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凌发布了土地政策之后,也发布了一项新的命令,像周围认识的流民也好其他县的家人也罢说明本县的政策,然后有来登记的人口,有一人奖励五钱。对于世家大族而言,五钱什么都不算,但是对于寒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尤其是一人五钱,那积少成多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于是以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速度蔓延开来,让不少流民也开始朝着韩凌所在县的方向移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此县的人口就增长到了五千人,韩凌的军队也从仅仅六百人的队伍壮大到了一千人,而这一千人也全都配备了起初白袍老头儿给予的存放在县衙的武器装备,韩凌给这支队伍命名为“陷阵营”,由韩凌暂代营长一职。
关于军队的部署韩凌的目标是创建四军十六营,每营人员及装备配置最多达到三万人,因此也就是整个韩家军最多只能拥有四十八万人马,毕竟兵不在多而在精,精兵才是战争胜败的根本,仅仅用普通的百姓去充当军队随随便便给一把武器然后机械式的训练,到了战场上碰到一支精兵,那就不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代价了。同时每军设立军长、副军长、军师、营长、副营长、连长、副连长、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共计十一个职位,政治部、监察部、刑侦部共计三大部门,政治部负责各级长官和士兵的态度和士气,即有没有反水思想之类。监察部负责各级长官和其他两个部门中有没有出现贪官污吏,而刑侦部的工作就是配合监察部找出贪官污吏的证据。在四支军队之上学习唐朝设立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刑部(主管刑罚,有行刑权,但一般没有处罚权)及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学习明朝设立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而在这七个部门之上再设立议会制度,由四军正副军长、正副营长、军师、政治监察刑侦部门主任、七部尚书和各地州牧、刺史、郡守、县令组成,主要对于君主提出的想法和建议进行会议决定,施行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同时议会有权利驳回君主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议会的设立是为了避免君主酒后乱国。
这些事宜都一直储存在韩凌的脑海里,毕竟自己的实力才刚刚起步,一共就只有一千人马,没必要设立那么多子虚乌有的职位。而自己的县一共有1.54万亩地,除去已经分配了的四千亩地之外,仍然还有一万多亩地需要分配出去,也就是起码还要有一万人口在这里定居,韩凌想了想,假设这1.54万亩地全部租出去,一年能获得九千五百多万斤粮食,按照唐朝以前的士兵政策,一兵一天一斗米,而韩凌训练精兵,肯定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所以按一兵一天两斗米来计算,在唐朝一斗米相当于6.25斤,所以韩凌一年一县收上来的军粮可以养纯步兵一万五千三百五十名,这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一县并不需要养一万五千名士兵这么多,一县养五千士兵绰绰有余,多出来的粮食,不仅能到胡地去换一些牛羊和草料,也能在自己管辖的地方碰到天灾时可以缓和一下。
军队的训练大致分成了四个模块,全军以正方形的方式移动,每边最外围为铁盾兵,每名铁盾兵除了配备一副铁盾之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把五位十方刀。五位十方刀,忍者投掷兵器,为“手里剑”的一种,此刀内置卡锁,平时五个刀头互相卡锁,呈闭合状态,投掷时触动中心机关刀头弹出。让铁盾兵携带五位十方刀并不是为了用于自杀式进攻,而是因为铁盾兵是整个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铁盾兵保护着身后几十几百乃至几千几万兄弟的生命,所以在韩家军里,铁盾兵一般都是身材最为粗犷的人,而给他们使用的五位十方刀,是经过改良的,把五位变成了三位,可以直接佩戴在指头上,很像狼人的狼爪,在与敌人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也可以直接一刀切断敌人的生命,即使不能击杀,也能在敌人身上留下三个孔,让敌人在疼痛之下丧失攻击能力。而在铁盾兵的后面,则是为了保护铁盾兵安全的长刀兵,长刀兵是韩家军身材第二粗犷的人群,手持御林军刀(苗刀),它刀长五尺(160厘米),刀身修长,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他们一来可以保证在铁盾兵受到冲击的同时用自身的重量帮助铁盾兵缓解被冲撞而受到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用修长而细的御林军刀透过两个铁盾之间的缝隙对铁盾外的敌人穿刺攻击,以减少铁盾兵受到的伤害,而且铁盾兵一旦支撑不住,只要一弯腰,那么铁盾兵身后的长刀兵就可以直接横劈敌人。而在长刀兵的背后,就是一群连弩兵,这群连弩兵所使用的连弩,是诸葛连弩的改良型,修改了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的特点,使连弩不仅可以快速连续射击,而且提高了射程和稳定性,另外,连弩兵的身后背着的篮子里,不再是一支支的弩箭,而是一个个已经装好了弩箭的匣子,只要在弩箭射完之后,就把射完的匣子丢掉,装上全新的匣子,就可以不断地进行中远距离打击,和现代的弹匣功能接近。而在连弩兵的背后,就是弓箭手,这些弓箭手配备了北宋时期的神臂弓,史书记载弓身长三尺三(1.1米),弦长二尺五(0.83米),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三百四十步大概就是五百米左右的距离。遥想战争开始,韩家军的弓箭手直接打击五百米开外的敌人,几层射击之后,在敌人推进到三百米左右的时候,连弩兵瞬间万箭齐发,箭如雨下,试问还有多少人能够冲出箭阵,即便是冲出箭阵的,还要与铁盾以及铁盾缝隙中伸出来的看不见柄的长刀一较高下,更何况连弩不仅可以抛物线射击,还可以平行射击,即便你千军万马,能够冲到铁盾兵面前的,估计也就剩下百号人了吧,至少韩凌是这么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