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全文阅读 > 第10章 忠诚:忠诚是每个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1)

第10章 忠诚:忠诚是每个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1)


  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和组织要忠诚

  老板在衡量一个员工是否可用时,都会将忠诚放在所有素质的首位。他们知道,只有忠诚的员工,才会使公司的效益大幅度提高,才能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让公司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忠诚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每个人都忠诚于自己的组织,这个组织才会强大,才会牢不可破。士兵忠于自己的军队,军队才会战无不胜;员工忠于自己的企业,企业才会兴盛不衰。

  在一项对世界知名企业管理者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员工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忠诚”。

  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同时,忠诚于自己企业和领导的员工,才有权利享受企业给自身带来的利益。

  忠诚是一种人格特质,它能给人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让人更加懂得自重,它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精神力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倡导忠诚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企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够形成巨大的整合力。现代企业,无论是发展还是变革,都离不开忠诚的员工。忠诚不仅能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还能够让团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忠诚都是最终制胜的精神力量。

  世界上很多顶级的CEO都把忠诚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把忠诚作为员工对企业的一种精神理念,用来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

  朗讯CEO帕特里夏·鲁索曾说过:“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或许只有忠诚才具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其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一个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批忠于企业的员工。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因为忠诚,他们才能急企业所急、忧企业所忧;因为忠诚,他们才敢于承担一切。

  忠诚是一种死心塌地的归属感,一个忠诚的人不仅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企业,而且他认为自己必须为企业做些什么。

  着名管理大师艾柯卡,受命于福特公司面临重重危机之时,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福特公司走出危机。但是,福特公司董事长小福特却对艾柯卡进行排挤,这使艾柯卡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此时,艾柯卡却说:“只要在这里一天,我就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我就应该为我的企业尽心竭力地工作。”尽管后来艾柯卡离开了福特汽车公司,但他仍然很欣慰自己为福特公司所做的一切。

  “无论我为哪一家公司服务,忠诚都是一大准则。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和员工,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艾柯卡说。正因为如此,艾柯卡不仅以他的管理能力折服了其他人,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别人。

  无论一个人在企业中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对企业的忠诚都应该是一样的。一个成功学家说过:“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是成功的。”作为一名员工,你的忠诚对于自己而言,就是成功的通行证。

  忠诚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也值得对他委以重任。忠诚,不仅会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使一个人获得了弥足珍贵的美德。在任何时候,美德都是不会贬值的。

  忠诚是企业的需要,是老板的需要,更是你自己的需要,因为一个人要靠忠诚立足于社会。你自己才是忠诚的最大受益人,忠诚的人比不忠诚的人将收获更多。具体来说,员工忠诚于公司,将得到以下回报:

  (1)获得公司、老板、上司、同事对你的忠诚。

  (2)让你的才华有一个施展的天地,忠诚的人从来不会怀才不遇。

  (3)让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至于像不忠诚的人那样总是漂泊。

  (4)让你受到老板的重视,有机会成为老板重点培养的对象,从而获得晋升。

  (5)让你分享公司的荣誉,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份荣誉带来的快乐,而不忠诚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体会到它。

  此外,还让你的能力、品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让你的个人品牌更具价值,让你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不求回报的忠诚,更能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1.你对企业有足够的忠诚度吗?你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忠诚最大的受益者”的观点吗?结合本文谈谈感受。

  2.管理大师艾柯卡为什么在遭遇老板排挤的情况下依然忠于自己所在的企业?如果是你,你做得到吗?

  要有能力,更要有忠诚度

  作为员工,与公司、老板实现共赢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彼此忠诚。既有能力又忠诚,你才有被利用的价值,才能为你与企业创造共赢打下牢固的基础。忠诚与能力并重才能获得双赢的结局。

  对一个员工来说,忠诚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忠诚胜于能力”并不否定能力,它是建立在能力也很突出的基础之上的。

  从人的一生来看,忠诚是胜于能力的,要成就卓越的未来,除了提升能力之外,还需要修炼忠诚。

  有一个公式:忠诚+能力=卓越未来。

  一般人心目中的公式是:能力=未来。

  两个公式的区别是很明显的。通过能力的确能够获取未来生存的条件,但不是卓越的未来。社会上90%的人是有能力的,但如果忠诚不突出,或者没有展示出自己的忠诚,这些人能够获取基本的生存条件,少数人也能够获取比较好的生存条件,但要获得较大的成功可能性却很小。

  卓越的人生有两个轮子: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忠诚,两个轮子共同支撑起卓越的未来。当能力不相上下的时候,忠诚上面胜一分一毫都可能定成败。一个员工除了要在自己的专业能力上下苦功夫外,最重要的还是对公司的忠诚度。试想,一个有能力但是忠诚度不够的人,又有谁会重用呢?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曾对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高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既有能力又有忠诚度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他们一致认为,宁可要一个对企业足够忠诚、哪怕能力差一点儿的员工,也不愿意要一个能力非凡但却朝三暮四的员工。

  对于企业来说,其发展和壮大都是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和实现的。其实,联系目前的职场现状,很容易理解领导们选择“忠诚度”的苦衷:有能力的人才易得,既有能力又有忠诚度的人才难求!

  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学历的人才太多了,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太多了,但有才华有能力又忠诚的人却不多。在中国企业界,尤其是民营企业界,老板有一块由来已久的“心病”,那就是对“能人”想用又不敢用。“能人”是一把双刃剑,忠诚的能为老板创造巨额财富,不忠诚的则给老板、企业以沉重打击。

  新太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黄永东曾说过:“能力是第二位的,我们宁愿用一个品德过硬、对企业忠诚、有职业操守而能力略低的人才,而不愿冒风险用一个专业才能很高但品德有问题的人,因为能力可以通过我们的培训体系培养,但德的方面往往本性难移,企业难以改变。”

  很多企业宁愿用一个十分忠诚七分能力的人,也不愿意用一个七分忠诚十分能力的人。任何一个老板都希望他的员工是忠诚的,在卢志丹《作为决定地位》一书里,有一个“人人喊打的‘海归’双博士”案例,就很容易说明这个问题:有这样一位“海归”先生,先在牛津大学修完了法律课程,后来又在哈佛大学修完了工商管理课程,他无疑是一位拥有双博士学位、才华横溢的人才。像这样的“能人”,在国内的职场上应该有着广阔的天地。但是,他目前正处于失业状态,并且每天都为找工作的事发愁。

  为什么呢?因为他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现在几乎没有企业愿意用他了。他之所以臭名昭着,是因为缺乏最起码的职业忠诚,反复无常,一次又一次地背叛雇主。

  2000年,他学成归来,踌躇满志,先在北京中关村一家世界知名的计算机公司担任海外部市场总监。但是,工作不到半年,他就被重利所迷惑,向该公司的日本竞争对手出卖了公司市场开发机密。

  这位“海归”双学位博士先生将出卖机密的款项揣入自己的腰包后,便拍屁股南下广州,跳槽到一家制药企业,担任策划总监。3个月不到,他听说同样位于广州的另一家制药企业待遇更高,便以自己掌握有重要的新药开发资料为诱饵,让那家公司聘用他。新雇主看中的是他手中的新药开发资料,而不是他这个毫无忠诚信义可言的“双博士”。当资料弄到手后,新雇主找了个借口,毫不犹豫地将他“踹”出了门。

  好在此时他“不忠”的臭名还没有远扬,凭着他“海归”、“双博士”的身份,很快又被一家电信公司高薪聘用,让他做总裁。但是,工作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位“能人”旧病复发,再一次背叛了老板:他把这家公司的骨干人马拉出来,另立门户,自己做起老板来。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他的企业没有“扑腾”几下,就“沉没”了,以前几次通过“背叛”而渔来的钱财也都赔了个精光。他又不得不拎着那两张镀金的博士文凭投靠别人打工去了。

  这位“海归”先生,从2000年到2005年,除开自己当老板那一小段时间,一共到过19家企业,也先后背叛或出卖了19家企业。

  这位“海归”先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再加上他每到一家企业总是担任高层主管,所以他的每次背叛或出卖都会给原雇主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他因此而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所以到2006年时就臭名昭着了,成了一只可悲的“过街老鼠”。

  这位“海归”先生当初背叛和出卖原雇主的时候,大都是为了一时之利,但到头来,受损最大的还是自己。因为背上了“不忠诚”的耻辱标签,他被多个行业的知名企业列入绝不聘用的“黑名单”。如今,他空有两张博士文凭,竟然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在这个任何人都愈来愈无法脱离组织和团队的社会里,一个丧失了忠诚美德的人,不仅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丧失了机会,更丧失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使那些从他身上获取了好处的人,也会鄙视他,对他敬而远之,最终抛弃他。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和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缺乏忠诚,他的其他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自然谈不上能有所作为了。

  在企业里,忠诚和能力孰胜一筹呢?能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可是对于老板来说,有能力的员工不止一个,他们更看重员工的忠诚。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很受启发: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已经很老迈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为了使自己的家族和企业有一个放心的托付,他决定从两个儿子当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大儿子叫能力,二儿子叫忠诚。有一天,他们被叫到父亲床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已经老了,上帝在召唤我,可是为了家族和事业,我不得不停留。我将从你们两个之中选择一个人接替我。从今天起你们每人负责一个子公司,效益突出者就是我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