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全文阅读 > 第27章 学会团结:即使是敌人,也可以成为你的朋友(1)

第27章 学会团结:即使是敌人,也可以成为你的朋友(1)


  宽恕自己的敌人,就能多一个朋友

  如果我们能用宽容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无论是事业、家庭,还是友谊都能稳固与长久,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其生命的意义也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我们应该宽容对方,而不是死死地抓住不放。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也许更适合人的本能心理反应,但是这不是文明的做法。因为这样只会让怨恨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最终两人由好朋友成了一对分外眼红的仇人。

  如果你受到伤害之后,采取宽容的态度,用大度之心包容对方的错误,不仅可以表现出你的胸襟,让你的形象瞬时就高大起来,还可以帮你化解他人的敌意,这样就会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岂不是一件美事?事实上,你的宽宏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让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彩。奥巴马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对曾经和他进行过殊死之争的“敌人”采取了宽宏的态度,最终化敌为友,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团队。

  有评论家说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整个竞选的过程中,无论是同党还是不同党之间的竞争,都可以说是生死之战。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双方总是会寸步不让,把对手往死里打,可以说是一场真正的较量。可是一旦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的竞争就瞬间消失了,谅解、联合成为全新的主旋律。

  用不打不相识来形容奥巴马和麦凯恩是非常恰当的,麦凯恩与奥巴马成了总统竞选的最后人选,他们之间要进行一场生死之战,在竞选的过程中,双方相互挖苦、诋毁、贬低对方,可以说是无所不尽其极。就是这样的一对冤家,在总统竞选落下帷幕之后,麦凯恩与奥巴马之间的纷争马上烟消云散了,他们很快达成谅解,甚至成了一对好朋友。

  可以说,美国总统竞选就是竞选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只有一个人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如果不把对方往死里打,最终获得失败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但是,竞选人之间并无绝对的深仇大恨,他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全美国人共同拥有的美国梦。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他发表了感言,他说:“我刚刚接到了麦凯恩参议员极具风度的致电。他在这场大选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奋斗,他为自己所深爱的这个国家奋斗的时间更长,更值得我们尊敬。我向他和佩林州长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我也期待着与他们一起在未来的岁月中共同努力,复兴这个伟大的国家。”

  麦凯恩输得大度,奥巴马赢得其所。他们都表现出了常人所没有的气概,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相互包容将成为美国最有利的武器,在他们的带领下,美国也会迎来复兴之路。奥巴马经常对自己的团队说:“宽恕别人是为了宽恕我自己。”

  此后,奥巴马兑现了他的诺言,他常邀请麦凯恩到白宫做客,共同商讨治国方案。他多次强调他和麦凯恩都是美国人,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不是敌人而是伙伴。麦凯恩也在落选之后,第一时间表达了对奥巴马的祝贺与信任,他如此说道:“在这场持久而且艰难的竞选活动中,他的成功赢得了我的尊敬,更让我赞赏的是,他激起了美国人民的希望。我希望所有支持我的美国人,要和我一起来祝贺他,要向我们的新任总统表达我们良好的心愿。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上捍卫我们的安全,创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让这个国家更好。”

  2008年的美国大选改变了一些东西:身份、地位、关注度。虽然如此,他们都是美国人,不管是黑色皮肤还是白色皮肤,他们都是美国人,属于一个国家。所以,他们没有继续“仇恨”,而是选择了联合与宽容。他们明白让硝烟继续无益于国家,对个人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不如原谅对方,即使面前的这个人曾经将自己贬得一文不值。

  这种宽容的态度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的豁达和宽广的胸怀,看到了他们摒弃过去、一切向前看的坚强信念。这种信念鼓舞的不仅是他们自己,他人也体悟到了两人的高尚情操,请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在生活之中,我们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宽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对此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济慈就说过:“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在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的确如此,只有宽容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真诚。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之间就是这样的一种宽容,它维系了双方的关系。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告诉亚当斯说,希望无休止的争论不要延续到竞选之外,不要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是亚当斯并不买账,他还没有从失败的愤怒中清醒过来,他对杰斐逊咆哮道:“是你把我赶走的!”这种关系持续了很久,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亚当斯对他们说:“我一直都很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亚当斯在收到信之后,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书信来往,让友谊变得更加精进。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当别人犯了错误之后,我们不能无休止地打击对方,不给对方改过的机会,非要置对方于死地不可,这样的一种心态,只会让仇恨加深,而不能最终化解仇恨。与其如此,还不如选择宽容自己的敌人,以大度的胸襟去包容对方,同时让自己的灵魂也得到解脱。

  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人生的旅途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可只顾自己,随心所欲,否则将最终导致各种障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自我目标的实现。所以说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不能离开必要的自制和对外在条件的控制与调节。

  当我们走向社会,为了满足生存的各种需求,就必须和人打交道。然而,如何在交往中和交往对象建立起和睦的关系,以促进合作,圆满地开展工作,达到交往目标,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在交往中恰当地表现自己,使交往对象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是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对方,正确地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等,使自己能够主动地因人而异,选择最佳的交往方式。

  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与他的团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他没有队员的倾情帮助,那么他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在2002年,奥巴马决定竞选参议员,当时的奥巴马在政坛已经小有名气,后来他获得总统候选人克里的赏识,并接受对方的邀请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在那次演讲中,奥巴马展示了他过人的口才,用激情和精心雕饰的语言呼吁结束党派分歧,让政治给百姓带来希望。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这一年,奥巴马终于走上了民主党的前台,同年11月,奥巴马当选国会参议员,就任后没多久,他就开始筹划总统竞选。虽然奥巴马没有显赫的政治背景,但是他依靠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所累积的力量,开始向总统的宝座发起进攻,比如在他的竞选阵营中的顶级顾问达尔文,与他有近20年的交情,他一直支持和帮助着奥巴马。

  在1992年,奥巴马参与克林顿的总统竞选,与志愿者贝迪鲁共事多年,当时贝迪鲁对奥巴马印象深刻,正是他的牵线,使奥巴马和达尔文会面,两人一见如故,达尔文被奥巴马当成知己,他们迅速成为“关系圈”中重要的人物。正是在这位挚友的帮助下,在此次美国大选预选的初期,奥巴马一路破关斩敌,成为奥巴马竞选阵营的顶级顾问。

  除了达尔文之外,奥巴马还有另外一位政坛密友,他是已被奥巴马宣布为未来白宫办公厅主任拉默·伊曼纽尔,他曾与奥巴马同为伊利诺伊州国会众议员。作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助手,当年48岁的伊曼纽尔在2002年当选众议员,曾是民主党党团会议主席,是众议院第4号人物。

  在长期竞选过程中,奥巴马对自己的定位把握得很准确,他不仅是美国政坛的新面孔,而且为了符合总统一职要求必须展现出他的才识和勇气。在竞选集会上,奥巴马有着突出的发动民众的能力,与其他竞选人不同的是,奥巴马并没有非让他们相信他将带来变革,而是让他们相信他能实现这种变革。

  随着这种信任的逐渐加深,加入其“圈子”的政治和经济界人物越来越多,这个圈子成了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最得力的帮手,他们帮助奥巴马出谋划策,并协助奥巴马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从在艾奥瓦州举行的首场总统预选“开门红”,到连赢两场预选夺得领先地位,再到稳获总统候选人资格,最后在11月成功当选总统,奥巴马作为少数族裔候选人创造了很多个第一,这与他的竞选团队为他提供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除了国内的支持团队外,奥巴马在国际上的受欢迎度在他的总统竞选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在其他国家的几次民调中都获得了非常高的支持率,并且在他还没有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前,就与其他国家的政要及在职官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2005年与奥巴马在伦敦会面的英国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还有拜访过奥巴马参议员办公室的意大利民主党领袖贝尔萨尼,以及后来任法国总统的尼古拉·萨科齐等,这些人都非常欣赏奥巴马的才能,认为他完全有能力胜任美国总统的职位。最终,奥巴马获得了成功。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奥巴马的成功离不开团体的帮助,离不开他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这种人际关系在奥巴马的竞选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面对强劲的对手,奥巴马一是从政经历不足,二是没有雄厚的资本,但是他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团队,最终他获得了胜利。事实上,个人和团体的关系,是社会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关系。社会中的人都是单个的人,然而每一个人都不是离群索居的,而是生活于大大小小的团体之中,每天都和团体发生交往关系。所以,每个人在人生之路上,都会遇到大量的个人与团体的矛盾。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要来自于外表、动作、目光和表情等多个方面,如何在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需要有请楚的自我认识,能自我反馈并及时改正,比如注意对方的表情是否僵硬、笑容是否令人不快;注意自身形象和个人卫生;交谈时适当保持沉默,改变说话语调;寻找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话题等。此外,活跃谈话气氛的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很多人凭直觉来判断对方是否值得结交。

  人际关系好似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如果你处理得好,那么未来就会变得一帆风顺,如果你处理得不好,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堵车,最终无路可走。试想如果人人都随心所欲,不顾及他人,必将乱成一团,或者酿成“交通事故”。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任何一种交往,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处于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通过交往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丰富社会生活内容,拉近人际关系,交换信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就年轻人而言,通过交往,还能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个性发展。只有通过有效合理的交往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进而丰富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让其成为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本。在人生的旅途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也不可只顾自己,随心所欲,最终导致各种障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自我目标的实现。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不能离开必要的自制和外在条件的控制与调节,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在必要的时候,定能帮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联合所有能联合的人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凝聚力,他们能将周围的人连成一片。在他们看来,只有团结才能创造出奇迹。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当每个人的优势都集中在一起,并发挥出来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能带领自己走向成功。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仇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是不能联合的,也没有一个人是非要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的,即使是那些常与你为敌的人,也有可以联合的一面,当你能将他们联合起来的时候,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因为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凝聚力,他们能将周围的人连成一片。在他们看来,只有团结才能创造出奇迹。

  作为一位黑人,奥巴马开创了美国全新的历史格局,自从成功获得总统大选的竞选资格之后,奥巴马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的个人气质和能力,以及个人主张都与其他候选人不同,在他们看来是多么的标新立异。在奥巴马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能联合的人,将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国是他的梦想。

  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在奥巴马眼里都是美国人,他认为,所有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共同点,都会有相互交融的地方。他的这种主张与他的对手截然不同,所以在其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异类,但是美国人接纳了他,并给了他展现自己的舞台。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虽然我是一个民主党人,但如果一个共和党人或保守主义者,或者信奉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的人有更好的见解的话,我也会乐于采纳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