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感情亲密造成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结果就是,很多和兄妹两人有关的小秘密母亲或许不知道,但是兄妹之间一定会知道。例如陈夏来初潮,第一个知道的的是陈冬而不是母亲刘慧,后来在陈夏主动询问时,姐姐们和干妈简娘都知道了。
母亲刘慧却后知后觉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变化。女孩子初潮之后的头一两年之内,生理期都是不规律的,就像陈夏,从去年八月中旬到现在,八个月长的时间里总共才来了三次,加上第一次也不过是四次,所以对于某些“消耗品”用量就不大而且也不规律,只要她不主动说,母亲就不会知道——因为没想到所以平时就没特别留意。
陈夏有了可以照顾自己的人,就更不愿意把这个“麻烦事”告诉父母,不愿意让本就很忙的父母再分心为自己操心,认为这事没啥大不了的,自己能行——这也算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的隔阂和代沟的一种表现形式——她也确实处理得不错。
忙忙碌碌的母亲刘慧以及更加忙的父亲陈华,也就无法从平时的生活起居中看出异常来。这也是因为两兄妹一向很让父母省心放心,加上老梁家平时照应着也很周全,才会让陈华和刘慧在心理上出现了“灯下黑”的忽略。
估计要等到这次去省城治病期间亲眼见到后才会清楚这件事,在那边需要停留一个多月时间,这么久下来,算算日子陈夏的“好朋友”有很大概率会来一次的。
梁家姐妹是很好的榜样,她们如何妥善度过生理期的经历一直被从不见外的兄妹两个看在眼里,所以两人远比父母以为的懂得要多,有足够的见识可以帮陈夏解决问题处理类似的事情。她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在有意无意中也曾经详细了解过相关的常识。
在同龄人当中陈夏的初潮来的算是晚的,她有足够的时间探寻答案,也有稳妥的人选帮她解答疑难。这个人选不是原本最适合的母亲刘慧——性格严谨不太擅于和子女们交流的刘慧对自家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不那么温柔,陈冬兄妹一直都有点怕她——而是无底线宠溺着兄妹二人的干妈简娘。梁家的几个姐姐,主要是大姐梁薇也可以帮上忙。
此外还有和兄妹二人关系都很好,和陈夏几乎无话不谈的夏红梅,可以作为深入探讨交流这方面心得体会的伙伴。所以陈夏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发育是咋回事,对于身体的变化陈夏没有惊慌和不知所措,只有淡定和从容,以及自我感觉成长以后的欣喜。
何况她还有哥哥可以依靠,即使并不需要,但是来自哥哥的安慰和照顾让她还是很高兴。
......
陈夏在家的时候,她心情好的话就去耳房和来家里玩的大家一起,能经常来家里找哥哥玩的人无非也就是夏红梅牛鑫和林大伟,其中她和夏红梅关系最好。尽管前年开始她突然不喜欢夏红梅在“传统”游戏里继续当她的嫂子+妈妈了,但是相比其他同学,她还是和夏红梅最要好。在属于她的私密空间里,夏红梅是少数能被她邀请进入其中的人之一。
似乎所有女生长大以后都变得让男生难以理解,让男生捉摸不透她们的心思,即使是哥哥也做不到。
不过这样子也更合朋友们的心意,平时同学朋友来家里找陈冬或者陈夏时,一般也都不会到前屋客厅。毕竟在陈冬父母面前会更不自在,心里有压力。现在干脆去耳房不进主宅,那就比较放得开。
陈华成为分场一把手之后,陈家客厅的“会客”功能日益“正规化”,成了分场那些干部们在私人时间里到领导家里人情往来+工作汇报的半个办公场所,母亲似乎对那些来打扰的客人并不反感,总是以礼相待,不像对自己孩子那么严厉。
所以陈冬兄妹在暗中不满之余,平时就更不愿意进去属于父母长辈们的“地盘”。
今天即使父母不在家,陈冬和朋友们也没有去主房客厅。习惯成自然。他们依然选在耳房里聚会。
……
陈冬家在这一栋联排房是把东山的头一家,外侧空地比较大。陈冬家的耳房虽然也是沿着山墙搭建,和联排房同向延伸出去的一部分,但是和别人家低矮又狭窄的真正耳房相比,陈冬家加盖的耳房虽然也叫做耳房,但是实际上也就比联排房主宅的横向长度稍窄一点,其余规格无论是房顶高度坡度,还是房屋主体纵深宽度都和主宅联排房完全一样,基本上可以当成联排房延伸出来的扩展建筑,都是按照住宅的规格建的,比如外墙都是可以冬季防寒的五零墙。
在这个实际上就是主宅的一个附属组成部分的所谓“耳房”里面,房间只有一大一小两间,权当是一个大客厅和一个多余的卧室,主要考虑到为可能留宿的外来者使用,两个房间都有火炕有家具,那个大房间还在和主宅的外屋厨房之间开了一道门,不用出房子就可以在主宅和“耳房”之间方便往来。
只不过耳房整个面积只有主房的一半,家具也是以前淘汰下来的老式家具。
这房间里一个最大的特色景致就是放在角落里的他家那个用了十多年的橡木大浴桶,旁边还有一个澡盆。最显眼的还是这个半人高近一米二直径的大桶,为主人承载了十几年的清洁身体重任,至今人在沿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来过他家的人都见过这个以前不少人家都用过的家伙事,只不过陈冬家这个似乎做工更精良更耐用,到现在还可以使用。
这个大桶平时不用的时候一般都倒扣着放在一个专门设计的木架子底座上,不直接接触地面。外表定期用一种油脂擦涂保养防止腐蚀干裂长霉蛀虫,还用一个竹编的网状盖子盖着,上面覆着一块防尘布罩。既通风透气又可以防灰。其实橡木一般情况下是最耐用的不容易坏,但是他家的良好保存也是这个桶寿命长的原因。
澡盆浴桶并不少见,这里的居民只要家里爱干净的都会打造一个,主要就是给家里孩子们使用,很多人都还有着使用浴桶洗澡的记忆。
今天来到陈冬家的几个年轻人都有过这种经历,见惯不怪。只是能用这么久的还真是不多见。
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不论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浴室浴场都有不少,随时有热水供应,平时都可以很方便的洗澡。在家里洗澡还得自己烧水比较麻烦,所以现在很多人家大人孩子都会去浴室澡堂洗澡了,原有的澡盆浴桶都废弃不用,基本再见不到。例如今天这几个小伙伴家里的浴桶或澡盆就早已经淘汰。
就算是陈冬家和老梁家,平时陈华和刘慧,以及梁伯和简娘,也已经习惯去澡堂浴池洗浴。很少使用浴桶和澡盆。
但是两家保留下来的浴桶和澡盆依然在发挥作用。其中梁家的平时就是梁薇用,其他几个妹妹嫁人后基本不会再娘家里再用这个了,除了回娘家养胎坐月子的时候才会继续用。再就是陈冬兄妹到老梁家吃住的时候也会用上,不过这几年陈夏基本上不会在外面洗澡了,即使是干妈家也不行。因为她觉得在外面就不能和哥哥一起洗,会让人笑话。所以这几年陈冬在简娘家洗澡的次数也少了不少,不像小时候那么多。
陈冬家里主要是两兄妹依然在用,两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洗浴方式,也不怕麻烦。再说现在洗澡也就天冷的时候才费热水,天暖和的时候用不到。自从有了供暖的烧煤土锅炉水暖气,想获得热水并不是难事,反而比小时候那个年代方便许多。所以用惯了的这两样重要“家具”,承载了两兄妹十多年来许多愉快的记忆,是两兄妹十分喜爱和重视的,保养上心收藏良好。
……
陈冬家院子围墙也是红砖砌的,沿着院墙搭建的在周边都属于一流标准的多功能仓房——这里可以当库房,也可以当做夏秋两季室外做饭的厨房用,如果建的够好足够干净,也可以临时当做卧房或玩耍用的游戏房或其他功能,比如二姐梁红自己家里的小卖部就设置在自家的大门一侧连接着院墙的仓房里,盖得窗明几净,红砖白墙,取暖设施齐全,冬暖夏凉,无论冬夏都可以呆得住人,摆上柜台货架,以及供来客娱乐的棋牌麻将娱乐桌椅,吸引了全队很多人在农活闲暇时来聚会休闲游戏娱乐,有效的聚拢人气,让大家在需要时顺便购物。
除了仓房,院内柴棚储煤间一应俱全,前后院还有小片的空闲面积可以种花草和小菜。当然离住宅最远的前院角落里也一样会有厕所存在。这时候陈冬家里还没有像别的干部职工家那样在院子一角搭建猪舍养猪,只有一个鸡舍,就在厕所旁边不远处,散养了十几只鸡还有四只大鹅。这些鸡和鹅每天会出去自己觅食,家里也会定时喂料喂水。那几只大鹅不仅能产蛋,还能看家。
现在几乎绝大多数农场干部职工都会在自家里养猪,用来杀年猪,多余的就用来出售,算是副业创收。
例如老梁家就有猪圈,养了四头已经半大的仔猪,预计入秋以后出栏,到时候杀两头,自己家和陈冬家,以及麦芽厂的梁伯堂哥家分分足够过年,还能剩两头生猪可以卖了换点零花钱。现在在农业生产队,每一家养个十头八头猪已经不算啥了,属于很正常的家庭副业,是职工家庭另外的业余收入来源。老梁家只养了四头已经算是很少的。现在已经不是七十年代之前那个禁止个人致富的时代了。已经有喜欢冒险的职工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建立个人养殖场。分场也开始鼓励各种私营养殖副业发展,因为改革,原本各单位的后勤副业设施也开始承包给个人,农场完善的三级防疫以及畜牧养殖技术服务站为这种日益蓬勃发展的个体养殖畜牧副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强力支持,比临河的农村地区条件强的太多。只有在总场场部,因为条件限制,基本上和林场一样,很少有家庭搞养殖副业的,因为没条件,顶多养个鸡鸭鹅还不能数量多了。
陈冬家的新房子条件比原来的老房子好多了,只是陈冬最喜欢最怀念的还是自出生以后一直到上初一上半学期为止一直住在那里的老房子。
几个人来到陈冬家说说笑笑聊了一会,林大伟牛鑫,还有严敏周晓楠四个人开始在耳房的大房间里打扑克玩“升级”。按照事先约定,夏红梅和陈冬要去做饭。其实就是夏红梅主厨,陈冬打下手帮忙。两人就在主宅的外屋厨房收拾开伙。周晓楠和严敏都提出要帮忙,不过被夏红梅否了。
“冬子,问你个事。”夏红梅麻利的切菜备料,对已经准备好柴火正在点着炉灶,开始预备烧水洗涤餐具厨具的陈冬说道。
陈冬家食材不缺。两人准备炒四个菜炖一个汤,再开四个罐头拌两个凉菜,基本就足够丰盛。
“啥事?”陈冬看了一眼身边的青梅竹马,把加好水的铁锅扣上盖子。往已经燃烧起来的灶膛里添了把豆秸。
现在房门已经关上,牛鑫林大伟周晓楠和严敏几人的说笑声隔着门传过来时声音已经不大,两人说话声不大,那边应该是听不到的。
“你是不是有啥心事?今天几节课你都没好好听讲,尽走神了。”夏红梅笑问:“梁老师不在,你这个班长怎么反而放松了。”
“哪有。”陈冬将烧着的豆秸向大锅灶灶膛里推了推,跳动的火苗舔着灶膛里事先架好的劈柴绊子,很快就引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