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路风景全文阅读 > 第1章 序——植根于生活底层的创作者

第1章 序——植根于生活底层的创作者


  孙宗信

  凡有资格为人作序的,大都应该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或者德高望重,在某一学术领域是专家抑或学术带头人。自忖自己,学识浅薄,并无为他人之著作作序的资格,虽然也舞文弄墨了有些年头,出版了几本书,也在全国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但由于自己生性不喜喧哗,不爱走动并推销自己,因此,除了在南阳的文学朋友对我略知一二外,并无半点鹊起的声名。因此,瑞敏要我为他的著作作序时,我是认真推辞的。

  瑞敏谦和沉静,儒雅多才,兴趣广泛,爱丝竹之音,爱读书写作,有谦谦君子风,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青年时代从事过重工业生产,并从简陋的车间里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后来转行到乡镇工作,再后来从镇平法院常务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退下领导岗位以后,不甘寂寞的他又拿起了自己喜爱的笔,长期的生活积淀和生命感悟从他的笔端自然流淌出来,他已经出版了文学集《岁月》,并有多篇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读了瑞敏的著作才知道,他是从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童年的他备受饥饿和穷困的折磨,但他上了学,学到了文化知识,一个缤纷的世界使他如醉如痴,他如饥似渴地投入知识的海洋中。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勤奋好学的他没有受到影响,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他热爱音律,并学会了熟练演奏乐器。这就说明有志于学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会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安身立命的方式。

  瑞敏的小说和散文都那么直接地切入了生活,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不去玩弄文字,玩弄概念,就是那么朴实,散发着乡土味,很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进入到文字编织的场景中,与文中人物同欢乐共忧愁。他就是那么不急不躁,娓娓地讲述着土地的故事,讲述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讲述着怎样去担柴、去恋爱,讲述着人和饿狼的殊死搏斗,讲述乡村姑娘的爱情和命运,讲述被时代扭曲的一些人的独特人生。看似鸡零狗碎的生活琐事,集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特定时期的宏大社会场景,小人物的命运的起承转合,社会生活的纷纭复杂,也会定格在那个历史时期,使有过相同生活经历的读者读后倍感亲切,因为作者记载的就是他们曾经的生活。没有相似生活经历的读者也会从侧面了解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里真实的生活场景。

  由于瑞敏长期在基层乡镇、企业、司法部门工作,担任领导职务,长期与普通的乡野百姓生活在一起,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所以他对农村的民风民俗、人情世故、俗谚俚语、婚丧嫁娶等非常熟悉,这些最有营养,加上他善于观察,善于学习,丰富的“土壤”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基础。他的创作素材俯拾皆是,一些生动的生活场景描写起来如同亲历,根本不需要搜肠刮肚。因此,瑞敏笔下的状物叙事十分精彩准确,一些细节描写一笔到位,根本没有雕琢的痕迹,这得益于他长期基层生活的积累,瑞敏的文学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今,许多作家已经离开了创作的土壤,即使到乡村住三五个月,也是浮在生活的表面,无法深入生活的底层,与实际生活还有距离,只好凭想象写作,他们的作品也因缺少真实而显得苍白。

  瑞敏的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使人常读常新。一些农村生活场景,瑞敏随手拈来,涉笔成趣。语言朴实精练,描物状景十分精准,比如写泰国之游,导游很有条理地忽悠:

  到了泰国一定要使自己达到“三个三”,一是“三花”:要看得眼花,要变得心花,最后还要把身上所带的钱花光。二要“三脱”:你脱我不脱——看人妖表演;我脱你不脱——泰式按摩;你脱我也脱——芭提雅岛上冲浪和海水浴。三是“三租”:在芭提雅租房子、租车子、租妻子。

  他将游客的心理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大江本以为大家的情绪会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煽动起来,谁知大家的反应却异常冷漠……这一群刚从孔孟之乡来的阿叔、老姨,他们的思维和人文价值观还停留在中国,远远没有打破这种禁区,带着浓浓情色格调的内容如何能撼得动这些老古董那颗“坚固”的心呢!

  这里看似是在写导游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大伙掏钱而不得的故事,实则写到了两种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是一种长期封闭,视享乐为恶的价值观与一种及时行乐的价值观不期而遇的尴尬。

  贾平凹一直坚持“写现实生活,写我自己经历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尽量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他认为作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瑞敏就是乡土文学作家,他不可能去写玄虚的、穿越的、戏说的东西,也不刻意卖弄技巧。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标准,不过作家和匠人一样,都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要有想象力,要培养自己最基本的把事情写明白的能力。一件事,你能把它表达得有趣、准确,这就是你的功力。

  读瑞敏的作品,犹如品一杯好茶,不仅顺口、止渴,且赏之悦目,饮之解颐。书中寻常字,能解世上烦恼事。从他的书中,你会看到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你会读到多彩的乡村人生,你会读到一个人眼中充满情趣的过去,你会感受到明快的语言节奏,你会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乡村人物向你走来,向你叙说他们的故事,你会产生一种被带入感,你的情绪会随着他们的命运转折而起伏。

  毋庸讳言,瑞敏的部分作品在写法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小农经济的痕迹比较明显,但生活在继续,作者的探索也在继续,如果能够在情节的把握上,叙事的框架上再凝练一些,再上升一下高度,作品就更具价值了。

  总之,这是一部植根于生活底层的血肉丰满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2016年12月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文联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