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银河帝国(1-12册)全文阅读 > 第216章 地球(2)

第216章 地球(2)


  安纳克里昂在八秒差距之外,是距离端点星最近的一颗较大行星。就银河尺度而言,它就是端点星的后院。若是仿照刚才联络端点星的方式,以光速送出一道讯号,想要收到回讯,必须等上五十二个年头。

  联络安纳克里昂!想象安纳克里昂!尽可能想象清楚。你知道它和端点星以及银河核心的相对位置;你研究过它的历史和它的行星表面学;服役期间,你曾经推演过如何夺回安纳克里昂(如今,它绝不可能遭敌人占领,那只是个假想状况罢了)。

  太空啊!你曾经到过安纳克里昂。

  想象它!想象它的模样!利用超波中继器,营造置身其上的感觉。

  什么也没有!他的神经末梢在太空中不停飞舞,却找不到任何栖身之所。

  崔维兹收回意念。“远星号上没有超波中继器,詹诺夫,我现在可以肯定了。假如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不晓得要多久之后,才能得到这个结论。”

  裴洛拉特的面部肌肉虽然没有动作,却明显露出喜色。“我真高兴能帮得上忙。这是否表示我们可以跃迁了?”

  “不,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得再等两天。我们必须远离各个天体,还记得吗?这是一艘实验中的新型太空艇,而且我对它完全没有认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许得花两天时间来计算正确的程序,尤其是首度跃迁的恰当‘超推力’。不过,我现在有个感觉,电脑将会完全代劳。”

  “乖乖!看来,我们会等得无聊死了。”

  “无聊?”崔维兹露出灿烂的笑容,“绝不可能!你我两人,詹诺夫,要好好聊一聊地球。”

  裴洛拉特说:“真的吗?你是想逗老头子开心吧?你心地真好,真的。”

  “乱讲!我是想逗我自己开心。詹诺夫,你终于说服了一个人。从你刚才那番话中,我了解到地球是宇宙间最重要、最有趣无比的一个题目。”

  2

  当裴洛拉特在讲述他对地球的看法时,崔维兹一定就有了体悟,只是因为超波中继器的问题萦绕心中,所以并未立即作出回应。在那个问题迎刃而解之后,崔维兹果然马上有所反应。

  哈里·谢顿最常为人引述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他对第二基地的描述。他曾说第二基地位于“银河的另一端”,甚至还曾为该处命名,称之为“群星的尽头”。

  这句话收录在盖尔·多尼克的记述中。“在银河的另一端……”根据多尼克为谢顿所著的传记,谢顿在接受帝国法庭审判之后,曾经亲口对他这么说。从那一天开始,这句话的含意始终为人争论不休。

  银河某一端与“另一端”究竟靠什么相连?一条直线,一条螺线,一个圆,还是其他的线条?

  现在,崔维兹突然间恍然大悟,了解到那既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银河地图上的任何直线或曲线。真正的答案,其实更加微妙。

  端点星是其中的一端,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没错,端点星位于银河的边缘——甚至在基地的边缘——因此“端点”具有字面上的意义。然而,在谢顿说那句话的时候,它也是银河中最新的世界。严格说来它当时尚未存在,只是一个即将建立的世界。

  根据这个观点,银河的另一端又在何处?基地的另一个边缘吗?哈,银河最古老的世界在哪里?照裴洛拉特刚才的说法——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这重意义——唯一的答案就是地球。第二基地当然就在地球上。

  虽然谢顿曾经说过,银河的另一端叫做“群星尽头”,谁又能断言这不是一种隐喻呢?如果像裴洛拉特那样回溯人类的历史,想象时光不断倒流,便能看到每个住人星系中的人类,逐渐回流到其他的行星系,也就是第一代移民原先的出生地,然后人潮继续不断回流——直到最后,所有的人类都退回到某颗行星,那里便是人类的发源地。而照耀地球的那颗恒星,正是所谓的“群星尽头”。

  崔维兹露出微笑,用近乎崇拜的口吻说:“再多说些有关地球的事,詹诺夫。”

  裴洛拉特摇了摇头。“我知道的都已经告诉你了,真的。我们要到川陀去,才能找到更多资料。”

  崔维兹说:“不会的,詹诺夫,我们不会在那里找到任何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并不打算去川陀。太空艇由我驾驶,我向你保证我们不会去。”

  裴洛拉特的嘴巴立刻张得老大。他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用悲凄的语调说:“喔,我亲爱的伙伴!”

  崔维兹说:“拜托,詹诺夫,别这样子。我的意思是,我们要直接去找地球。”

  “可是只有川陀才有……”

  “没有,那里什么也没有。你到川陀去,只能找到尘封的档案,还有变脆的胶卷,到头来自己也会灰头土脸,甚至一捏就碎。”

  “几十年来,我一直梦想……”

  “你梦想能找到地球。”

  “可是只有到了……”

  崔维兹突然站起来,倾身向前,一把抓住裴洛拉特的短袖袍。“别再说了,教授,别再提那个地方。在我们还没登上太空艇之前,当你第一次告诉我,说我们要去寻找地球时,你说我们一定找得到,因为,让我引述你自己的话:‘我已经胸有成竹’。现在,我不要再听到你提起川陀,我只要你告诉我这个胸有成竹的答案。”

  “可是必须先证实啊。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想法,一线希望,一个模糊的可能性。”

  “好!就告诉我这些!”

  “你不了解,你根本就不了解。除了我,没有任何人研究过这个题目。完全没有历史依据,没有可信的理论,也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当人们谈到地球时,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至少有一百万种互相矛盾的传说……”

  “好吧,那么,你自己的研究又是怎么做的?”

  “我不得不搜集每一项传说,每一点可能的历史,每一件传闻轶事,每一个扑朔迷离的神话,甚至包括虚构的故事。无论任何资料,只要提到地球这个名字,或是涵盖起源行星的概念,我都不会放过。三十多年来,我从银河中每一颗行星上,尽一切可能搜集各种资料。现在,我只需要到银河图书馆,去查阅一些最权威可靠的资料。偏偏那座图书馆在……但你不准我说那个地名。”

  “对,别提那个地方。我只要你告诉我,在你所搜集的资料中,哪一条特别吸引你的注意,并且告诉我,你是基于什么理由,认为那是一条可靠的资料。”

  裴洛拉特摇了摇头。“帮个忙,葛兰,请别介意我说句老实话,你的口气听来像个军人和政客。研究历史可不能用这种方法。”

  崔维兹做了一个深呼吸,忍下了这口气。“那就告诉我该用什么方法,詹诺夫。我们有两天的时间,你教教我吧。”

  “绝对不能只靠某一个或几个神话传说。我必须将它们搜集齐全,然后分析整理。我还创立了一些符号,用来代表内容的各种特色,例如不可能存在的气候、不符实际情况的行星天文数据、文化英雄并非源自本土等等,总共好几百项之多,这么说绝不夸张。没有必要跟你讲所有的细目,两天时间一定不够。我告诉过你,我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后来我设计出一个电脑程序,能自动搜寻那些神话传说,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还能删除绝对不可能的部分。我慢慢建立起一个地球模型,包含了地球应有的各种条件。毕竟,如果人类的确发源自单一的行星,那么该行星的特征,必定会反映在所有的起源神话,以及每一个文化英雄故事中。嗯,你要不要我讲解数学上的细节?”

  崔维兹说:“谢谢你,暂时不必。可是你又怎么知道,没有被数学模型误导呢?我们确知端点星是在五百年前才建立的,第一批移民名义上来自川陀,可是他们真正的星籍如果没有上百,也至少包括几十个世界。但某人若不知道这段历史,或许就会假设哈里·谢顿来自地球,因为他并不是在端点星出生的,进而会认为川陀其实就是地球。当然,如果根据谢顿时代的川陀景观——一个表面覆满金属的世界——去寻找川陀,那就一定找不到,而川陀也许就被视为不可能的神话。”

  裴洛拉特显得很高兴。“我收回刚才那番军人和政客的批评,我亲爱的伙伴。我现在才发现,你具有了不起的直觉。当然,我得设定一些控制方法。我根据正史以及搜集来的神话传说,穿凿附会了一百组假的历史,其中一组甚至取材自端点星的早期发展史。然后,我试着将这些创作代入地球模型,结果电脑全部加以否决,没有一组例外。老实说,这也许代表我欠缺幻想的天分,没法子编出合理的故事,但我已经尽了全力。”

  “我相信你尽了全力,詹诺夫。根据你的模型,地球又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推算出地球的许多特征,每个特征的可能性不尽相同。比方说,银河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住人行星,自转周期都介于二十二到二十六银河标准小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