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异世大陆 > 异界寻仙途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四章 竹溪村

第1卷 第十四章 竹溪村


  竹溪村位于南北走向的清泉山脚下,山脚往正北方面二十余里地便是竹溪村。竹溪村再往北十几里有条自西向东流,宽约两三千米的大河叫信江。

  竹溪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村里主要有张姓和邹姓两大家族的人。两家居住在一起好几代,经过繁衍生息,今有二三百户人家。算得上是方圆百十里地最大的一个村庄。

  竹溪村能成为附近最大的村落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当年张姓祈祖公在信江下游一个叫青石镇的地方经商,打拼好些年后,赚了不少银两。身家颇丰的祈祖公有年冬季收到远在三江郡的家里来信,说是老娘病了,速回。收拾好行李的祈祖公于是带上一家老小,便急急赶回去。

  坐着马车,一路沿着信江往西,赶去家里。路过邹家村,那时候还不叫竹溪村,遇到意外了。冬季寒冷,清泉山脉里的野兽由于饥饿下山侵犯村庄,找寻粮食。路过的祈祖公,不小心也被狼群围住,只能暂时躲进村里。邹姓族人危难之际没有驱赶张家祈祖公一行人,将其好好安顿。事后祈祖公留下点银两告知邹姓族长来日定当再次登门厚谢,便早早离去。当时祈祖公一担心老家老母情况,二担心留下时间太久怕被人起歹心,毕竟这次回去带有自己这些年的辛苦赚来的不少银两。

  一路奔波,回到三江郡后没几天,老母便辞世。悲痛欲绝的祈祖公只能按照风俗将老母下葬,在家戴孝。

  因为祈祖公这一脉不是张姓的嫡系一支,属于旁系,所以三江郡里赫赫有名的张姓大家族里,祈祖公不是很受重视。多数像他们境况的只能帮家族打理一些生意,做做帮衬。

  可能是因为早些年在郡里帮家族打理生意的时候有过错,被家族责怪。所以本是旁支不受重视的祈祖公更加被排挤,年少气盛的祈祖公不甘心一辈子一事无成,便决定离开家族在外独自闯荡。当时因为要离开,在张家也闹出点风波,差点连祈祖公一家的其它四兄弟受到牵连。

  打定主意的祈祖公最后算是被逐出家门,其实祈祖公的父亲为了他花了不少心思,毕竟是最小的儿子也是媳妇最疼的儿子。只是可能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或者为了祈祖公的其它兄弟能继续在家族效力,最后只能让祈祖公净身出户。

  兜兜转转的祈祖公最后在青石镇落下了脚,带着老母偷偷给他的一些盘缠,不至于流落街头,从小小生意开始一步一步随着时间流逝在青石镇创下不小家业。

  这次回三江郡,忙完老母的后事后,祈祖公本想在外忙碌这么多年,自己有儿有女,想着花些钱打通关系,好让自己重新认祖归宗,也让自己子女上族谱。可是银子花出去不少,族中始终没有消息。

  要说这事它负责也不复杂,只要是族里几位族老在族长面前说道说道,便八成没问题。可不知道族里的族长一个小儿子从哪里得知祈祖公在外这么些年赚了不少钱,便想尽办法打听他的消息,还不停的让人阻拦,好从祈祖公手中骗钱更多银两。

  眼看大半年过去了,银子花去大半,按说该有的消息早该有了。族里迟迟还是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老祖和其父,兄弟几个商量,觉得这事越拖越不是事,只觉得族里或许有人会顺着路找到青石镇,将自己好些年打下来的家业一并收到族里。所以最后老祖只能在夏季丰水期来临前。租船沿江东去,尽早赶回青石镇。

  沿江而下的老祖因为没给老母守孝三年,内心一直纠结内疚。愁容满面的老祖想着这次离开再回的可能性已不大,他对那个高门耸立,透着陈腐的偌大家族伤透了心。心想着既然家族不再收录自己,总有一天自己便在外组建自己的门户算了。

  心事重重的祈祖公一边快马加鞭的赶路,一边计划着自己的事情。直到路过‘邹家村’附近的时候,才回过神来,停下船来驻足。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上岸再次拜访邹家族长,当面感谢之外还再次赠送不少银两以表谢意。无法推迟的邹氏只能收起,但是强留住本打算急急忙忙想继续赶路的张氏老祖一行人,让其好好休息几天再走。实在推不了的老祖只能让身边亲信先走一步,自己和家眷护卫留下来待上一两天再做打算。一行人也确实累得够呛,满脸倦容、、、

  闲下来的老祖看着远处的清泉山,郁郁葱葱。朦胧的远山,像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忽然觉得眼前的‘邹家村’也算的是一块宝地。可是精明事故的老祖没有动声色,几天后便在邹家人的再三挽留中一行人离开重新上路了。只是最后和邹家族长临走言语几句,说是如果碰到困境可到青石镇寻他。

  后来几年,或因为洪灾或因为兽害,邹氏派了些人到青石镇找到祈祖公帮忙。每次有困难,老祖都不推迟,出人又出力,银两也花去不少。一来二去老祖的大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和邹氏的独女后来好上了,这下两家就走的更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祈祖公去世前,张家已在邹家村牢牢站住了脚跟。老祖对于竹溪村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

  他从北边的信江,组织人花了好些年修了一条沟渠直达竹溪村。将原本的‘邹家村’外围全部挖开挖深,修了一圈像是护城河般的沟渠,将江水引入后灌满。信江枯水期,将和它连接处的闸门关死,留住水灌溉村外的良田。信江丰水期,若是沟渠水位不高,放些水进来,好让江水不要给不算高的堤坝太多压力,省的被冲垮。

  后来又为了彻底防止南边清泉山的冬季野兽侵袭村庄,又从山脚一处地方移植大片竹子栽种在村庄靠近沟渠的地方。

  这样一来,若不是碰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和兽灾,村里基本能说没什么大的外来灾害了。

  苦心经营几年后,老祖在村里也修建了宗祠,开了自己的一脉的家谱,后来更是在村后的后山,也就是清泉山脚,从镇里请了一位大师给自己张氏一脉选定一块据说风水很好的祖坟山地。

  祈祖公在世时立下家规,有几条比较重要的是:一、张氏、邹氏两家不得互相排挤相杀,若有矛盾交由两家族里长老协商再决定,遇到外敌需共同抗敌。二、张氏族长一职由长房长孙担任,若有变故交由族里长老决议再做选择。三、青石镇产业属于族里公产,每年收益需拉回一部分交给银库、、、

  张氏和邹氏两家在祈祖公去死后一直相安无事,两家和睦共处好多年,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老祖立下的家规发挥了很大作用。两族互相通婚,到了张三来到竹溪村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交融在一起,而原本的‘邹家村’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形象的改口叫做了‘竹溪村’。

  张三原名不叫张三,他的名字是族里现在的族长给起的。早些年陪着少主走南闯北,在外做生意。有次为救其性命被土匪一箭射穿了右臂,落下了残疾。本有一些武艺的张三因少主念其救命之恩回到青石镇后便没有再叫他做事,让他最后回到竹溪村族地修养,做做轻快些的零散事。按说张三本没有这个资格享受这待遇,只是后来少主在上一代老族长去世后接任张氏族长一位后,便再没有了什么闲言碎语。

  张三受伤,没有混吃等死,伤好些后便加入的村里张家的狩猎队。虽然右手使不上全力,每到阴雨天还难受的要死,可是因为本身有些功夫底子,所以在跟着几次进山狩猎后,狩猎队也接受了他的存在。以后的每个月狩猎,张三一定会参加。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三的捕猎本事越来越好。慢慢的,张家的狩猎队越来越离不开他。因为张三是队里最勤快的,他的陷阱是队里做的最好的。还有他的谨慎也让狩猎队好多次避开了致命的风险。

  张三闲暇时在村里南边靠近沟渠的地方盖了间茅草房,从张家帮了出来。做为一个外地人虽然被主家不嫌弃还给赐了姓,但是总不能老是麻烦他们。特别是加入狩猎队后,张三便一门心思的扑在上面,总想着给这个对自己的好的主家做些贡献,哪怕看起来微不足道。

  张三是小的时候,一年遇到大洪水。全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路乞讨到青石镇。差点饿死的张三最后被家里以三两银子卖给了青石镇的张家。打记事起,张三便跟着张紫山,也就是现在的族长做随从。好在张紫山从小家教甚严,虽有一些少爷脾气,可也没怎么折腾张三的不是。

  张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知道张家人对他不错,也就死了心的为其卖命。

  在狩猎队找到自己位置的张三总算松口气,为自己还有点价值暗暗高兴。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来到竹溪村后的生活并不会是自己想象的那么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