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首次听说“军事承包商”这个词恐怕是因为伊拉克战争中的“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据报道,当时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央情报局的身影,还有一支充满神秘色彩的“阴影中的军队”在该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支军队就是军事承包商(PMC)。它们以平民的身份,在全球为美国政府执行了许多军方不便出面的安保任务,可谓是现代版的雇佣兵。而这些承包商中最为知名的,要数这本书的主角——美国黑水公司,而它的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本身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是美国精英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的队员,在美国可谓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如果读者朋友们读完这本普林斯亲笔所著的《阴影中的军队——黑水公司和他的平民勇士》,一定会有一种他在为这些军事承包商“洗地”的感觉。比如普林斯在书中辩解道,他的黑水公司职员们并非雇佣兵,而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是为了美国利益而在危险地区执行任务的平民勇士。诚然,这种“高、大、上”的写法出自黑水公司的创始人,也丝毫不奇怪。因为这些军事承包商要在军事占领中寻找商机,戴上一顶“勇士高帽”,可以说是逻辑上的必然。
我想重点指出的是,这本书揭示了另一个少有人知的侧面——现代美国军队打“长期战争”时的力量重组。按照这本书里提供的数据,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场“长期战争”中,美国国防部雇佣的私人军事任务承包商,至少超过了20万人。
雇佣的合同金额,从1996年的851亿美元,到2006年已超过了1500亿美元。那么美国国防部为什么要雇佣那么多承包商呢?自越战结束后,美军就取消了义务兵役制,转而实行志愿兵役制。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职业军队的人数从250万人逐渐下降到了130万人。伊拉克战争开打前,小布什在国会作证时估计战争费用为600亿美元,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最终的费用超过了当时小布什总统预估的十倍都不止。同时,随着部队轮换周期的拉长,需要控制、占领的地域越来越大,美国国防部不得不在海外应急行动费用(OCO)中拿出大笔款项,雇佣富有军事经验的私人承包商,来替代现役军人完成相应的使命。其实,这种策略就是美国利用承包商对两场“长期战争”进行的一次性“消费”。
当然你可以问,为什么美国没有准备好打“长期战争”的职业军人呢?原因在于,后续支付给职业军人的费用太高了。按照美国战略预算评估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便是维持现有的职业军队规模,到2040年后,随着仍要领取津贴的老兵的退役,届时所有的军费将只够支付全部现役人员开支和老兵的养老、医疗等开支。这是美国军队目前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2014年11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2000年到2014年两场“长期战争”期间,美国国防开支中人员开支增加了46%,大大高于活动与维持和采购与研发费用的增幅。可以预料的是,在没有找到现役军人开支不断增大的解决方案前,未来美国发动的战争中,只要有地面部队的出现,一定会有私人军事任务承包商的身影。
如今,虽然埃里克·普林斯已经金盆洗手并将黑水公司出售,但这支“阴影中的军队”却不会消失,它作为美国军方讳莫如深的“秘密武器”,还将长期活跃于全球各个充满了纷争与动荡的角落,从中寻找并拓展自己的商机。在这个意义上,这本《阴影中的军队——黑水公司和他的平民勇士》,不仅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可以说是代表这些承包商所作的一篇预先构思好了的“辩护词”。
宋晓军
201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