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远方,扬起前行的风帆
想要成功,就不可以待在原地幻想,你必须扬起前进的风帆,劈开道路上的层层荆棘,体会生活的种种困苦,只有如此才能获得上帝的青睐,才能真正地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一切的成功都源于脚下,所有人的成功都来源于他们不停的寻找,不停的探索。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在幻想中获得成功。所以,要抵达成功的彼岸,你必须做好扬帆的准备。奥巴马在确定他的梦想之后,就开始了艰难的路程,因为他身上有着不同于白人的异样之处,这使他不得不比别人起步更早,不得不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他坚定的脚步,才使得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2月9日,民主党在内布拉斯加州和华盛顿州举行基层党团预选,路易斯安那州也于同一天举行个人投票预选。由于奥巴马与希拉里目前所得的代表人票数不相上下,两州参加党团预选的民主党人十分踊跃。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城居然出现了因参加投票而堵车的现象。据合众社选后抽样结果,路易斯安那州选民投票基本按族群划分,70%以上的黑人投奥巴马的票,80%以上的白人投希拉里的票。
当天,奥巴马在内布拉斯加州、华盛顿州、路易斯安那州和维尔京群岛四地同时获胜。2月10日,奥巴马又在缅因州获得基层党团会议预选的胜利。缅因州的民主党人共有代表名额24个。两天后,奥巴马和希拉里在波托马克河地区哥伦比亚特区(15名代表)、弗吉尼亚(70名代表)和马里兰(83名代表)预选。
奥巴马横扫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他们如是写道:这是进入2月之后奥巴马的第八次连续胜利。
面对强势的希拉里,奥巴马取得了连续的胜利,可以说他已经无限接近于胜利了,但是他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坐在原地憧憬未来。正在威斯康星州竞选的奥巴马得知自己大胜的消息后告诉欣喜若狂的支持者:“我们的运动不会停止,直到我们改变华盛顿。今晚我们上路了。”奥巴马不仅赢得近90%的黑人选民的支持,也得到50%以上的白人选票。希拉里·克林顿在2月12日的预选之前,就暗示自己可能在2月5日“超级星期二”之后输掉所有的个人预选和基层党团会议选举,但是她认为竞选的路还很长,并且坚信3月4日会在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的预选中卷土重来。如果希拉里不能赢得3月4日的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的预选,她的竞选可能就会戛然而止。如果她和奥巴马届时平分秋色,最后一仗就是4月22日的宾夕法尼亚州预选。民主党中央和民主党领导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他们两人的竞争走过4月。可是希拉里的竞选面临双重困难,一是竞选经费不足;奥巴马一天可以集资100万美元,而希拉里的募捐仅为其一半;二是奥巴马有势不可挡之势,这样的气势可以改变很多选民和超级党代表的决定。唯一能改变希拉里竞选困境的办法是爱德华兹表示支持,但是双方都在做爱德华兹的工作,先后登门拜访。如果奥巴马获得爱德华兹的支持,他在得克萨斯州取胜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奥巴马的胜利让希拉里陷入了困境,他成功地把自己的困难转移到对方身上。在总统竞选之前,奥巴马所处的位置比起希拉里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有胜算的,现在胜负已经完全明朗了。奥巴马用自己的脚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用他的脚慢慢地向自己的梦想前行。
2月19日,奥巴马又在威斯康星州和夏威夷州获得预选和党团会议选举的胜利。夏威夷是奥巴马的出生地,他在那里获得胜利早在预料之中。虽然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团队不认为希拉里可以在威斯康星州取得胜利,也没有在那里做出太多的努力,但是奥巴马的胜出并非没有面临挑战。奥巴马之前获胜的主要支持者来自黑人、青年人和白人中受教育程度高的白领阶层,而威州是一个蓝领工人居多的州。虽然希拉里本人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威州竞选,她的竞选团队在那里做了很多攻击奥巴马的电视广告,说奥巴马懦弱不敢跟她辩论,说奥巴马没有经验不能胜任武装部队总司令,说他工于言辞而缺少具体的施政纲领。
选举的结果说明奥巴马从艾奥瓦开始的“运动”不仅经久不衰,而且有更为强劲的势头。奥巴马在威州得票率为58%,胜出希拉里很多。让美国选举观察人士吃惊的是他在蓝领白人、白人男性和白人女性选民中所获的支持率超过他在其他州的战绩。希拉里在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的主要支持者为蓝领白人和白人女性。如果奥巴马可以在那两个州复制他在威州的战绩,希拉里的竞选可能会全线溃败。威州的预选还没有结束,两位候选人就已经赶到下一个战场。奥巴马在得州,希拉里在俄州。奥巴马得知自己在威州获胜后在休斯敦的丰田体育馆对支持者说:“休斯敦,我想我们腾空了!”
与希拉里不同,奥巴马不会在以为自己会胜利的情况下,停止为之付出,停下自己的脚步,而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去。事实上,在威州的竞选恰恰反映出了奥巴马与希拉里的不同之处,而正是这个不同之处使得奥巴马比希拉里更适合总统这个职位,更适合来领导美国人民。与希拉里所获得的支持不同,奥巴马真正代表着美国人民的权利,代表着美国下层人民的利益,最终他获得了全体美国人的支持。为了做到这一点,奥巴马的脚步没一刻停歇过,他用他的脚走出了一片蓝天。年轻人普遍有懒惰的心理,当他们拥有了目标之后,很喜欢待在原地幻想。我们要知道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如果你停了下来,那么你就会与你的对手相距得越来越远,虽然你可以在最后奋起直追,但是那样的成功也会非常渺茫。
许多人虽然怀有大干一番事业,做出辉煌成绩的想法,可是总不见行动,只是把这些想法挂在嘴边,每天都踏步不前。他们或在等待目标的实现,或在等待别人来帮助他实现。他们不懂得实现目标的快捷方式不是靠天分也不是靠等待,而是靠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只有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很多年轻人喜欢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原地沾沾自喜。只要目标没有实现,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所以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奋斗决心。
与其坐在原地空想,不如行动起来
梦想再美好,计划再完美,如果不行动起来,就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最终只会是纸上谈兵,空想一场。人因梦想而伟大,梦想因为行动才会变为现实。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为了成功而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为了成功而走过的荆棘之路。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择好自己的奋斗目标,还需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如果只是坐在一个地方空想,那么这个目标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只有行动起来的人,才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每一个机会,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对他们来说,成功的灵魂是行动。
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制定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定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定的目标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在奥巴马大学期间,他就看到:在美国,一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站出来反对南非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他们举行集会和游行,把宣传场所放在了大学校园里面,通过这里的国际交流环境把反对种族隔离的声音传向世界,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对美国政府产生压力,促使美国政府与南非政府就废除种族歧视制度交换意见。
受这些活动的影响,奥巴马所在的某个学生社团决定邀请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官员来学校进行演讲,希望借此激发听众的热情,在校园里聚集更多的力量,促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国内种族和解的行动与政策。很明显,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南非种族问题的国际干预看到了影响政府行为的有效途径,他们想把这样的模式引用到国内问题上来。
演讲之前,组织者安排了一个垫场剧,由奥巴马和几个朋友负责排演。那是一个挺有创意的表演,奥巴马在众人面前力陈种族隔离制度的荒谬性,而其他人则在奥巴马演到一半的时候像幽灵一样悄悄地爬上台又拖又拽,试图阻止他。整个表演想表现的是南非的种族斗争现状,即黑人在政府里没有自己的声音,而政府则想方设法在暗地里破坏黑人的民权运动。
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他们虽然是地道的美国公民,但是他们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奥巴马作为一名黑人,无疑会受到排挤,虽然在他幼时,这种歧视并不明显,甚至他还没有感受到种族差异带给自己的困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黑人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奥巴马的出现,正是全美国的黑人,乃至全球黑人的共同梦想。
奥巴马大学生涯进入第三年,西方学院和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交换生项目,允许一所学校的学生申请到另一个学校完成学业。奥巴马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他早就听说纽约黑人区是黑人的聚居区,眼前的机会刚好能让他去实地感受一下。
纽约的一切和奥巴马在西方学院的芝加哥同学嘴里描述的浪漫场景大相径庭。出门在外的日子里,奥巴马培养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渐渐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业,除了吸烟外其他的不良嗜好都戒了,还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闲来无事就去旁边的球场打打球,或者去附近的街区听杰西·杰克逊演讲。
尽管奥巴马在学校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真正让他切身感受美国种族现状的还是纽约黑人的普通生活。贫民区里的黑人数量要比白人多得多,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比例,要放在南非这还说得过去,可这是在美国,在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家,种族之间的不平等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呢?说到不平等,人们可能义愤填膺,可是真要做点什么,却是步履艰难。大学期间的这种经历,让奥巴马清楚地感受到黑人在美国所受到的待遇,也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正是在行动中坚定了意志,在行动中寻找接近梦想的道路。他不在乎路途的遥远,不在乎道路的难行,对他来说,唯一的目标就是实现心中的自我价值。他让自己行动起来,让自己能更加清楚地感受这个国家,感受这片土地带给他的困惑,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美国的了解多于他人,也正是他的实际行动,才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奥巴马除了拥有建设美国的梦想,还为竞选总统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同样,对于开创新美国这项艰巨的任务,他没有只停于想象,更重要的是,他付出了自己的行动。
奥巴马说:“我们每个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必须肩负起责任——要帮助子女树立进取的道德观念,要适应竞争力更强的经济环境,要巩固我们的社区并分担一定代价。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开始这项艰巨使命,让我们改变这个国家。”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梦想,奥巴马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因为他知道梦想会一直在心里指引着他前进,在梦想的路途上,无论发生什么,要坚信那都是对他有利的。但是,如果他只对自己说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没有付出行动,那么我们就看不到他今天的辉煌。所以,他给自己的信条是:要做我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一定能行!虽然现在我还不够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为了他的美国梦想,2005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国会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作为参议院历史上第五位黑人议员,奥巴马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只能算是新一届参议院里的晚辈。当选参议员之后,奥巴马一共在伊利诺伊州组织并参加了40多场群众集会,借此了解民意、寻找对策。作为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他还多次到访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俄罗斯、中东和美军驻扎的伊拉克。
虽然如此,但他的政治顾问团队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奥巴马应该考虑参加2008年的总统选举,一来扩大在广大选民中的影响力,为以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来碰碰运气,他的种族背景刚好能够为其他的总统候选人提供有效的补充,没准会被挑中成为副总统候选人,甚至有可能作为候选人去角逐总统宝座。
有一次,奥巴马一家人漫步在国会西边的大草坪,六岁大的玛利亚突然问起父亲以后会不会竞选总统。对于奥巴马来说,参议院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舞台了,自己的责任就是好好履行誓言,为选民服务。虽然如此,奥巴马却为自己积累了不少优势力量,因为他具有足够的媒体灯光,并积聚起了一定数量的忠实拥趸者,所以从各方面来说,他具备了竞选总统的实力。
但是奥巴马清楚地知道,此前的所有选举与总统选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这里有更微妙的规则,这里有更强悍的对手,这里有更广泛的选民,这里有更多的媒体关注,要不要参选总统、怎样参选总统,曾经的成功和失败都给奥巴马足够的经验。最终他参加了竞选总统,并成功当选。
奥巴马的行动印证了詹·哈尼克的那句话:一切梦想家都是行动家。
阿·安·普罗克特有句名言:“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好的想法,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想法始终只是想法,理论终究也只是理论。如果没有去行动,那么一切都是假的,就会成为高谈阔论,变为吹嘘。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那你还等什么,还在屋子里原地踏步?你需要现在就行动起来!
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有多大的证明。对每一个智者而言,行动是成功的第一步,即使走错了一步,也能得到一份珍贵的经验。事实上,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我们要忍受痛苦。既然别人能成功,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所以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付之于有效的行动。
历史是不等人的,我们得创造历史
很多人打算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等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了才开始行动,可是最后结局却不尽人意。这是因为,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我们让最佳的机会溜走了。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要改变策略,与其等待最好的时机,不如主动出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