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勤奋地工作,更要聪明地工作
2005年12月31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搜狐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告诫他的员工:“我们不仅要勤奋地工作,还要聪明地工作。”这是张朝阳给他的员工,也是给我们提出的职场成功新理念。
张朝阳被人们称为“中国网络英雄”、“IT业曝光率最高的CEO”。1998年以来,他先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被《亚洲周刊》选为封面人物,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25位企业新星”,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
在张朝阳看来,互联网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平台。一件事情做对了可以取得爆炸性的效果,做得不对,白费精力徒劳无功,所以创业者不仅要勤奋地工作,还要非常聪明地工作。
张朝阳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员工,这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张朝阳认为自己择人的第一要义是聪明,“聪明的好人。”张朝阳总是这样回答,接着又解释说,要善良,有品德,又聪明,越是高层的岗位,聪明就越重要。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愚公移山式的执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好员工的标准。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仅有愚公的勤奋执着是远远不够的。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20年后再聚首,让人感慨万千。尽管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但每个人的境况却大不相同,有的成为市一级的领导,有的成为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知名教授,有的成了资产上亿的知名企业家,有的仍在原地踏步,还有的甚至连毕业的时候都不如。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其实,并不是后者不努力,而是他们从来不知道聪明地去工作。他们有干事的思维,却缺少干成事的思维。他们信奉“天才出自勤奋”,却不知道对一个优秀的人而言,勤奋只是基本功,聪明才是关键。
“努力就能成功”、“努力就能得到名利与财富”,很多人都把“努力”、“勤奋”当作座右铭,因而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但这样工作的效率并不高,他们很少有人能够成功或者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论是一个打工者,还是一个老板;无论是蓝领阶层,还是白领阶层,长期以来,都在被一个传统美德所“束缚”,那就是勤奋努力。
可能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勤奋努力有错吗?”
工作勤奋努力当然没有错,但在勤奋努力的基础上,还需要聪明智慧。这个“聪明”并不是耍什么小伎俩,而是一种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很多国内企业、单位里,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员工才是好员工。但是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却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拼命地工作,而是提倡员工聪明地工作,希望员工能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一个理发师收了两个徒弟,出师后,两人都在闹市区开了一家理发店。师兄专门为普通男女做一些大众化发型,每天忙个不停,很快赚了些钱。
而师弟专门为一些爱时髦、有品位的顾客设计了一些独特的发型。一开始,他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并没有被市场接受,经营也不好。师兄嘲笑师弟说:“生活中,普通人比时尚者多一百倍。”
但是过了几年,师弟通过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一个形象设计大师,他赚的钱已多得数不过来。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勤奋工作固然重要,但聪明工作更重要,财富来源于智慧,财富的获得靠的是聪明地工作。
身在职场,我们应时常问问自己:“我是在勤奋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要知道,任何时候,仅有勤奋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聪明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勤奋的确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要想获得成功,最大化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仅仅勤奋是不够的。你还要多思考,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多问为什么,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这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问问自己:“我是在勤奋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
2.为什么说“聪明工作比勤奋努力工作更重要”?请举例予以阐述。
用心工作让你优秀,用脑工作让你卓越
一个员工,仅仅用力、用心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用心、用力工作的同时,一定要用脑工作。做好老板要你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要做一个机器人,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动脑型”员工。
做工作有三个境界,一是用力,二是用心,三是用脑。用力工作的人,只能做到称职;用心工作的人,能达到优秀;只有用脑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卓越。
用力工作,就是努力去做,尽力去做;用心工作,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它体现的是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更是一种境界,凡事用心就不难,用心做事往往能事半功倍;用脑工作,就是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
一个员工仅仅用力、用心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用心、用力工作的同时,还要用脑工作。
过去,大多数工作是一些体力活,只要员工做到用力用心就可以了。而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的熟练工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新形势,用大脑、用智慧去工作的新型员工。
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老板没有多余的精力及金钱去雇用一些没有大脑的人。老板需要的是可以随机应变,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一位企业老总对他的员工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体力,带着你的大脑来工作吧。”这就是说,一个一流员工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样一项工作,有的员工可以十分轻松地完成,而有的员工还没有完成就时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如在生产一线,同一个时段,同一台设备,生产同样的产品,让不同的人来做,产量和质量就是不一样。这除了个人反应能力等先天条件外,关键就在于有的人用大脑在工作,他会去考虑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而有的人仅用双手在工作。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一家建筑公司,在帮助客户装修房子时遇到了一个问题:要把新电线穿过一个10米长,但直径只有2.5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墙壁砖石里的,并且弯了4个弯。
这可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要把电线装好,看来必须打烂墙壁,这样不仅要花费不少钱,房子的主人也很不愿意。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想不出不毁坏墙壁就让电线穿过去的方法。
突然,一个员工想到了一个点子。大家一听,连连称妙,根据这个点子进行操作,果然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角,竟然是两只小白鼠!
他们到商店买来两只小白鼠,一只公一只母,然后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
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逗它“吱吱”地叫。公鼠听到母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救它。公鼠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电线拴在线上,小公鼠就拉着线和电线跑过了整个管道。这样一来,难题就顺利解决了。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为善于用脑而得到了老板的嘉奖。在工作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用大脑工作的员工肯定比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绩效。
上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负责人在谈到优秀员工的工作方式时认为,优秀员工的工作方式是用大脑工作。用脑工作的员工会考虑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
这一道理在下面的故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次,美国百华公司采购了一批新上市的布料。为了招徕顾客,公司把它们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然而却一直无人问津。眼看半年就要过去了,这批布料还积压在货架上,总经理十分苦恼。于是公司花钱在报纸上做了大量广告,并派出大批推销员上门推销,但收效甚微。
公司员工路德华沉思很久,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在新春游园会前夕,他走访了本市社交界最有名的几位贵妇人,向她们推销这种布料,并且声称:“这将是今年游园会上最流行的花色。”
几个贵妇在路德华的推销下买了他的布料,做成了时装。游园会开始的那天,当地社交界最负盛名的几位贵妇都穿着这种花色的时装,聚在一起,在人群中十分抢眼。顿时,成千上万的妇女都把目光聚拢过来,对她们的服装赞叹不已。
这时,挤在人群中的路德华,不失时机地往前来参加游园会的夫人小姐手上递去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尊贵的夫人、小姐,祝你们游园会快乐!十分荣幸地告诉你们,几位贵宾所穿着的新衣料,敝店有售,欢迎惠顾!”下面自然是地址、店名。
路德华巧妙的营销手段,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妇女们对这种布料的青睐。游园会结束后,百华公司的门前,每天都被购买布料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布料严重脱销。
路德华因为头脑灵活,营销有术,得到公司总裁的重视,职位与薪水不断提升,后来成了该公司的总经理。工作努力是好事,但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多动脑、多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出成绩。
完成老板交代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要做一个机器人,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动脑型”员工。
1.你是个用力工作还是用脑工作的人?想一想,用脑工作的人为什么比用力工作的人更容易成功?
2.看了文中的两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做充满激情的勇者,更要做讲究方法的智者
一流的员工,必是重视找方法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难这样的字眼,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得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方法、找对方法,必定有所突破。
1935年9月12日,由毛主席率领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刚刚走出人迹罕至的草地沼泽,体力还没完全恢复,又被前头一道天险挡住了去路。这就是史书中常提到的着名天险腊子口。
甘肃国民党守军以腊子口作为防守重点,在沿线设立了多道防线。是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部队,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三面合围的危险。
1935年9月16日,毛泽东与聂荣臻等人商量后,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夺取腊子口,打开通往甘南、继续北上的通道。
当天下午,红四团进至腊子口,先头第一营一口气发动了数次进攻,但均未奏效。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全团营、连干部到腊子口前观察,看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破关之策。腊子口实在太险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爬上守军没有设防的两侧悬崖,居高临下,前后夹击。但悬崖高七八十米,几乎呈80°~90°的仰角,既陡又直,让人眼晕,常人难以攀登。
杨成武召集全体官兵献计献策,一起思忖攻破腊子口的办法。就在众人无计可施时,坐在角落的一位外号“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说只要找到一根长竿,竿头绑一个结实的钩子,他就能爬上悬崖。
黄昏时分,团长亲自率领迂回部队把“云贵川”护送过腊子河,悄悄地向腊子口侧面的绝壁处移动。“云贵川”赤着双脚,腰间缠满了战士们用绑腿带拧成的长绳,手握长竿,迅速到达绝壁下。只见他仰头朝上看了看,把长竿向上一伸,铁钩便紧紧地钩住树根,身子灵巧地攀爬上去,轻盈得像猿猴一样。越往上,“云贵川”的身影就越小。不一会儿,只见一条长长的绳子划着美丽的弧线从天而降,“云贵川”成功了。铆足了劲的红军战士们顺着“云贵川”放下的长绳一个一个迅速地爬了上去。
敌人在绝壁处根本没有设防,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红军会从似刀劈的悬崖边爬上来。红四团迂回部队的行动取得了成功。国民党守军猝然受到来自背后的致命一击,夺路而逃。一般人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腊子口,面对敌人的重兵把守,都会认为真的“没办法”了。但是,威武的红四团群策群力,还是想出了办法,上演了一幕“腊子口上降神兵”,创造了在一般人看来“绝对不可能”的人间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