相识的第二个年头,同样也是春天,她坐在床边,为他一针一线缝制这战袍,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手指扎的千疮百孔一点也不喊疼,只道是期望他能平安归来,莫教闺中人空断肠。r

“将军这一走何时才能回来,奴家在江南未将军祈福,盼望将军平安归来,记得回来了,去城西的尼姑庵接我,可好?”r

“衣服还合适吗,鞋子穿的舒服吗,战袍穿着会不会难受啊。”r

“紫红色的披风很适合你,还望你小心小心再小心。”r

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剑擦了一遍又一遍,走的那天清晨,她站立在城外怀中抱着琵琶,为他唱着那一曲曲的安康归来,祝君凯旋而归。r

鼓声隆隆,尘土扬起,马蹄四溅,刀戈发出清脆的声响,旗幡涌动,她站在侧边,朝着他挥手告别:“要回来啊,我等你,等你回来了,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开了。”r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

她勇敢地表白,不顾身份的向他说明这一切,不在卑微的自称奴家,而是称呼我,她的心意,她的期盼,他完完全全的收到了r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战场终究是他的归宿。r

他挥手告别,笑着答应:“阿君,我一定会来,回来了,我一定娶你。”r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

那一年,他十九岁,她十五岁,花开能否结果?战马上的他,从来没有的急切期盼着这场战事快些个结束,行军一个月,渐渐的远离江南,身边的景色越加的荒凉,塞北戈壁的瑰丽又再一次的重现眼前,他再一次踏上这片曾经洒满战士们鲜血的土地,他父亲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离他而去的。r

围着篝火擦肩的时候,眼前不禁的浮现她的嫣然一笑,她厨房做饭时的温柔,想着想着便痴痴地笑了,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烟雨中的那座小楼,又看到她醉人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