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随机的。他们除了敏锐地发现机会外,还能在最佳的时机出击,而不是坐在原地空等。这一点在奥巴马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奥巴马是参议院中在任的唯一的一位黑人参议员,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民主党籍黑人参议员,同时是第三位通过选民直接选举竞选当上参议员的黑人。在他前面的几位是“地道”的美国黑人,不像奥巴马那样拥有两种肤色。事实上,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联邦参议员是一个很高的职位,总共才一百位,每一个州有两个代表席位,外加上五十个州的州长,也算是全美国除了总统之外的一百五十员的政治大将之一,所以参议员可以说是美国政界的干将,总统的候补队员。
在2004年的民主党全代会的发言,不仅让奥巴马赢得了联邦参议员席位,而且也瞬时让他成为一颗巨星闪闪发亮。他以那次演讲为基础,写出了他的第二本书——《无畏的希望》,这本书在2006年正式出版,随后奥巴马巡回全国,不断为他的新书做宣传,如此让他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这时候,他变得有点身不由己了。因为每当他宣传自己的新书时,人们总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问他,是不是打算竞选2008年的美国总统?刚开始时,他只是一再重复地说“不会”。
那时,奥巴马说:“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和想做,但总得一件一件地去做。我当前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当好一个参议员。”在他刚到华盛顿的时候,他只在参议院一百位议员中排第九十八位。所以,那时他自嘲只够格给别的参议员削铅笔,哪还敢奢想其他。“再说,我还没有弄清楚国会山的厕所在什么地方呢。”他开玩笑说。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奥巴马来说能当上参议员已经很让人满足了,而且他有很多东西要学,不能太急功近利。奥巴马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会认真利用好自己的职位,而不是异想天开。
实际上,奥巴马肯定没有忘记当年凯柔·布荣恩的教训,即使在民主党势力很强劲的伊州,如果不小心行事,也可能一届下来而丢了职位,保住职位当然是最重要的,这个高位平台不能丢。但问题是,依附于他而又想大展拳脚的人却等不及了。他周围的人还给他做了些研究,以便向他证明竞选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翻开美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参议员身份竞选总统的只有两人成功,他们是哈丁和肯尼迪,而且他们都是在第一任时竞选成功的,在其后竞选的都未如愿。这似乎是在暗示奥巴马,2008年是你唯一的机会,历史告诉他,如果错过,就没有以后的机会了。再者,共和党现在情况不妙,这次是民主党的最好夺权时刻,而民主党目前最强劲的候选人是希拉里·克林顿,如果她当选,那2012年她又将竞选连任,这样一来,奥巴马就得再等八年才有下一次机会,太久了。机遇和时势造就英雄,政治上机遇更重要,在通常情况下机遇可能对于一个人而言,一生只有一次。奥巴马非常清楚,总统这种事,还不像金融投资,因为只有一个职位可以竞争,没有第二个选择,股票则有很多的好公司可供挑选。
虽然奥巴马明白这些道理,可是在当时看来,希拉里实在是太强劲了,他开始时不敢向她挑战,认为可能性太小,可是他也发现机会确实是千载难逢。对奥巴马来说,机会不等人,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但是机会来了,自己得创造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来利用这个机会。
在仔细权衡之后,奥巴马决定一战。他将这个决定告诉妻子,妻子也认为,既然想要竞选总统,在两个女儿年幼时竞选对她们的影响可能相对要小些。他顺利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这也是一个人能成为伟人的关键一点:抓住机会,善待机会。历史是不等人的,我们得创造历史。在奥巴马做了2004年的全代会主题发言后,就有不少记者和党内同人一再问他,是否准备参加2008年的总统选举。刚开始时,他的回答总是:“我先好好完成我的六年参议员任期再说。”
等到了2006年10月份再有人问他时,他说:“我倒是想过这件事。”这次他的口气有点变了。到了2007年2月,奥巴马已经正式宣布参选总统。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呢?在这之前,无数的人为他做过详细分析,政治这东西就是个时机问题,但时机就像是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奥巴马是一颗正在升起的明星,他可以而且应该乘着这个势头向前走,而一旦这个势头过去,便错过了最佳时机。
2000年时,如果戈尔顺利赢了小布什,可能在2004年也没有布什的机会,布什可能永远也没有当总统的时候,但历史就是这样,将机会给了布什,而留给戈尔的则是永远的遗憾。不仅如此,政治家“吃香”时靠的是大众的捧场,而人们支持你,则是对你有某种期待,认为你能为他们解决棘手的一些现实问题。可是这种期待往往过高,不是一个政治家真的所能做到的。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具有周期性,一旦大众发现这一事实后,他们又将对政治家的期待变成责备,认为是政客的无能造成的,而不是民众的不现实期待的结果。政治就是如此的诡秘。
奥巴马正是在权衡过利弊之后,清楚地认识到这可能是他的机会,他需要做的不是等自己做好了六年的参议员,提升自己的地位再考虑总统竞选的问题,而是立刻出击,在自己最强大的时候,去迎接对手的挑战,只有这样,他才可能获得成功,不然他只能是一名参议员,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奥巴马曾经说过:“我曾经是最不可能赢的人。”奥巴马当初的选择告诉我们: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当初的选择,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奥巴马,如果没有当初的主动出击,现在的奥巴马可能在等待参议员退休的日子。所以,时机虽然重要,但是主动出击同样也是成功的必要手段之一。
机遇,有时候游离不定、模糊不清,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只有你主动出击,获得机会垂青的可能性才会多一点。所谓“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主动去吸引伯乐的注意是无法获得成功的。所以要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出击,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机遇是有情的,你抓住它,它就陪伴你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机遇是无情的,你稍有疏忽,它便匆匆弃你而去,所以一旦我们觉得时机成熟,就要果断出击,特别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那些杰出的年轻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在机遇面前有果敢决断、雷厉风行的魄力,虽然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他们能抓住较多的成功机会,因此,他们取得的成就也就更大。
决不停下来,做事持之以恒
工作是做不完的,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我们还拥有对成功的渴望,就不可以停下手中的活儿。一旦我们停了下来,对手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最终超越我们,所以,请不要停下自己的工作,因为只要梦想没有实现,我们就有很多事去做,就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承担。
如果我们因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就停了下来,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这种小成功上止步不前,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还没有实现自己心中所想,就没有停下来休息的理由,实现理想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因为你的一点点努力就取得成功,它只会考验你的心智,让你更有信心去面对今后的难题。只要你不停下自己的脚步,终有一天,成功会光临的。
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不能因为一点点成功就停下来。持之以恒,是人生中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一种根植在灵魂与骨髓中的百折不挠、震撼心魄的深深信念。一个没有精神支柱、不懂得持之以恒的人,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只能在鲁莽的矫情与虚伪的轻浮中沉浮。持之以恒一种素养和心态,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没有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何来成功后的“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呢?
对奥巴马来说,能够成功竞选《哈佛法学评论》的主编,意味着在司法界的前途一片光明。那时,许多大的律师事务所和最高法院等司法机关,已经向奥巴马抛来了绣球和橄榄枝。但是奥巴马心意已定,他要从政。他宁愿放弃高薪待遇,而回到芝加哥,回到他的心灵之家和恋人身边,从那做起,开始他的从政之路。因为他的梦想不是做一名律师,或是一位编辑,在他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他要走一条至今为止没有人敢走的路,而且他深信自己能够成功,他是一个对自己有着足够信心的人。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美国现状,奥巴马几乎没有停过他的脚步。他没有停在自己的位置上沾沾自喜,也没有因此失去实现理想的斗志。自从两年前的那次实习之后,奥巴马在波士顿和芝加哥之间跑得更勤了,为了方便他的工作,他还特意换了一辆车,虽然是一辆二手车,但比先前那辆要新多了,也可靠得多了。
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月份之一,今年似乎更美更宜人。在这样一个美丽而甜蜜的季节,奥巴马回到了芝加哥,开始了他作为未来政治家的奠基战。他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要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段时间,他做了改变他人生的两件事:写本介绍他身世与经历的书;唤醒选区民众对自己手中选举权的重视,使他们认识到行使自己权利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最差的三分之一也有1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而奥巴马作为最优秀的毕业生,通常有25万美元以上的年薪报酬。但那对奥巴马没有吸引力,他选择了收入要低很多的职位。他的工作平凡而简单:游说他所在的19选区选民做选举登记,行使自己一人一票的选举权。
在奥巴马看来,只要梦想一天没有实现,自己一天就不会有休息的可能。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养家,或是去赚取更多的金钱,他要做的是为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不在乎在这个过程中要吃多少苦,要忍受多少白眼,他所在乎的是能不能让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美国是个选民政治体制,每位18岁以上的公民都拥有一票选举权,而且每人也只有一票,政治上拥有绝对的平等。虽然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公民对于政治的参与意识并不强烈,而且这种状况在其他少数族裔中更为普遍。事实上,美国最终的选择权掌握在左或右的两端势力的“少数”的手中。这样对许多实际的中间选民事实上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只是由于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太小,没有影响力而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并不是真的无所谓,或中立。他们也有明显的喜好,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权利表达,并且确实是能影响选举结果,并最终还能影响自己的实际利益的。
奥巴马在从哈佛毕业后第一年的工作中,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要唤醒人们的这种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让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一票选举权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但是,只有事先登记过的公民才有选举权,这样一来,一个难题就摆在奥巴马的面前,他得先动员尽可能多的公民进行选民登记。
但这并没有难倒奥巴马,他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他就会勇敢地走下去,他和他的团队,挨家挨户游说、沟通、争取。他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芝加哥第19选区历史上,黑人的选民登记人数第一次超过白人,比例为黑人的676000对白人的526000。他尝到了重回芝加哥后的第一个成功的甜头,这一年,他不仅迈出了作为政治家的第一步,而且他的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也最终赢得了丽人的永久之心。
奥巴马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不会让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相反他会花更多的心思在更广泛的空间,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奥巴马不会停止不前,也不会因为小小的成就就停下来,相反,他对未来会更加执着,会为此付出更多的汗水。他知道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只有真正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倾尽自己的全力
任何一种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条件再好,起点再高的人也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麻烦。当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该如何去应对呢?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能够更坦然地面对困难,而且无论问题大小,我们都应该倾尽自己的全力,这样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百分之百的状态,养成做什么事都全力以赴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