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全文阅读 > 第12章 诚信:诚信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职业素养(1)

第12章 诚信:诚信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职业素养(1)


  诚实是衡量人品的一把尺子

  “诚”字的含义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诚实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美德。诚实比人的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讲一个“诚”字。

  “诚”字的含义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诚实是做人之本,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品格,也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美德。

  在微软六大价值观念中,其中一条就是诚实。比尔·盖茨说过:“我们所有的员工,上至经理、下至职员,都必须绝对诚实。因为唯有诚实,才不会做出伤害公司的事情。”

  一家大型公司的资深人事主管在谈到员工录用与晋升方面的尺度时说:“我们公司很注重应征者的人品。如果这个人不诚实,不管他多有才华,多有工作经验,多么优秀,我们都不会雇用他。相信很多公司也跟我们一样,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并且以此作为晋升任用的标准。”

  在一些跨国公司的价值观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实。一些公司特别不能容忍欺骗,他们一旦发现员工有存心欺骗公司的不诚实行为,就会亳不留情地将其扫地出门,并且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一家着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诚实与正直,撒谎和作假是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在这家公司,诚实的人会受到雇用,那些欺骗公司哪怕只是一分钱的人,都会被解雇。

  多年前,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一个分公司,曾发生过一名业务员因弄虚作假而被开除的事情。一名业务水平很高、月收入近万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出差回来时,把真发票弄丢了,没法报账,于是,他在外面买了一张假发票,不过,他在假发票上多开了200元,想把买假发票的钱也一并报销。那张假发票把会计骗过去了,在公司顺利地报了账。

  后来,财务人员发现,不仅发票是假的,金额也不对,于是便把这件事通报到那名员工的上级经理以及公司的人力资源部。

  在上司面前,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公司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毕竟只是200元的“小问题”,开假发票也是事出有因,比起他为公司创造的业绩来说,算不上什么。他表示以后要更加努力,用最好的业绩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最后,这名员工还是被开除了。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少了他公司的业务或许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公司无法容忍员工撒谎和作假,而且,绝对没有这种迁就——只要员工在道德品质上出了问题,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无法得到别人的信任了。在这家公司看来,只要宽恕违规员工一次,他就会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所以只要是犯下撒谎或作假等道德方面的过错,就立即解雇。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样未免小题大做了。其实,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老板,都无法容忍不诚实的员工。

  诚实是衡量人品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无论古今中外,适用于所有的人。如果你不诚实,他人自然不会对你产生信任,反而多了几分戒心。试想,有哪一个老板愿意自己的部属不诚实呢?

  不诚实的员工,老板可能因一时之需仰仗你的才能,一旦失去利用价值,纵然你才华横溢,也会逐你出门。因为不诚实的人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老板岂敢重用。

  诚实是一种美德,诚实比人的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讲一个“诚”字。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关于他的成功之道,已有许多记载。但其实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一个:诚实守信。李嘉诚的事业是从生产塑胶花起步的,而他的塑胶花事业之所以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就得益于他诚实守信的正直人品。

  当初,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李嘉诚很想得到这笔生意。但是,对方有一个条件,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厂家作担保,以此来确信李嘉诚的供货能力。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只好硬着头皮,上门求人为自己担保,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看来生意要泡汤了,他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外商被李嘉诚的诚实打动了,说:“说实话,我本来不想做这笔生意了,但是你的坦白让我很欣慰,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的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我愿意和你签约,你不必找其他厂商作保了。”

  这应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不料,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您这么信任我,我非常感激。可是,因为资金有限,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很遗憾,我还是不能与您签约。”

  李嘉诚的坦言相告让外商大受感动。外商当场做出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要与这位有如此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

  最后,外商预付货款,为李嘉诚扩大生产提供资金,帮助李嘉诚做成了这笔买卖。

  与其说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不如说这是一次人格上的胜利。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李嘉诚说:“我做生意,一直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不投机取巧,以诚待人。在对客户做出承诺之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履行对客户的承诺,以取得客户的信任。”李嘉诚就是以他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和高超的经商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成功的。

  日本大企业家小池曾说过:做人和做生意一样,第一要诀就是诚实。诚实就像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那么树木也就没有生命了。小池自身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小池出身贫寒,20岁时在一家机器公司当推销员。有一个时期,他推销机器非常顺利,半个月内就同33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现在所卖的这种机器比别家公司生产的同样性能的机器贵一些。他想:如果客户知道了,一定以为我在欺骗他们,会对自己的信用产生怀疑。于是深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带着合约书和订单,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逐一拜访客户,如实向客户说明情况,并请客户重新考虑选择。

  这种诚实的做法使每个客户都很受感动。结果,33人中没有一个解除合约,反而成了更加忠实的客户。只有诚实才能取信于人,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一切可能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树立的是诚实的形象,那你就能取胜于人,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诚实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越是在充满奸诈险恶的公司里,这股清新之风越显得珍贵。诚实的员工更容易受到老板的信任和重用。职场上没有比诚实更可贵的东西。诚实是你的优势和财富,它对你的价值又何止百万。

  一个诚实的人,他的自我是纯真的、稳定的、健康的,体现出一种理想的道德力量,为他人所信赖。诚实很重要,就和做正确的事一样。诚实能使人了解你、接纳你、帮助你、支持你,使你的事业获得成功,使你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1.李嘉诚为什么会成功?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为什么企业将不诚实的员工扫地出门?你身边有没有不诚实的人?这些人的境况如何?

  诚信是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职业素养

  诚信永远是一个人生活和事业的通行证,它代表了一种忠诚和正直的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成功品质。将诚信当作自己工作和处世准绳的人,才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众多良好的发展机遇。

  诚信是什么?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中国人自古就强调诚信。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立世。

  从古到今,大至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诚信都是立身之本。失去诚信,一切都无从谈起。

  诚信是人们在交往中能够履行约定而取得的信任。它是衡量一个人人格、品质的标尺。一个人信用度如何,影响到他在交际中的地位、形象和威望。一般说来,对惜守信用的人,人们会格外推崇、依赖和亲近;而对不守信用的人,则轻蔑、贬斥和远离。

  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诚信对一个员工的重要性:李开复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这个人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李开复录用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别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李开复就再也不肯录用他了。

  李开复最后说:“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不会录用他,这种人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果雇用这种不讲信用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诚信是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员工的立身之本。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发展,也很难有所作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先从诚实守信做起。

  人无信不立,假如你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IT业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为北大方正总裁黄斌:1993年,黄斌在中关村与人合租了一个小门面攒电脑,那时他们的资金只有3000元,在这种环境下,他也算做起了自己的IT业。

  谁也没想到,他的第一笔生意居然是一个20万元的订单——一个东北人来北京攒机子,听到黄斌的报价,发现价格比同类产品低得多,遂马上签了20万元的合同单,满意地离开了。谁知签完单子,黄斌才发现自己把价格报错了。这意味着,假如他继续做这笔买卖,将赔进去1万多元钱。要知道,他的家底只有3000元。

  这时候,他很犹豫,因为放在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是守信誉,做一个诚信的人,继续把生意做完,就算赔掉了脑袋也要做;第二条是和对方讲明原因,请他把差价补上;第三条是把这笔单子推出去,就说做不了。

  经过几天的思考,他再三权衡,最后决定走第一条路。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个东北人得知实情后非常感动,接着就把100万元的单子按市场报价给了他。而此时,中关村电脑配件价格和小孩子的脸一样变得很快,已经集体下调。可想而知,黄斌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什么。岂止是几十万!他正是用这笔资金打开了市场,最终成了IT业的精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