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演讲中,奥巴马都强调联合,他不止一次在演讲中对公众说:“他们说这个国家分裂得太严重了,让人觉得失败,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应该改变这一切。”这一切正是奥巴马的黑色皮肤告诉他的,奥巴马眼里并没有什么白人与黑人之分,有的只是美国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美国的血液,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是生活在美国并受到美国法律保护的美国公民。
在很多场合,奥巴马都在回避他的黑人身份,相反他不止一次强调自己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虽然他是在印尼长大,但是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美国人所共有的鲜血。奥巴马强化认同、强化共识,他要将美国引向更开放的思潮,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拥有更开放的生活。他在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不应只看到不足,为了更好地合作与发展,要多肯定对方,这样才能相互促进,自己也才能取得更大进步。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才让美国人接纳了他,美国人民淡化了他的肤色,接受了他全新的见解,在他们眼里,奥巴马成了救世英雄,成了带领美国走向繁荣的唯一人选。
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如此说道:“我希望所有的美国人联合起来,共同商讨一些问题。所以有时候我会说服那些政见最保守的同事,让他们和我一起参与某项议案的立法工作。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共同点,如一起打牌,一起喝酒聊天,只是不便在公众场合透露罢了。”
在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他表现出了一个伟人应有的大度,他邀请之前与他做过殊死之战的敌人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之中,他希望把美国的优秀人才全部集合起来,而不是因为个人的偏见而有所排斥。
在我们成功的道路上,少不了需要他人的帮忙,这个时候,我们要像奥巴马一样,以谦虚的态度去请教。因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学会认同“求同存异”这个道理,这就需要人们学会交流的技巧。在跟别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能以讨论相反的建议作为开始,相反,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并且不断强调你们的共同目标,这样就会有共鸣,才会有话题,而不至于交流到一半,不欢而散。这正是奥巴马所说的共同点。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位十分明智的智者,他能在交谈的过程中寻找到共同点,同样今天的奥巴马也是明智的,他在竞选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同一个美国,强调自己的美国观念,这让他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而支撑他这一观点的,正是美国人所拥有的共同点。
事实上,人作为一个个体,从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到静静地告别人生,—头一尾都是孤独的。但在其间的过程中,我们却不希望、而且是相当害怕孤独的。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关心和认同,他人也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所有的人都需要朋友,需要他人的肯定和帮助。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没有人帮忙是一种打击,把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没有朋友进行交流,对人的心理、情绪都是不利的。爱情是—种情感需求,拥有爱情的人,生活的满足感较强,更易觉得幸福。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情感之一。一份喜悦与朋友分享,就变成了双份的喜悦;痛苦埋在自己的心里,不会自动减少,找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倾诉一下,朋友的劝慰、理解,会使你的痛苦减轻不少。
一个人能否成功,朋友是关键的因素之一,仔细分析一下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我们通常都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好朋友,并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最关键的机会。在很多时候,只有追求和观念有共通点的人才能成为朋友,如果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是很难成为朋友的。这告诉我们虽然要善于交友,善于把自己身边的人联合起来,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可以偏执地把敌人当作知心朋友。
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思想成形的阶段,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得一定的技巧,和每一个可以成为你朋友的人交流想法,甚至是和自己关系并不太好的人交流,只有交流才能让你有所进步,只有交流才能让你对他人有所了解,只有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让共同的理想开花。
在对手的肩膀上发展自我
对手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你和对手交锋时,是最好的实战,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提升自己。越是强大的对手,你能学到的东西就会越多。因为对方要打败你,一定是用尽全力。真正的发展是在竞争之中的,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让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在竞争这个大系统中,竞争者,尤其是竞争对手处于竞争舞台的中心位置,由此创造出绚丽多姿、波澜壮阔的市场竞争画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界定竞争对手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朋友们往往不说我们的缺点,他们或是称赞,或是默不作声。而对手则不然,他一旦抓住你的缺点,就会不留情地批评。尽管他的目的是想借机打垮你,但他实际上给了你一个警觉和改正的机会,所以对我们来说,对手的批评可能比朋友的称赞来得更有价值。
当对手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对手来看清楚自己的行为。如果是自己错了,就及时改正,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坚持下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分辨出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应该改变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在奥巴马的总统竞选生涯中,他十分感谢他的对手,正是他的对手让他明白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他通过改善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希拉里是奥巴马竞选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民主党内部决选总统候选人时,希拉里就与奥巴马进行了一场激战,两人打得难分难解,他们相互攻击甚至嘲弄对方,没有留下丝毫情面。可是当初选结束之后,奥巴马收起最初的锋芒,在感言中表达了对希拉里的敬意和感激。
在奥巴马的竞选途中,希拉里虽然是他最强劲的敌人,但是从希拉里的批评中,奥巴马学到了很多之前他没有注意到,或是忽略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促使着奥巴马不断地完善自我,在今后的竞选过程中表现出更为强大的优势。
正如奥巴马所说:“我要感谢在此次竞选过程中与我风雨同舟的每个人,正是他们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不仅如此,他还感谢了自己的对手:“我还要感谢曾经与我竞争过的每一位对手,无论当时他们多么剑拔弩张,我深知这都是为这个国家出力。”在奥巴马看来,这些人与自己一样,怀着一个共同的梦想站在竞选台上,在台上他们是敌人,可是到了台下,他们是朋友,奥巴马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智慧,需要他们的力量。
奥巴马一再称赞希拉里是民主党的重要一员,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她创造了历史,不仅仅是身为女性,更是因为她身上的勇气、执著。在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奥巴马与希拉里面对面的竞争不下十次,尽管时有分歧,但他们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源于对国家的热爱。
奥巴马对希拉里表现出了由衷的欣赏,从她身上,奥巴马学到了坚韧的意志,这是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希拉里虽然是一名女性,但是她没有放弃,一直鼓足着力量前进。同时,奥巴马从她身上学到对民众的关心,这是因为希拉里常常深入社区,体察民情,她有着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也有着和平常人一样的朴素情感。这些都是奥巴马需要学习的,也是奥巴马难得的财富。
虽然奥巴马对希拉里的赞扬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被当作一种政治手段,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奥巴马在尽量争取希拉里的支持,因为在与奥巴马竞选的过程中希拉里共获得1800万选民的投票,争取到希拉里就是争取到了庞大的选民。也许事实上如此,可是我们不能否认奥巴马的宽容与大度,不能否认在竞选过程中,奥巴马从希拉里身上学习到的东西。
让曾经的对手成为自己的亲密助手,需要非凡的魄力和过人的智慧,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就宣布提名希拉里为下一届国务卿。奥巴马用他的宽容之心组建自己的团队,他需要他人的帮助,而希拉里无疑是最佳人选。
其实对手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你和对手交锋时,是最好的实战,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提升自己。越是强大的对手,可学的东西就会越多。因为对方要打败你,一定是用尽全力。在他们全力以赴的时候,也就是传授你最多招数的时候。
所以,如果你有个很强的对手,你应该从心底欢喜。对手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你最真实的一面,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你要每天盯紧这个对手,学习他的长处,妥善处理他对你的批评,认清楚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加以改正,这样今后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所以我们要感谢对手,而不是说对手就一定是敌人,他们也可以成为你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感谢你的支持者,他们让你与众不同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支持者,他们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他们的出现会给你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如果没有他们,你很难在理想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支持是一种认可,是一种影响力的传播。它会使你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拥有前进的动力。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支持者,他们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他们的出现会给你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如果没有他们,你很难在理想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不论你想做什么,都需要他们的支持。奥巴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他的支持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人为了听到奥巴马的讲演,天还没亮就去排队,等上好几个小时,他们都成了奥巴马的狂热支持者。选举似乎超越了种族和性别,“变革”成了最强的呼声。虽然希拉里也高呼变革,但只有奥巴马是“变革”的代言人。虽然希拉里强调经验,但选民更推崇个人魅力。
2008年2月21日,在第19次公开辩论会上,希拉里集中火力攻击奥巴马时,换来的仅仅是阵阵喝倒彩声,可见人们对奥巴马的喜爱之深,他们对奥巴马的推崇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印有奥巴马肖像的纽扣已被抢购一空,在奥巴马还没有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谈论美国的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了。
奥巴马的名字也改变了英语,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奥巴马”为词头的新名词,出现了很多与奥巴马有关的词语,一阵名为奥巴马的旋风席卷了整个美国,它在年轻人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整个美国变成了奥巴马的天下,没有哪一次的选举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也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年轻人之间形成这么大的影响力。
现在,奥巴马所到之处,都会有大批大批的人为之疯狂,在他们看来,奥巴马所展现的美国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陶醉。奥巴马将美国当下现状摸得一清二楚,在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继续上升的时候,奥巴马作为一个全新的希望出现在美国人民面前,他们把奥巴马当成了唯一的救世者。
不仅如此,在年轻人之外,奥巴马的影响力也渗透到其他领域,就连在美国媒体走红多年,本身已经是大众偶像的人物如今也成了奥巴马的“粉丝”。美国著名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与奥巴马是多年的好友,2007年5月2日,她首次公开宣布支持一位政治候选人,并将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来为奥巴马造势。温弗瑞曾经为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捐款4600美元,其中2300美元用于初选,另外2300美元在奥巴马赢得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才能启用。
奥巴马还受到好莱坞明星的一致追捧,好莱坞明星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立场格外引人注目,奥巴马赢得了绝大多数好莱坞明星的支持,他们不仅为奥巴马捐出了赞助金,还穿着印有“让奥巴马来改变”的T恤衫上街,在无形之中帮助奥巴马做了宣传。乔治·克鲁尼则是奥巴马的铁杆粉丝,他和奥巴马在一次呼吁民众关注达尔富尔局势的集会上结识并成为好朋友,随后乔治多次为奥巴马做宣传。他还曾在公开场合为奥巴马赢取支持说:“人人都说这个国家还没有准备好选一名黑人做总统,这真是荒唐可笑。”
人们之所以如此崇拜奥巴马,除了他出色的演讲口才,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外,还与他的政治理想有关。他来自于美国底层,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爬上总统的宝座,他还是一个黑人,从小就生活在异样的目光之中,这些都构成了奥巴马的个人魅力。他的支持者将这些看成上帝送给奥巴马的礼物,奥巴马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并且他们也相信,这个黑人能够给他们想要的生活,能让他们的美国梦重新燃烧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奥巴马才会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一帆风顺,能够屡次创造奇迹。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奥巴马的政治生涯可能以惨淡的形式收场。在他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赢得了富人的支持的时候,奥巴马很难与他们相抗衡,好在美国的富人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的美国人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奥巴马正是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赢得了他们的认可。他的“一个美国论”激起了无数人的想象,也让无数人开始憧憬那个“没有种族差异,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还是其他肤色的人种都是美国人”的全新美国。
他们需要全新的美国,需要一个能够重新让美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总统,他们讨厌伊拉克战争,讨厌以武力来对付自己的反对者,他们中有很多底层人渴望着简单又美好的生活,他们渴望着生活在一个安宁的国家,那里不会有岐视,不会有战争。而这些只有奥巴马能够带给他们,也只有奥巴马才能拯救他们,拯救当下的美国。
对任何人来说,支持是一种认可,是一种影响力的传播。没有他人的认可,你的成功就不会有意义,你的成功就会缺乏说服力。年轻人更需要这种认可。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支持者,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同样的,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支持,你就必须全心全地地付出,这就迫使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理想,在理想的道路上更加投入,而不会因为天生的弱点而有所保留。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必须想办法去面对,去解决眼前的危机,而不是选择逃避,一旦你逃避,你的支持者就会对你反感,觉得你不值得得到他们的支持。
真正的支持者是在你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景下都会对你表示由衷的支持,即使你失败了,即使你在某一个事情上没有处理到位,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你,他们不会希望你逃避,而是希望你振作起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有了他们的支持,你将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拥有动力。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支持自己的人,感谢他们给你的默默付出,心存感恩之心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