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全文阅读 > 第30章 大鱼往往在后面:斤斤计较只会让你目光短浅(2)

第30章 大鱼往往在后面:斤斤计较只会让你目光短浅(2)


  奥巴马知道人民想什么,需要什么,他在社区工作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而那种经历成了他现在最锋利的武器。于是,他从事实出发,用了一段话来说明民众的现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去改变整个残破的死刑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税收体系改革得更公平和公正,更益于工薪阶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过了那些愤世嫉俗者所认为永远不能通过的伦理改革法案。”

  不仅如此,奥巴马将自己的重心建立在和平美好的美国上,让听众意识到自己就是实现这种改变的唯一人选。他综合概括了过去在社区工作多年,虽然薪金甚少,工作任务量巨大,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的目的,“通过这份小小的工作来为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国做点贡献”。

  为了打造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美国,先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斗争,既然先辈们能做到,那么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应该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做自己能做的工作。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的:“这仅仅是胜利而不是我们所寻求的变化,这是我们唯一去做出改变的机会。如果我们回到原来的老路,那么什么也不会变,改变也永远不会发生。这是真正需要天才的时刻:美国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完美。我们已经拥有了我们将来能够实现的希望。”

  奥巴马一再地向美国人民宣扬改变,是因为现在的美国确实需要改变了,布什政府所留下的问题,需要一个英明的总统去解决,如果按着原来的路来走的话,那么一切还是原样。奥巴马清楚美国人民需要什么,所以他的这种改变说到了美国人的心里,让他们在灰色的季节里重新看到了希望。

  当下的美国在奥巴马看来是最艰苦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在所难免。人也一样,人在艰苦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安于现状,人生的希望在于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和动机,如果一成不变地生活下去,那么人生就会变得单调、无聊。如果我们去总结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我们会发现:成功人士总是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看待生活,看待这个世界。他们知道: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雄心勃勃的人本来是满怀希望地出发,最后却在半路上停了下来。因为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满足于现有的温饱和生存状态,开始虚度余生。如果我们只是安于现状,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更不可能有进步,只会在原地不停地转来转去,最后导致失败。常用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习惯,渐渐变成思维定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和惰性。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定势,于是我们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部分。”

  人的思路应该更宽阔些,眼光应该更加长远一些,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到表面,应该深入到事情的内核中去,去体会每一件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思维了,不能顺着先前的思路去想,而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思路。任何人、任何事的生命力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人类长久地发展下去,而只有改变,才能让人拥有创新的血液。

  在人生的低谷,要有勇气去面对

  万物因为暴风雨的来临而感到恐惧,但是暴风雨却会给万物带来成长所必需的雨水和养料。如果把暴风雨比作人生的低谷,那么风雨后的茁壮成长不正是人生的希望吗?抵抗暴风雨的力量不正是人生抵抗灾难的一种执着和勇气吗?

  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低谷,在这个时候,人的意志难免会受到打击,或许选择放弃会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但是这并不是你所期望的结果。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坚信,只有勇气和希望才能帮你摆脱眼前的困境。

  奥巴马在成长过程中曾遭遇两种认同危机,一个是种族认同,一个是信仰认同。奥巴马十岁的时候回到美国,由于进入了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所以白人孩子占绝大多数,学校里只有三个黑人小孩,奥巴马是其中一位。这时,奥巴马产生了种族危机,可是他却在这次危机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奥巴马开始工作以后,他的信仰受到了挑战,这个时候,他仍然坚持了自我,最后成功地渡过了难关。

  事实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亦不可能风平浪静,试想像死水一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但是人却很难从生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他们或是在苦难中选择放弃,或是拒绝苦难,把人生看得过于悲观,最终丢失了自己。我们从奥巴马的经历中不难知道,其实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希望的丧失。

  奥巴马当选联邦众议院议员那一天,他敬爱的母亲安·邓亨不幸在火奴鲁鲁(华人称“檀香山”)去世。其实还在印尼的时候,安·邓亨就感到不舒服。那里的医生说她消化不良,无碍大事。她到美国复诊,被诊断出有卵巢癌。母亲生病的时候,奥巴马的妹妹玛雅在纽约大学读研究生。奥巴马和她都没有料到母亲的病已经很重了。安·邓亨去纽约检查的时候坐在轮椅里,她告诉玛雅,希望玛雅放假的时候到夏威夷看她。可是癌细胞扩散很快,医生开始给她注射吗啡。安·邓亨自知可能过不去了,有天晚上给玛雅电话,说她很害怕。

  玛雅知道事情不好,立即安排她返回夏威夷,可是此时的奥巴马正在竞选的最后冲刺阶段,容不得丝毫分心。玛雅是11月7日到的医院,此时的安·邓亨已经不会说话了,最后只坚持到了晚上11点,安·邓亨去世了。奥巴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二天从芝加哥赶了回来。站在母亲的遗体前,奥巴马突然感到对他的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母亲。即使在他们长久分离的时候,母亲也经常给他写信,让他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的善良。奥巴马和玛雅在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的日本花园为母亲举行了追悼仪式,有20多个朋友参加了仪式。之后他们驱车去火奴鲁鲁南面的哈那乌玛湾海滩。

  母亲的遗嘱是把她的骨灰撒在这里。她跟夏威夷心心相印,它的美丽给她安静,它的宽容教她爱人,它的大学让她结识了自己孩子的两个父亲。安·邓亨是喜欢旅行的人,她希望死后自己也可以从这里再出发,魂游世界。母亲的去世对奥巴马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却没能影响到他从政的决心。当他安排好母亲的后事之后,就立刻赶回了芝加哥,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虽然他感觉到无比悲痛,但是他将这股悲痛化为力量,更加坚信美好的明天终将到来,在他心里,即使是再寒冷的冬天,也会有明媚的阳光破云而出,因为希望是他所拥有的最伟大的力量。而这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吗?

  当我们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这时只要我们理智地应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维护我们的尊严,就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而有尊严的人,终会走出人生的低谷。

  在我们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应该好好反省、重新认识自己,因为我们在所谓清醒的时刻,往往并非是真正的清醒。不管是刻意压抑或是在潜意识中,都会在有意或无心的时候,否定了内心种种孤寂、空虚的感受,也压抑了由恐惧所引起的各种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能重新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还可以为自己进行一次梳理,当走出低谷之后,面对即将发生的事便能坦然有序地去面对。

  其实,人生的低谷谁都会经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是灰暗的,当暴风雨来临之时,万物不因此而颤抖和惧怕吗?可是当暴风雨过去之后呢?留给大自然的不仅是风雨后的晴天,更重要的是未来新的希望,正是这一种希望延续着大自然的准则,让生物们因此生长得更加健康、挺拔。所以,请记住奥巴马的这句话:在寒冷的冬天,只有勇气和希望才能够长存。

  等待最佳时机,把悬念留在最后

  上帝是公平的,他留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等同的,关键在于有的人善于等待机会,而有的人则在机会没有来之前,就选择了放弃。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忍耐,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候尤其需要如此,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来临,不惊慌失措,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当自己所想的事与预期相反时,就会产生悲观情绪,以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人生之路不会永远曲折,总会有光明的时候,所以,凡事须耐心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只有善于等待时机,并抓住的时机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肯定是一个注重细节、善于等待的人,等待并不等于落后,就犹如参加马拉松长跑一样,起步早的不一定能最终获得冠军。

  奥巴马的先决条件比我们很多人要差许多,但是他却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创造那么多的奇迹,在我们看来,这都归功于他出众的能力,事实上奥巴马是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他不会在自己最弱的时候出手,相反在他处于不利位置时,他会隐忍,等待最佳的时刻出手,与希拉里的党内竞争也好,与麦凯恩的总统决战也好,都是如此。

  作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父亲来自肯尼亚,母亲为美国白人,他在火奴鲁鲁和雅加达两地长大,就读于常青藤名校。他的这些经历成了对手最后打击他的武器,在他是否“够黑”这个问题上,奥巴马表示,这样的争论与他的外表或者他对黑人选民问题的关注并无关系。

  对于自己的年轻形象,奥巴马在2007年10月的一次竞选演讲中引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话说:“如果不是这个火炬被一次次传递到新一代人的手上,我不会有这个机会的。”奥巴马的机会来自他自己的创造,与其说是上天造就了奥巴马,不如说是奥巴马把握住了竞选总统的最佳时机。

  2008年是民主党年,布什总统执政的几年使得美国的国际环境严重恶化,美国的部队在伊拉克陷入泥潭,在阿富汗处于被动和守势,美国政府的单边外交政策也引起了世界性的反感。由于联邦政府对金融机构管理的弱化,美国的金融市场先出现混乱,继而发生危机,引发世界性的震荡,给美国的企业和工薪阶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和不稳定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需要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重围的总统。奥巴马最强劲的对手麦凯恩却一再强调这是最美好的美国等言论,给奥巴马创造了超过他的最佳时机。面对美国经济困境,麦凯恩三番五次地告诫选民美国经济的基本要素安然无恙。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导致了信贷枯竭和股市崩盘,当国会开始讨论救市方案时,麦凯恩又终止自己的竞选,提出推迟第一次总统候选人辩论,号称国家第一,竞选第二,让选民感到他喜怒无常,行事鲁莽。

  相反奥巴马表现出了总统应有的睿智,一语道破美国当下的困境,奥巴马沉着应战、按部就班地提出具体的救市和便民方案,让美国人看到了他的目的,他的出现不是为了竞选总统,而是为了拯救美国,重拾美国人民所共有的美国梦,奥巴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来解决美国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他的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相反对手则陷入了困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的支持率一下子反超了麦凯恩,当选总统已是势在必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耐心地等待时机,这对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年轻人棱角外露,初生牛犊不怕虎,总幻想着靠自己的学识,在社会上取得地位和成就,我们的锐气是惊人的,但也是短暂的,一旦遭受挫折,无情的现实会使我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从而愤世嫉俗。所以,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在等待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成熟的创业风格。

  事实上,谁都会有顺利的时候,也会有突然跌倒落入低谷的时候,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无数的痛苦,才可能让心智变得更加坚韧。虽然成功的机会对于每个处在逆境中的人都是均等的,但是,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它属于坚韧者。要让自己变得更坚韧,就需要学会等待时机,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忍耐,那么他的心智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哪个行业的专业性都越来越高,有关方面的监管政策也已经越来越规范,行业的竞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现在还选择从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就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时机了,所以,对一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年轻人来说,把握好时机相当重要,只有把握好时机,才能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要办好任何事情并得到最佳效果,都有一个把握最佳时机的问题。时机把握得好,就能充分利用条件,调动有效资源,达到事半功倍、事与愿随的效果。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时机做事的人。懂得相机而动,这实在是一种极其难得的智慧。无论我们想去做什么,只要坚持到最后,总是有机会成功的。等待机遇亦是同样的道理,这需要你拥有十足的耐心,需要你忘我的努力。因为没有到最后一刻,就决不要轻言放弃。既然已经坚持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有什么理由不再多等一会呢?只有当一个人学会忍受长久的煎熬,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坚持到最后的时候,他才会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