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全文阅读 > 第9章 责任:恪守责任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素养(4)

第9章 责任:恪守责任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素养(4)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真正能做到“在其位,谋其事”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有些人在其位不谋其事:单位给他们的职务和待遇都到位了,但他们的工作却始终做不到位。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把工作做到位。某企业老板给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发送了一封电子邀请函,连发几次都被退回。经理问秘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秘书说大概是邮箱满了。可四天过去了,仍然没有收到电子邀请函,经理再问,秘书的回答仍然是邮箱满了。公司因此失去了与该企业筹备已久的合作项目。经理盛怒之下,辞退了秘书。试想,不知这四天之内该有多少邮件遭到了被退回的厄运?而这众多被退回的邮件当中谁敢说没有重要的内容?如果那位秘书能考虑这一点,恐怕就不会让邮箱一直满着。作为秘书,每日查看、清理邮箱,是最起码的职责,而这位秘书显然责任心不够,没有把工作做到位。某公司一个做市场策划的员工,在给公司设计印刷品时出现了文稿排版错误,公司决定对他进行处罚,他一再申诉说是技术人员提供的文字稿,技术人员要对文字稿负责。上级问他作为与广告公司的稿件最终确认人,他应该负哪些责任呢?他就答不上话了,但他最后依然坚持,这个稿子设计好后让技术中心把关过,也给总经理审批过,必须对他们一并处理,而且他们至少应该负担80%的责任。

  最终,这名员工还是受到了处罚,并且在公司一直不得志。有一位着名的跨国公司总裁曾告诫自己的员工:“要么把工作做好,要么走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需要尽职尽责。不论对哪一级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其位,谋其事”、“在岗一日,负责一天”,不要懈怠自己的工作与职责。

  留心观察那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在其位,心谋其事”,认认真真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位,所以,他们往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总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梦想的机会。

  每个员工都要清楚,只有忠实地对待工作,对待公司,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巩固现有的位置。因为在老板眼中,永远不会有可有可无的位置。

  公司里每个位置都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哪位员工在其位不能谋其事,那么其所在位置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而当一个位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时,就会直接削弱整个企业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把公司看作一个构造严密的整体,其中每一个位置都是整体的构成元素,那么,任何元素的运作出现问题,都会波及整个组织,甚至会颠覆整个大厦!

  由此可见,老板喜欢在其位谋其事的员工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能把工作做好,把岗位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曾经有一个员工问“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你为什么能够在GE担任那么长时间的CEO?”

  韦尔奇神秘地笑了笑,答道:“我会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并尽全力将它做好。

  我们既然在一定的位置上,就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就要在自己的位置上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做一般,“在其位,谋其事”,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把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下去。

  1.想一想,一个员工如果在其位不能谋其事、尽其责,那将会给单位带来什么?

  2.你打算如何在工作中履行“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

  企业兴亡,员工有责

  每个人都是企业里的一分子,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因此,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论你的职位是高还是低。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这八个字留下重要的位置:企业兴亡,我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大思想家、大学问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如果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用到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应该是:“企业兴亡,员工有责。”每个人对企业的发展都会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事关企业的兴衰,我们员工都责无旁贷。

  一个企业,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企业兴亡,员工有责”,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搏杀中立于不败之地。微软之所以能称霸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只靠一个天才的比尔·盖茨外加一个史蒂夫·鲍尔默;微软的成功与每一位职员都以“让人人用上最优秀的软件”为己任,并且深信只有微软才能肩负起这个崇高的使命是分不开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懂得,只有人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到责任,微软才能不断向世人推出一流的软件。

  我们平常总说“企业兴亡,员工有责”,但却也只是说说而已。感觉那都是管理者的事,与我们这些员工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这样的意识:企业就是我的船,企业的兴亡有我一份责任。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家庭,都是这样。有了这样的意识,你就一定会有这样一份责任。

  只有我们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做到处处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企业才会反过来给我们员工更多物质上乃至精神上的回报。

  企业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有“企业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精神。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只由规定的人员来做,一旦发生变故,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责任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年底,马丁所在的公司刚开发出一种新产品,还没大规模生产就被竞争对手抢先推出的一种与之十分相似的新产品占领了市场,而且其价格比自己公司的成本还要低。正所谓屋漏又遭连夜雨,过去的一个大客户因金融危机的影响突然宣布破产,它欠公司的大笔债务也因此而泡汤。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原材料供应商也要求用现金交易,否则不发货,这让原本就资金紧缺的公司雪上加霜。

  所有烦琐的事都碰到了一起,使公司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许多员工看到公司处于这种窘境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员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正准备跳槽,搞得大伙人心惶惶,做事都没有心思了。

  看到公司这种混乱状态,马丁十分痛心,几天来,他一直在想,怎样做才能帮助公司渡过这一难关。目前自己能做到的只有把公司的产品重新创新一下才有可能挽救公司的命运,如何才能做到呢?他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妻子玛丽的导师,一位很有名气的教授,是专门搞产品研发的,何不请他来指导呢。于是,他跟产品研发部经理一起找到那位老教授,通过一番磋商,老教授答应和他们一起合作开发一种更加物美价廉的新产品。

  趁着新产品还没有问世,专门负责售后服务的马丁把所有售后服务人员都组织起来,主动到老客户那里进行产品维修和维护工作,这样做也是为了增进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感情,为以后的新产品上市打好基础。

  几个月后,合作开发的新产品成功上市了,这种新产品很受市场青睐,那些老客户们都愿意和公司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又有许多新客户的加盟,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马丁因为对公司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在公司面临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被提升为公司的营销总监。经常听到有人说:“企业垮了那是领导的事,与我无关,大不了换个地方。”这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感的员工。

  土光敏夫在担任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社长时对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土光敏夫这样做有什么深刻意义吗?

  土光敏夫认为:能够因为事业自身价值聚集在一起的人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当企业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那些因为工资才来的人,只是看重企业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是企业本身对他们有吸引力,如果有一天企业出现困难,他们肯定会拍屁股走人,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企业已经不能再给予他们了。他们自然会重新选择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满足的企业。

  员工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而要有主人翁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树立企业兴衰与己有关、企业发展我发展的思想。要看到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运用于工作当中取得一定实效。

  “企业兴亡,员工有责。”掌握企业命运的,不仅仅是董事长,不仅仅是董事会成员,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一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企业兴亡,员工有责”,这样的企业想不成功都难。因此,只要是有益于企业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去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努力一点点,多一点责任,企业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1.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企业兴亡,员工有责”这句话的?

  2.马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如果企业遭遇危机,你也会像马丁那样去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