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会完全公平,你必须学会适应
生活不会完全公平,每个人的出生也不会完全相同,如果一味地纠结于此,那么很难想象成功会光临你的寒舍。只有学会适应生活的不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爆发出无限的潜力,让自己更有勇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抱怨世界不公平,喜欢羡慕别人的生活。世上没有完全公平的事,有的人是因为出身低微,有的人则是明明很有能力却得不到赏识,这类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遇到过,可是仍然有很多人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落于俗事之中,最终一事无成。可是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不公平该怎么办呢?难道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事实上,有这样的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完全正视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明白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的都不相同,不可能完全公平。
奥巴马出生于一个黑人家庭,他兼具黑白两种肤色,虽然美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可是种族歧视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在学校里,黑人相对白人来说,完全得不到同等的教育,他们仍然过着非常低微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巴马在小时候所面临的不仅是贫穷的生活,还有来自同伴们的歧视,还有小朋友们异样的目光,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他只好从小就生活在外公家里。外公一家竭尽全力保护奥巴马不受种族歧视的伤害。他们努力把奥巴马的父亲塑造成高大光辉的形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名门之后,出身不凡。每个故事的细节都仔细设计,小心翼翼地回避小孩子满是问题的脑袋。尽管父亲没能陪伴左右,照片和数不胜数的故事却总是让奥巴马觉得他就在自己身边。奥巴马从来不缺乏父亲般的关爱,在保护他不受种族歧视伤害的同时,外公扮演起了代理父亲的角色,可是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奥巴马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多,而对于奥巴马一家人来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既然爸爸这么伟大,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呢?”
在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模仿的就是父亲,也只有父亲才能让小奥巴马感受到精神偶像的力量,可是他却是在对父亲的幻想里长大的。这让奥巴马受到了同伴们的嘲笑,即使是在黑人同伴中,也是如此。如果奥巴马纠结于此,并在别人的取笑中丧失对理想的斗志,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因为他面临的不仅仅是不公平的出身,还有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那种种族不被认同的压力,对很多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小奥巴马非常坚强,他从小就拥有了非凡的梦想,并因此有了与众不同的力量。
在奥巴马四岁那年,母亲安与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男子罗罗再婚。他和安大学时便认识,交往两年之后决定结婚。婚后不久罗罗回国,奥巴马和母亲随后迁往印度尼西亚。对于母子二人来说,这个国家是崭新的,安借此机会“摆脱”了谨小慎微的父母,打算调整好心情做点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情,奥巴马则对印尼数不清的岛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巨大的石佛和稀奇古怪的神灵以及儿时玩伴小猴塔塔,这些异域文化深深地印在了奥巴马的记忆中。
奥巴马和母亲安、继父罗罗、同母异父妹妹玛雅在一起,由于家境不是很好,奥巴马没法就读国际学校,只能被安排到本地的普通学校,在那里人们都叫他巴里,但这没能影响奥巴马的远大志向,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想当总统》。这样一个梦想在其他小朋友眼里看来可能是天大的笑话,可是奥巴马却不这么认为,他甚至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一点,并把这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因为在三年级写的作文《我的梦:长大了想做什么》中,奥巴马再次写到自己的理想是当美国总统。这充分说明了在奥巴马幼小的心灵里,美国总统深深地扎根于此,小奥巴马要做的是,让它生根发芽,并长成一株理想的大树。奥巴马的梦想就是当上美国的总统,这与其他的小朋友几乎是相同的,可是唯独奥巴马成功了,难道说这是上天的眷顾吗?让他有了一个不错的继父,让他有了实现梦想所需获得的良好教育。事实上,确实如此,他的继父对他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并为他制订了全新的教育计划,这是因为奥巴马强烈的求知欲,已经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能力,也正是在这种能力的驱使下,他的继父让他受到了良好教育,特意为他报了一个美国的函授课程,让他像父亲当年那样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知识。
诚然,奥巴马因为出身的不同,受到了同伴的歧视,可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反而把这样一种歧视化为了奋斗的动力,因为他要改变的就是美国人现有的症结,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不管你是白人,还是黑人。也许正是因为早年上帝对他的不公平,才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梦想,也造就了他独特的魅力。
这种不公平的转化让奥巴马变得更有动力,使他的心态变得更加成熟,使他的心智变得更加坚韧。在无数的不公平中,奥巴马把自己的潜力慢慢地释放出来,把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愤怒完全地转化出来,让他的力量无限壮大,让他拥有了非凡的智慧和力量。
年轻人不应该过多地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不到未尝不是一种缺憾美,它会使人永远拥有希望和信心,从而努力不懈地去追求。而终日停留在抱怨哀叹中,只能是浪费生命,虚度光阴,毫无意义。年轻人很容易去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而这些抱怨让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找到了借口,所以这些人最终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我们要改变这种心态,理性地对待生活中不公平的事,将这种不公平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使其成为锻炼自己的最佳方式。
成功没有捷径,需要勤劳的汗水来浇灌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应该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如果他只是坐在原地幻想,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与之相同,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不是一下子就伟大起来的,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浇灌理想之花。唯有付出努力,才能摘得香甜的果实。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没有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那么这件事很可能就会以失败而告终,成功不可能不劳而获,更不可能是一种幻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相应的付出,都需要相应的努力,都需要相应的汗水,只有如此,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如果奥巴马在拥有了总统梦想之后,一直在那里幻想,而不去为自己拉取相应的选票,那么,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的奥巴马了。相反,奥巴马在总统竞选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位置,这就要求他必须比对手付出得更多,才有可能将对手打败,不然他就只有失败这一条路了,那么他的总统梦想也将付诸东流。
奥巴马回到芝加哥后指导了一次选民登记活动,这直接导致该市19个非洲裔选区的选民登记人数第一次超过了19个主要白人选区,黑白选民人数比达到67.6万比52.6万。有50多万在芝加哥的非洲裔选民1992年11月去投票,从而改变了芝加哥的选举形势。奥巴马因此被当地杂志誉为“一颗政治新星”。
从这一件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奥巴马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对美国现状的深切把握,他将自己非凡的个人魅力转移到工作当中去,做成了许多难以完成的事,而每一件事背后都有着他不屈不挠的努力来做支撑。他能做好一件事,并不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是将勤劳与智慧结合在一起,如此才创造出了许多非凡的奇迹。
作为一名公民权利律师、教师、慈善家以及自传作者,奥巴马说自己从政是为了推动社区组织建设。尽管认识还很浅薄,但其在1996年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的竞选方式却很高明。民主党初选时,奥巴马质疑他的三个对手在投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效性,其中包括一名长期的芝加哥活动家,竞选联邦参议员失败后又想坐回原来位置的州参议员,结果他们全都被迫退出,这样奥巴马自动成为民主党选民集中的第13区的提名人。1996年,35岁的奥巴马从芝加哥第13区——海德公园区以大幅的优势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两年后奥巴马如愿取得连任。
如果奥巴马只满足于他所取得的成绩,并且停下了向未来前进的脚步,那么他就可能永远只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但是他没有如此,他宁可更辛苦,宁可更累,也要进入他所梦想的白宫。所以与其他竞选人相比,他更具备领导的气质,更加适合这样的职位,因为他用自己的劳动做出了许许多多利于美国人民的事迹,他能让更多的伊利诺伊州人获得实质性的利益,所以他的连任理所当然。
但是,此时的奥巴马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州参议员,一个得不到非洲裔群体支持的非洲裔政客,一个芝加哥权力核心的边缘人。
2002年秋,在州议会待了不到六年的奥巴马,找到该州新上任的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琼斯,说服后者让他代表伊利诺伊州民主党竞选2004年的联邦参议员。这是个比他两年前落选的国会众议员席位更重要的位置,但琼斯看好奥巴马的潜力,愿意冒这个险。有了琼斯的帮助,奥巴马更是一路顺畅。琼斯利用他的影响力打击党内其他参选人,为奥巴马赢得了关键的竞选空间,还帮奥巴马组织了庞大的非洲裔支持队伍——这些条件都是奥巴马先前所没有的。
奥巴马没有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此,他没有停下自我改造的脚步。他从2000年开始造访区内各个黑人教堂,学习黑人牧师讲话的节奏和夸赞的神态,几乎从不错过每个星期在黑人教堂发言的机会,不断强调自己对于基督教的信仰。
此外,在长期的法律工作经历中,在酒吧里的扑克牌联谊中,奥巴马也得到了很多小镇律师的支持。这种平民化的生活,让奥巴马离底层更近,离美国穷苦人民更近,并且,他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这些都是成功的保障。而为了获得竞选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最终,由于他的对手霍尔卷入家庭虐待,最终奥巴马以52.8%的支持率赢得了伊利诺伊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奥巴马作为一名黑人,能够当选联邦议员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个当选联邦议员的黑人,但是他的这种成就足以让人侧目。而且他的当选完全可以看作是为2008年的总统选举做铺垫,所以说他的当选对他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奥巴马为了消除种族歧视,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所做出的努力,他的这种努力才是催化他成功的直接因素,而并非仅仅依靠他非凡的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只有为梦想不停歇地努力,才能让梦想之花开得更加茂盛,才会让梦想在现实中变得可能,如果你只是坐在原地幻想,只是期待大饼有一天从天而降,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成功。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馅饼,世间也不会有不需付出的收获。在我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具备付出的心态。有句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不要认为是为别人做事就可以随意应付,其实这都是为你自己的将来做投资。
人生的高度是由付出的多少累积的。有个哲人这样说过:人生是算总账的过程,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放眼望去,人生之路那么漫长艰辛,能时时付出,不计得失,难能可贵。成功是需要不计得失,持之以恒地付出的。美丽的蝴蝶在展翅飞翔之前,必会经历一个艰苦的蛹期,假如它没有在蛹期不断地努力和付出,它永远只是一条不起眼的毛毛虫。同样,每一个成功的人,在其成才的路上,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所以,我们不要抱怨工作的辛苦,不要埋怨生活的疲惫,这些都是成功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的,而且现在我们正年轻,此时不吃苦,更待何时?须知道现在的苦是为了明天的乐,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更明澈,摆正自己的态度,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放低姿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
实现理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功,因为很多人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没有坚韧的毅力,最终让理想变成了空想。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年轻人更应该注意,现在我们年轻,还有资本去奋斗,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要一点一点地累积,只有如此,理想才会变得不再遥远,你的脚步也会变得更加坚实有力。
每一个伟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目标,也正是这个不同寻常的目标,才让他们变得与众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光彩的一面,更应该看到他们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汗水。因为有梦想的人不一定就会成功,理想再美好,也要一步一步地去做,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奥巴马的偶像亚伯拉罕·林肯就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从林肯身上,奥巴马学会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于求成,他明白急于求成往往会自食苦果。
奥巴马年轻的时候先在社区服务,每项工作都做得兢兢业业。他有一飞冲天的野心,但野心是激励自己前进的,不是干扰自己做事的。从社区服务人员到州议员、参议员,奥巴马都秉持一贯的踏实、本分的做事方式,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他的这种办事作风屡次得到同事的赞扬和效仿。人们从内心觉得,只要把事情交给奥巴马,他一定完成得非常出色。竞选的时候,奥巴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事务,他依然保持踏实的办事作风,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他的朋友、支持者看在眼里。人们觉得在奥巴马的身上看到了林肯的影子,一样的脚踏实地,一样的伟大。这就是众多民众选择奥巴马的原因。有人说这是美国人民将对林肯的思念寄托在了奥巴马的身上,而奥巴马本身就是领袖。
奥巴马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变得更丰富。有一天奥巴马问一个黑皮肤的姑娘乔伊斯是不是去参加黑人学生联合会的会议,她很好笑地看着他,好像一个看着勺子里的东西却不想吃的婴儿,说道:“我不是黑人,我是多民族的。”
她说她的父亲是意大利人,而她的母亲有部分的非洲血统,部分的法国血统,部分的美国和其他血统。“为什么我要选择属于哪个种族呢?白人不会让我选择,也许过去他们会,但是现在他们愿意把我像个人一样对待了。反而是黑人总要把每件事情都与种族联系起来。是他们让我选择,是他们总是告诉我我不可能是我现在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