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每个人要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如果他无法为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做出相应的承担,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人要适时的担当,特别是21世纪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精神,唯有如此才会让自己的脚步走得更踏实有力。
人生是一种承担,需要用承担来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是支撑整个社会。没有承担意识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没有承担意识的人也很难获得成功。承担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是对发生了的错误的负责。只有承担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耀眼,也只有承担才能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责任心是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负责到底的决心或信念。一个人责任心的有无或强弱会关系到他事业、人生的成败。
进入新千年的美国,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国际上的影响力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这不仅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视野的变化,更是因为从美国席卷全球的信贷危机让全球人心惊胆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前,美国处于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更是需要一个勇于承担的人来领导美国,让美国经济起死回生。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从而引发股市崩盘。在同一天,奥巴马的主要竞争对手麦凯恩在佛罗里达州发表讲话,声称美国的经济要素是健康的。在预选和进入最后冲刺之后,麦凯恩在谈到美国一蹶不振的经济走向时总是以鼓劲和打气为主,反复强调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十分小。但是他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依然“信口雌黄”,为奥巴马阵营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攻击机会。
奥巴马果断地抓住麦凯恩所谓的“我们的经济要素依然健康”不放,告诉选民,“如果他都不知道经济已经崩溃,还怎么可能去修复?”一时间,奥巴马对麦凯恩的批评成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对于麦凯恩对美国当下经济的视若无睹,奥巴马给予了严厉的回击,在奥巴马眼中,一味吹嘘美国经济有多么美好,美国前景有多么灿烂是完全不负责的话,也是完全没有信誉的话。作为总统候选人,我们应该更适宜地看出美国当下所处的境遇,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置之不理。
正如奥巴马所料,9月24日晚,布什总统在电视黄金时段发表讲话,声称整个经济处于险境,如果国会不尽快通过总额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美国将会陷入“长期的、痛苦的萧条当中”。麦凯恩此时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宣布他将单方面终止竞选,返回参议院为布什总统的救市方案获得最后通过助一臂之力,他还宣布计划取消原定的首场总统候选人辩论。
前国会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候选人最负责任的行动,可以与195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宣布去朝鲜视察的决定媲美。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纳说,麦凯恩终止竞选说明他更看重华尔街的危机可能对美国“小街”产生的影响,是大公无私的表现。
奥巴马反唇相讥,说美国的总统应该是可以同时应对多种危机的。在此危急时刻,美国人民更需要了解可能在40天之后成为美国下任总统的人对目前的国际危机和国内困难有什么看法,提出了何种解决方案。奥巴马在美国经济困境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一个总统应具备的品质,面对当下的困境,他是迎头而上,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逃避这个问题。可以说,奥巴马更有资格当上美国总统,因为在他身上已经表现出了一种属于总统应有的承担意识,这种承担意识让选民觉得奥巴马更适合总统这个职位,比起麦凯恩,他更能带领美国走出当下的困境,迎接新的蓝天。对奥巴马和民主党人来说,这不过是麦凯恩又一次的政治伎俩,不仅反映他决策的武断、冒险,也显示他的竞选在美国金融风暴之中有点风雨飘摇,还表明他对辩论的怯场。奥巴马的发言人宣布,无论麦凯恩去不去密西西比州参加辩论,奥巴马都会按时赴约。如果麦凯恩果真不去,奥巴马将跟密西西比大学的师生座谈。
从9月15日到26日,这11天时间基本决定了麦凯恩竞选的最后结果。虽然麦凯恩比奥巴马从政时间要长,而且更有资历,但是麦凯恩并适合当美国总统,因为他身上缺少一种承担意识,他不能担当起美国建设的大任,不能将这种责任扛在肩上,而是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吹嘘,这对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相反,奥巴马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承担精神,他要扛起所有美国人的共同梦想,他要为美国当下局势买单,正是这一种责任心,使得他获得了更多美国人的支持,使得他一举击败了对手,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
奥巴马不仅对美国经济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对美国的诸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以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他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权利。
在一次会后采访中,奥巴马再次谈到要重新把经济权力和黑人教堂的道义热情组织动员起来。他还说作为一名议员比当初作为一个团体组织者或者民权律师能更快实现这个想法。
他说:“美国,特别是美国的非裔团体,最需要的就是建设、重建我们团体的具体议程和相关的道义议程。我们已经在人权运动时期吹响了号角。现在,像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一样,我们必须进入一个建设阶段。我们必须对大规模重建工作中的能源和资源进行补充,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机制来加强和稳定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找到把这种热情注入到社区建设中的方法。人权运动最大的失败在于没能把这种热情、这种道义热情转化到建造持久的机构和组织结构中来。”
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提高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责任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只有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挑起理想的大梁,也只有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再惧怕,不会因为危难而惊慌失措,也不会因为痛苦而怨天尤人,他们会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从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也只有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才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犯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承担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有的人在错误发生后努力地辩解,而有的人则是选择勇敢地承担。我们看不起前一种人,敬仰后一种人,这是因为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错误时的逃避。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是在努力地辩解,而一种人则完全不同,他们在工作中尽量表现,少去辩解,并敢于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从本质上说,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它能促进人性的升华。古往今来,只有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因为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与推脱。
如果说,当你犯了错误之后,为自己成功推卸责任而沾沾自喜,那么他人又如何敢把更重大的担子交给你呢?作为年轻人,应该具备起码的责任心,不仅是对待工作,对待错误,更重要的是对待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才是一种大丈夫的行为。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前,跑遍了所有他能去的地方,他与人们拉家常,偶尔涉及到比较严肃的政治话题,不管来的人所说的是对布什政府的痛恨,还是对民主党本身的愤怒,他都会认真地去听取他们的意见。
通过深入基层的广泛调研,奥巴马感到,在每一个美国民众心目中,都有着一种深深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国精神,他们存在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而这些精神,并不会因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而每一届的美国总统,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希望,虽然如此,他们心中仍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奥巴马清楚地感觉到作为一个美国总统,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应该为更多的美国人服务,而不仅仅是富人阶层。与奥巴马不同,其他的候选人总是充当着富人的保护伞,他们代表的是富人的利益,这对美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它不利于美国人民的团结,它将分化美国人民的力量。然而这样的一种错误观念,在美国政坛却非常普遍。
在奥巴马眼里,作为全美国人民的领导者,美国总统有义务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有义务让他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但是,这一切对当下的美国来说,何其遥远。很多的美国人,根本就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正是因为看清这一点,奥巴马把重心转移到美国贫民身上,他将为他们的幸福而努力,为他们的未来而竞选总统。
奥巴马挑起了这份重任,他要为他的选民负责。正是这样高度的责任心,使得奥巴马很好地摸清楚了每一任总统在任职期间所做的不利于人民的事,他将以这些错误来鞭策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总统。事实上,当奥巴马成功当选为总统之后,正是这么做的。
承担责任需要有广阔的胸怀,这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够做到的,在很多时候,承担责任会让一个人蒙受委屈,并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有些人一想到这些,便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承担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胆识和魄力。如果你真的有责任心,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责备,而且这样的举动意义重大,因为人难免犯错,所以我们应该原谅别人的过失。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那样只会让你在他人心目的形象大打折扣。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奥巴马正是从自己的错误中走出来,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梦想,并有利于他竞选的方法。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只有敢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才会从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人要是想做事就难免犯错误,造成大问题的时候,许多人往往是以隐瞒的手段来应付,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波普说:“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躲躲闪闪不是处理过失的好办法,而开门见山说出事情的真相,通常是最好的策略。隐藏或是推卸,都是过错之后再犯的过错。一味回避结果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很多人都说奥巴马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他决定了的事,从来都不会发生改变。无论在竞选初期还是在最后阶段,他的这种果决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他信心十足得无所不能。他的这种气质感染了不少人,让他们不知不觉成为了奥巴马的粉丝。
在整个竞选的过程中,奥巴马经历过多次失败,比如在新罕布什尔州,他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败给希拉里,使自己的攀升势头大大减弱,甚至一度处于不利局势。但是这种错误并没有打击到奥巴马,相反他表现出了更让人折服的承担意识,他不仅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失败,还表现出了让人意外的自信。
事实上,在总统竞选的过程中,奥巴马阵营在大部分时间都落后于对手,他们也一直都知道接下来的道路会走得非常艰难。但是奥巴马却并不这么认为,他果敢地接受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并把每一个挑战都做得十分好,所以他的支持者用手中的选票创造了历史。他们为他挺身而出,高声疾呼期待改变。
在美国,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发生,所以在奥巴马看来满怀希望永远不会有错,即使犯错,也要勇敢地面对,所以他能果断地喊出:“是的,我们能!是的,我们能拥有机会与繁荣!是的,我们能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出困境!是的,我们能拯救这个世界!是的,我们能!”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聪明人的可贵之处不是他们不犯错误,而是能在犯了错误之后,接受教训,总结经验,不犯第二次。我们要培养这种素质,犯过一次错之后要敢于说:“这是我第—次犯这个错误,也是最后一次。”不让错误再发生,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需要我们善于从错误中汲取到经验和教训,而不能犯错之后,忽略对错误的思考,那样是不利于成功的。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时候意志还不够坚定,所以当我们犯错之后,要做到承认错误非常之难,但是我们要摆正心态,因为错误本身在所难免,不能要求一个绝对的完人,只有勇于承担错误,才能更好从错误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发现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绝不推卸
当一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承担起他的使命,这是无法推脱的,除非他不渴望成功。那些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的人,都是勇于承担的勇士,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是那些喜欢推卸责任的人身上所没有的。
如果说一个人没有承担精神,那么他将很难在理想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因为只有敢于承担的人,才能够肩负起理想的重担,也只有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够抵抗未来的种种挑战。因为,责任心能让他百分百地投入到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当中,而不会有丝毫懈怠。
我们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我们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年轻人来说,不能逃避责任,不能淡漠自己的责任感。
反对伊战一直是奥巴马所坚持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他的标新立异,为了与麦凯恩等人有所区别而故意为之。也有人认为这是他的政治手腕,想借此博取反战人士以及在伊战中失去亲人的家庭的支持。但从奥巴马历次演讲和所作所为中不难看出,他的反战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为美利坚合众国负责,为美国人民负责,为每个人孜孜追求的梦想负责。
对于伊拉克战争,他说:“我不反对所有的战争,如果真有敌人袭击,就必须击败他们。”出于对这个国家的责任,出于对所有希望迎接美好生活的人们的责任,奥巴马慷慨陈词,他说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和手段结束伊拉克战争,然后将注意力放在应对其他地区的严峻挑战上。这样的美国才有希望,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拥有梦想的年轻人才会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
在他竞选总统的过程中,提出“变革”的口号。他说要改变美国过去八年的萧条和传统,拯救美国岌岌可危的国际形象,出台一些保障平民百姓生活的政策,让失业的人有工作,让没钱生活的人的日子得到改善。这就是奥巴马的责任心,他把美国的未来放在肩上,挑起每一个美国人所拥有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