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异界都市休闲之旅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章

第1卷 第四章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声音应该是个女人,高跟鞋敲击地砖发出的声音很好分辨。这个时间,很多住宿的人开始陆续离开,所以陆陆续续不断有走动经过的声音传来。

  房间的隔音并不好,陈冬还听到隔壁202的一对男女在离开之前的各种腻歪声,即使刻意压低声音也传了过来。在这种小旅店,大家都见怪不怪,谁也不会在意。城市里的陌生人之间都习惯不管闲事。

  轻轻敲门声响起,没等回应,周敏就推门而进,她端来了一些吃的,即使屋里光线很暗,也能看出她脸上神采飞扬。她知道陈冬来之前应该吃过早餐了,只是,毕竟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期间陈冬正经耗费了不少体力......

  “廖大姐已经来了,我这就去休息。”不等陈冬开口,周敏似乎早知道他想说什么,抿嘴笑道:“你吃点吧。我亲手冲的蛋奶,很补哦。”她把手中的食物盘放在电脑桌旁边的小柜上,顺手挪开小柜上面空空的烟灰缸。

  “梁平啥时候来?廖大姐还要收拾卫生,不能顶太久。”

  周敏在床边挨着他坐下,柔声说道:“他上午有课,大概10点就能到,耽误不了事。”

  “你最好还是让你家别人来看店,比如你老爸老妈,你自己安心回家养着,体质再好也不能大意。”

  “我心里有数。”说着话周敏用自己圆润的肩膀顶了他一下,低声轻笑:“我回家了你会去看我?今天要不是我给你打电话,你能来找我吗?”

  “哪能呢,我这不是不知道你回店来了么,你家里我又不好去。”

  周敏微微皱眉;“前几个月危险期,就是我爸妈来替我的,现在稳定了,应该没事吧?至少这两三个月还能坚持,你知道我闲不住,要是真回去让他们照顾我还不得再胖一大圈啊?这几个月我体重都涨了8斤多了,最烦在家像个猪一样又吃又睡的,净养膘了,我怕太胖了呢。”

  “怎么会胖?那叫丰满好不好,你担心啥,你那是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看过那些名模没?现在大家都喜欢你这款,流行,正好。”

  “是吗?你说真的?不是哄我?”

  “当然真的,十足真金。”

  “你现在也学会说好听话哄人了,啥时改的风格?还真有点不习惯听你这么说话呢。”

  “呃......咳咳,我就是实话实说,嗯,这不是看到你高兴的吗?很久没见你想念了啊,哈哈,你要信我啊,说的都是实话。要不,我发个誓?”

  “信你信你,嘻嘻。”

  好像自己有点渣,陈冬默默的自我批评一下,然后就原谅自己了。

  “问你一个问题啊小敏,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周薰的女生?”

  思考中......

  “不认识,她谁啊?漂亮吗?干啥的?你认识?在哪认识的?”

  “呃……”

  ————

  恢复了安静的房间里,陈冬双手枕在脑后椅靠着叠起的被子,刚刚在周敏监督下吃完了冲进三个生鸡蛋的大杯热牛奶,现在是有点撑着了。

  他决定换换脑子养养神。

  昏暗的房间里,陈冬静静地坐着,回想着才过去没多久的经历——不是这里,是主世界。

  ————

  主世界,临河镇主街,新华书店内。时钟指向八点三十五分,陈冬和两个兄弟走进书店大门。

  陈淑华是新华书店的正式职工,十年前从母亲手上接班后就一直在书店上班了。新华书店这时候是国营单位,国营单位职工都是铁饭碗,和其他行业的国营单位风气差不多,服务态度说不上有多好,全看个人心情。陈淑华性格比较好,在上班时很少有发脾气的时候。

  眼前神采飞扬充满阳光正目光灼灼一脸喜悦的看着自己的少年她很熟悉,记得10年前的1977年五一,她那天第一天正式上班,就碰到了当时才六岁的陈冬来逛书店。一个小小孩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自己搭班车来镇里逛书店买“小人书”,言谈举止还像个小大人一样虽然有点奶声奶气的,但是有条有理表达清晰,有礼貌会说话,简直可爱的要命,当然会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是她,书店的同事们都很喜爱这个聪明懂事爱书好学的小孩子,都喜欢逗他说话,看他毫不怯场认认真真有来有往的和大家交流的样子真的很好玩,很可爱。大家都对这个白白净净长得挺耐看有礼貌爱笑又聪明的男孩看得很顺眼,来的次数多了说话交谈多了就熟悉了。

  开始的时候这小男孩每个月会来一两次书店,有时是自己来,有时候是一个大他很多的姐姐陪着来。随着年龄增长,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基本上每周至少一次,都是自己独自来或者和小伙伴们一起来,不再需要大人陪同,大多数时候都会买书,偶尔兜里没钱了就单纯的看书,只看不买。没用太长时间大家就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也和他母亲混了个面熟。都知道他住在10里外的老28连,家里四口人,父亲陈明生是转业军人,连里的干部,川省人。母亲是当年的SH知青,是个老师。他在家是老大还有个小妹妹。五一的那一天是陈冬第一次自己去逛书店,给第一天上班的陈淑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这就是缘分,她就是觉得自己看这个孩子很顺眼。

  那时候她就想过如果以后自己结婚生孩子,要是能生一个这么可爱的男孩就好了。让她觉得有趣和开心的是,陈冬一直叫她姐姐,始终不肯叫他阿姨。理由就是她面相太嫩和他认识的那些高年级的大姐姐一样,看起来比阿姨们小多了,所以只能叫姐姐,不能叫阿姨,还一本正经的让她别想占自己便宜。同事崔姐曾经有一次逗这个男孩说:“小陈冬,你看你陈姐姐漂亮吧,等你长大了让陈姐姐嫁给你做老婆好不好?”陈淑华记得当时陈冬歪着头认真考虑了一小会才回答:“听说漂亮姑娘很抢手的,喜欢的人太多,等不到我长大姐姐就会嫁给别人了,我还是不等了,我不想伤心。”那严肃的小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感叹一个孩子聪明到这程度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陈冬是这里的常客,和这里的人很熟悉,牛鑫和林大伟就不行,来的次数连陈冬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有时候即使一起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然后就跑别处玩去了,因为陈冬往往一泡就是小半天,他们等不及。

  陈淑华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对于陈淑华来说,男孩子光有外表是不够的,例如经常和陈冬这个小弟弟一起来的另一个孩子虽然长得很漂亮,但是一直以来或许性子太腼腆不爱说话,或者是性格比较冷淡不善交流,几乎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所以在她的视角里她很难喜欢这种不大气的沉闷孩子,只能当成路人,还不如另一个活泼气质的小胖子看着讨喜。说起来她家那口子也是个闷葫芦的性子,当初她怎么就稀里糊涂的从了父母的意见和他凑一起了,还真是......

  今天刚上班不久就见到这个因为当初开心好玩看得顺眼说得来而口头上默认的弟弟让她感到很高兴:“就猜你今天会来,没想到会这么早。”书店上午八点开门,现在还不到八点半,店里还没有其他顾客。

  书店营业期间一般都是两个人值班,所以现在这时候除了赵淑华,还有一位中年大妈也在,这两人陈冬都认识。一大一小两位女性看见他都带上了笑模样。

  “姐姐好,崔阿姨好。”看见依然是曾经的场景曾经的人,陈冬发自内心的笑了。再说嘴甜是陈冬的基本天赋技能,现在虽然还是少年,但灵魂已经是经历几十年人生的老油条了,顶着个少年身份想讨大人喜欢简直是在简单不过的小事儿。

  牛鑫和林大伟直奔文娱类摆放区而去,那里有他们喜欢的漫画杂志和消遣类小说。崔阿姨对陈冬微笑示意打个招呼就跟了过去,让这对口头上认过姐弟的两人呆在这个经史学术著作区自己聊天。她知道陈冬这个爱书成痴的孩子喜欢的书籍类型和一般的同龄孩子不一样。她看待陈冬他们这些来书店的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子女一样亲切,她觉得喜欢看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一定懂事听话,是好孩子。只可惜自己家那个不省心的儿子不爱书不爱学习,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让她操碎了心,好在自己女儿还争气,考进了临河高中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让她非常安慰。

  陈冬知道,眼前这位有着粉白的鹅蛋脸,未语先笑眉眼弯弯的大姐姐虽然看起来像这个年代的时尚未婚女青年,例如现在的她烫着留海大波浪披肩卷发,红白格小翻领宽松衬衫加紧绷大腿的侧开门女式浅灰喇叭裤配半高米白小皮鞋,柜台后面角落里的衣架上挂着的米色短风衣一定是她的,和刚走开的那位年龄四十岁左右家里有一对和陈冬属于同年龄段儿女的一身保守工装的崔阿姨站一起,就像是两代人一样,但这位本家姐姐的实际年龄现在应该已经接近三十了,孩子都上了小学。只是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不是那么明显罢了。她们这一代正赶上了计划生育时期,作为端铁饭碗的职工,八零年代结婚的陈姐只能要一胎。或许是因为丈夫以及父母公婆那边的影响,她曾十分希望生个男孩,但可惜生的是女儿,因为这个事她和自己丈夫的感情都受到了影响,用未来她曾说过的话来讲,“凑合着过呗”。

  为什么陈冬会这么了解她?仅仅是由于长期逛书店买书过程中渐渐熟悉,出于开心好玩看得顺眼说得来而认得口头姐弟,这种因为没有深入对方生活中而显得泛泛浅薄的交情可不够。如果按照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大概在陈冬考上临河高中后因为住校而常驻临河镇之后,两人有了更多时间打交道从而在生活中产生了更多交集,陈冬才会慢慢地了解陈淑华的人生,包括她大姐陈淑珍是临河高中教务处主任并且和校长关系莫逆这件事,嗯,校长也是女的。记得当时这种主要领导都是女性的高中似乎是整个地区独一份?按照“道理”,现在的陈冬除了知道她是书店职工,“应该”是不知道这位姐姐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的。可实际上现在的他,对于陈淑华了解很多,多的超出这个姐姐的想象之外,对于陈冬来说,这种先知先觉的感觉很奇妙。

  这是他来到临河之后首选这里的原因,有了死党兄弟的重聚还不够。在某种意义上,陈淑华算得上是他的人生“导师”之一,记忆能不深刻吗?既然已经来了临河镇,当然要第一时间来见她。至于今天陈淑华是不是像上次一样本该休班却因为替人顶班而在上班,那就看曾经的历史是否改变了。好在曾经的历史经历还没改变,和上一辈子曾经的经历一样,在这一天,在这个地方,陈冬见到了同样的人,无比真实触手可及,那曾经熟悉的面霜化妆品香味萦绕鼻端,仿佛陈旧的画卷注入了鲜活的颜色,在自己眼前徐徐展开,视角从身边的死党,眼前的女人,还有这曾经无比熟悉的书店不断拓展开去,漫过街道,漫过房屋,城镇,天空,大地,这是真实的天地真实的世界,陈冬此刻无比确定,自己就在这里,自己回到了十六岁那个青葱少年的时代。

  自己重生回来太短暂,至少现在还没什么明显的蝴蝶效应后果出现。

  太多曾只留在记忆中的人和事想要重温重见,尽管如无意外他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再走一遍人生路,可是心底到底还是潜藏着不确定感,潜意识里仍对自己的际遇不确定,万一这就是一场真实度极高的梦境呢?

  所以他才会下意识的不断在寻找更多的寄托,增加自己的真实感,尽量让自己尽快在现实中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