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一个人的梦想觉醒过来,那么就会从他的体内爆发出无限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迫使他获得成功的源泉,是促使他踏上梦想之路的原动力。奥巴马曾说过:他在西方学院经历了政治觉醒。这种觉醒,让他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自己将来该怎么去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政治觉醒拯救了一个碌碌无为的奥巴马,拯救了一个生活在人生边缘的人。
虽然奥巴马当初选择西方学院是为了追求一个女孩子,但是这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奥巴马,因为这里有很多的非裔美国学生,不像在芝加哥读书时的那样。而且,奥巴马的这种做法很容易就让人想到里根总统,里根总统当初也是为了追求女孩而进到大学学习的,同样的,里根总统也在大学期间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机缘。
在西方学院的生活中,奥巴马参加了反种族隔离的运动,并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政治演讲,那是在学院校长办公室前的一次集会上发表的。这次演讲突显出了奥巴马的演讲才能,这次演讲之后,在奥巴马周围总是会围着一群和他有着一样肤色的学生,他们每天都在一起,过着步调一致的生活。
虽然奥巴马在西方学院只待了两年,但就是这短短的两年时间,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的梦想在这里觉醒了。所以他要追求更高的生活模式,更能培养自己能力的学校,所以他在大三那年如愿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虽然哥伦比亚大学是奥巴马政治生涯的起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西方学院给奥巴马的人生带来的影响。
在西方学院,奥巴马开始使用“贝拉克”这个肯尼亚名字,而不是用印尼名字“贝利”,事实上,这意味着奥巴马开始认同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种族进行了肯定,而不再是以前那种逃避式的生活。奥巴马的同学常鼓励他要努力奋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从种族问题中逃离出来,更好地面对今后的人生。在大学期间,奥巴马常为了寻找所谓非裔美国人的生存意义而把自己搞得闷闷不乐。也是从那时起,他对校园政治产生了奇怪的想法,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一段时间,奥巴马经常在学校里的学生杂志《圣宴》里发表文章,其中有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如何在不同的身份中寻求平衡,展现出了一个19岁少年在人生路上的迷茫与坎坷。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奥巴马对外祖父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肯尼亚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奥巴马看来,那里才是自己出生的地方,才是属于自己种族的地方。
在西方学院,奥巴马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那就是他发现自己和父亲一样,有着非常出色的口才,他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做出精彩的演讲,通过演讲,他能吸引周围所有的人,让他们投入到自己所演讲的内容当中去。这种发现,让奥巴马更加坚信了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这种能力在奥巴马今后的从政生涯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虽然奥巴马在西方学院收获了很多,可是那时的奥巴马身上仍然有高中时的一些陋习,他把时间都花在了聚会上,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去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奥巴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他之所以会这样,与这里的氛围和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他想做出一番成绩来,他就必须为自己找一个新的地方,让自己重新开始。于是奥巴马决定离开西方学院,并成功进入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奥巴马非常珍惜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机会,在那里他改变了之前所有的不好习惯,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他推掉了所有的聚会,把时间都花在学习和写文章上,对奥巴马来说,他无疑是开始了新的生活。
如果说,没有西方学院的政治觉醒,奥巴马很可能还是一个“街头混混”,整天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可想而知,一个人的梦想觉醒之后能给他带来多么大的转变,奥巴马的的转变正是如此。
学校是最容易诞生梦想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人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梦想阶段,而是应该将梦想变成自己的指路明灯,让它渗透到血液里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更有目的地去汲取知识,而不是成为梦想的奴隶。
很多人在学校里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他们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理,把学校里的日子全部打发掉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过得很舒适,可实际上却是在蹉跎岁月。这跟浪费生命有什么分别呢?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利用好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机会,像奥巴马那样找到梦想的支点,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登高远望,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胜利的果实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中,要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以一种传承的信念去引导自己,向更远的未来前进,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利于自己的东西,延续他们的梦想,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采摘胜利的果实。
做什么事都要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可以帮你树立自己的目标,更能为你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法。所以,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来指引自己,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榜样更是必不可少。大科学家牛顿就说过: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奥巴马并不是一位在美国政坛上有过杰出成就的人,他也不是第一个在美国历史上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的人。在他之前有伟大的总统林肯,还有上个世纪在全球有着巨大影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这两个人正是奥巴马所崇拜的人物,对奥巴马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巴马能走到这一步,不仅因为他的天分,他的口才,他出色的竞选班子,他出生背景的迥异和成长过程的不同,还因为在他的脚下是一条前人走过的路。
奥巴马如此评价林肯,他说:“他的伟大与他的生命历程有关。他的脱离贫困,他的自学成才,他对文字和法律的高超掌握,他克服个人的损失和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力量。”但是奥巴马并非只停留在这个角度,而是从中挖掘出了新的东西,他说:“我们从这方面看到了美国性格中一个基本的元素,那就是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再造自己。”
如果我们对林肯有一定的了解,会发现林肯的成功跟奥巴马颇有几分相似。林肯在当选总统之前,他同样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本,还只是一个当过一届众议员的小律师。但是他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热情,因为他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治国方略,并且非常富有远见卓识。他的出现改变了黑人被奴役的历史,并使他们看到了新的光明,从那以后,美国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正是林肯对美国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几代美国人难以忘怀的伟大总统。林肯的这种成功,对奥巴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他把自己的起点定在林肯当年发表著名演说的地点,可以看出林肯对奥巴马的影响之大,而且他也想沿着林肯的足迹,走出自己的辉煌。
那么,奥巴马能否像林肯一样,为这个国家创造新的历史呢?奥巴马出色的演讲口才告诉我们,他完全可以。他从小就熟读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在奥巴马的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有一个和马丁·路德·金一样的梦想。他从父亲那里沿习了演讲口才,从马丁·路德·金身上学到了演讲的技巧和方略,他每一次的演讲都能深深地打动观众,每一次演讲他都在表现自己的热情。奥巴马说:“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每个时代都会有新一代人崛起,他们在扛起国家进步的重任。现在,又到了新人崛起的时候了。在这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时代,只有具有新鲜生命的人,才能带来新的血液和前进动力。我们不能否认,成功总伴随着各种挫折,即便是林肯也曾有举步维艰的时刻,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意志与决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实现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统一。”
在奥巴马看来,正是有了林肯孜孜不倦的努力,才有了林肯的成功,才让现在的美国处在一片祥和之中,没有分裂和奴隶,也没有所谓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有的只是一个人种,那就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林肯是这个国家的英雄,正是林肯让奥巴马怀有一颗勇敢的心,鞭策着他不断前进,即使是在最失意的时候,也能给他一个清晰的目标去追寻。在2007年2月10日的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奥巴马宣布参选,他讲道:“我们能打造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希望和梦想仍在延续。”他借助了美国人民心中伟大总统的威望,鼓舞听众,使听众的印象十分深刻。奥巴马更懂得只有全体民众的力量才是浩荡的力量,他的着眼点就是借用民众力量,点燃民众的希望之灯。他继续说道:“这是我们的时刻,我们的时代……让美国梦重放光芒,验证这一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息尚存,希望就在;倘若有人嘲讽我们能,怀疑我们能,那么我们就以这一永恒信条回应,因为它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是的,我们能。”
奥巴马以亲身的经历来证明,美国梦并没有破碎——人人都可能成功,人人都可能创造奇迹,人人都可能实现梦想,他自身就是在这个时代的一个奇迹,他就是最有力的说明。他用“我能”,唤醒了已经濒临破碎的美国梦。
奥巴马的成功,除了有来自偶像的力量,还有他的众多支持者,他们给奥巴马带来了大批的选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奥巴马提升了自己的声誉。在2008年的竞选中,拜登虽然反复说过奥巴马还没有做好出任总统的准备,但是他也告诉其他人,说奥巴马是历史上美国黑人当中唯一候选人,因为他聪明能干,干净利索,能言善辩。
后来拜登为自己的出言不慎向奥巴马道歉,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第三天晚上,拜登接受了党代表让他做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然后发表演讲。他对奥巴马有着这样的看法:“我看到奥巴马是怎么去感动人民,如何激励人民。我认为,他会把美国人最为古老的信念刻在心间:我们不会对任何不可接受的现状逆来顺受,我们有能力去改变它。相信奥巴马会带着这个信念掌管国家,而他会改变这个国家。”
奥巴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他是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胜利的果实。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中,是否要像奥巴马这样,吸取前人辉煌与伟大的成果,以一种传承的信念去引导自己,向更远的未来前进呢?在我们20多岁的时候,更应该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好的榜样,让他引导自己前行。在艰难奋进的路上,多一点信念与果敢,同时也会多出一点必胜的信心,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