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须笼的动作那叫一个麻利那叫一个顺手看得娇娘那是目瞪口呆。到他把成型的须笼递给闺女娇娘都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他认识的爹了。r
“闺女怎么样爹的手艺还行吧?”r
娇娘点头“爹你好棒哦。这就是我要的须笼。”须笼的形状像一个大大的卡腰的葫芦编织它的材料除了竹子还可选用芦苇。在现代农民伯伯们都是把挑选出来的竹子破成竹篾精心编织而成。须笼全身有一米多长分大入口、中入口中入口处后面有倒须。倒须下方就是小入口。秋收季节须笼是农家捕鱼最好用的工具。r
有了第一个成品须笼第二个、第三个须笼也很快就被编出来了。及至晌午前就做出来了十个须笼。八个结实牢靠的须笼是石柱编的。石头和石生也给编出一个只是表层略微粗糙大致还是可以用的。r
就着吃饭的当儿娇娘就跟爹和大哥细细说了须笼如何使用。首先回头先去稻田里找找出水口要找那些水位高水流速度湍急的出水口以便天黑之后出去安放须笼。出水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顺着流水安放。安放须笼的时候要用田里的泥巴合着梗草把须笼的大入口边缘堵住让水流全部从须笼大入口流过。小入口也别忘了用梗草塞紧。这样就能防止跟着水流从大入口流进去的鱼儿不从小入口跑出去。因为中入口那儿设了倒须且须笼的摆放是按照水位高低来摆。所以鱼儿基本进去以后就无法再出来。r
最后就是在稻田里把须笼藏起来。让须笼以倾斜的方式整个没入水中边缘稍稍高出水平位一到两寸。上面盖一些杂草吸引鱼儿的同时也迷惑它人的视线。r
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对水口、水位这些东西几乎是一点就通。根本就不需要娇娘重复讲解几遍。一遍过后石柱父子三人就一起出了家门。按照娇娘说的两手空空先去稻田里踩点。r
这个时节正是迈入收割的季节。一年的辛勤劳作都在田里的庄稼身上呈现出来。谁家田里施的肥多谁家庄稼照顾的好那稻子绝对都是饱满挂粒坠到水面的。照顾的不好又不辛勤劳作的人家那稻子就没办法看了轻飘飘的在田里从东头摆到西头这就是庄稼人口里说的瘪谷了。瘪谷多意味着收成不好那是要减产的。r
此时稻田里有瘪谷的人家就会亡羊补牢。力图让庄稼少减产一些。他们就会关注稻田里的水温水温过高会让瘪谷一片一片传染开来。所以就要给农田开出两个水口一个水口引入流动水给稻田重新注入活力。一个水口则是把稻田里的死水排出去。r
这样稻田里流动的水就随时都是活水。在现代秋收季节没有哪一家不是这样子操作的。稻子成熟了田里就不能留太多死水否则稻根会坏的哩。r
稻根一坏若再遇到霉雨天那稻谷出芽可就颗粒无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