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USC大陆学生回国的好像就你一个?”
“可能吧。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我不管你们如何打算,反正我是要回国创业。”
“你回国是要投奔金海吧?”
“对,李雷重组金海后,给我留了一点原始股,我是和他们一起重新创业,目标是打造中国的软件巨人,叫板微软。”
“哥们够狂的。”
“几年前,李彦宏不也就是在美国读了个研究生吗?回国创办百度,现在身价百亿。奇迹都是人创造的。十几年前,李雷他们开发的WPS也曾经占据了80%的中国市场,后来被盗版搞垮了,这才成了WINDOWS的一统天下。现在国内形势变了,政府国企都用正版,金海的机会来了。你俩是学硬件的,当然应该留下读博;我是学软件开发的,一个硕士够了,程序员的黄金期也就十年,我要是不回去就赶不上金海创业了。我认为创业还是中国比美国的机会多。”
“方磊,你应该回去,成败也得过把瘾。”
“对,我也支持你回去。”
“海波,你读博的事搞定了吧?”
“搞定了。”
“余东,你好像有点麻烦。”
“哥们有点背。读博的事导师让我等,结果他今年不招了,又让我等到明年。”
“那你怎么办?”
“我只能先工作一年,明年再说。”
“有目标了吗?”
“我联系了硅谷的一家公司,下个月就去旧金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你在硅谷还能遇到新机会,博士晚读一年没关系,美国人看重的是EXPERIENCE。”
工科男谈的是创业和工作经验,文科女呢?我又悄悄转到几个新闻硕士旁。反正他们没人提防我。
“小霏,你那家东方报怎么样?”
“是一家总部在香港的中文报纸,在洛杉矶才发行2万多份,不如台湾的世界日报。”
“你真的要子继父业干新闻呀?”
“不干新闻上什么新闻学院?现在可是信息时代媒体时代。”
“那怎么PAY呀?”
“华人企业就是抠,一月才两千。”
“什么时候上班呀?”
“两个礼拜后,可惜我不能陪老爸了。”女儿说完瞟了我一眼。
“你爸不用你陪,人家26年前就来过美国。”
“李悦,你那家华人公司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在那做网上销售,工资也特低,比小霏好不了多少。我准备干几个月就跳槽。不是为了工作签证我才不去那呢。晓岚,你还没找到工作吗?”
“还没有,光简历都递了50份了。我现在瞄准的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下周面谈。”
“你实习不就是在医疗公司吗?为啥总瞄着医疗器械呀?”
“我叔叔在上海和一个台湾商人合开了一家医疗设备公司,生产CT机,他们希望我回去帮他们做销售。”
“那你最终还是要回国?”
“我打算在美国的大公司干两年,然后回上海。”
“上海人就是上海人,老谋深算,精明之极。”
“你们是不是又要拿上海人开涮?”
“哪里,上海人是中国大地上素质最高智商最高的人群,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一个浦东傲然于世天下瞠目,北京人玩得出来吗?广东人玩得出来吗?任何对于上海人的偏见都是无稽之谈,攻击上海就是攻击中国,我们坚决不答应。何况,蒋晓岚同学还是上海人中的优良品种,绝对不抠,十分大方。你们知道她今晚带来的是什么酒吗?XO!腰缠万贯的曹杰不过带来两瓶黑方。”
“小霏,你这张嘴蛮厉害,咱们新闻学院选你上台发言真是选对了人,你就应该去做记者,而且将来一定能超过陈鲁豫。”
“陈鲁豫不过是我要超越的第一个目标。敢情咱们新闻学院的MARKETING课都是为你们开的呀,你们都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学了半天新闻结果都去做销售挣大钱,将来USC的大陆人里不就剩我一个穷人啦。”
“你老攻击人家做MARKETING的干嘛,2000美元只是助理记者的薪水,用不了两年,你就能当上编辑部主任了。你的目标不是纽约时报吗,那儿的工资可不低。怎么你爸一来就哭穷,你也跟着哭穷。”
若然居然把我也捎上了。
“若然,咱们可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现在新闻学院里的大陆帮就咱俩还在坚守阵地,你怎么能为这些叛徒说话?”
小霏高声叫嚷。
“我这是仗义执言。”
“你真要读博呀?新闻主要靠实践,读博有什么用?你将来打算教书吗?”
“我喜欢在大学教书。毕业后我想到清华新闻学院教书。小霏,你们清华新闻学院的老师是不是都是海龟?”
“80%吧。不过十年前海龟还值钱,现在国内海龟早变海带了。若然,你就是拿了USC的博士也未见得进得了清华,恐怕到时候还得走后门。”
“真的呀,国内大学怎么也牛起来了?”
“你要是想在USC混个副教授,恐怕至少要十年。”
“在哪儿教新闻都行,回去还是留下我还没想好,那是几年以后的事。小霏,这么说你这个爱国分子真的要在美国扎下去了?”
“先在美国新闻界混几年再说。将来是走是留我也没想好。”
6
我到厨房加酒时,曹杰和马岩两人拎着酒瓶过来了。看来今晚的节目还少不了两代人对话这一幕。
“曹杰、马岩,两位企业巨子之子,如今毕业了有何打算?”
“叔叔,我们是来向你请教的。您写的《马云传》和小说《时代英雄》我都看了,收获很大。我们想向你咨询一下国内的经济形势,因为我俩也面临着去留问题。”
曹杰说。
“咨询可是要付费的呦,一小时2000美元,我这个价码可只是巴菲特午餐的一个零头。”
“付费没问题。到时我们把钱打到小霏的信用卡上。”
马岩一本正经。
“国内的经济形势喜忧参半。通货膨胀起来了,股市还是不死不活,内需还是没有完全刺激起来,就业的压力还很大,深层结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今年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但通胀还是可控,最高也就是6吧;企业的活力还在,增长的动力还在。”
“会出现像美国70年代的那种滞涨吗?”
马岩问。
“可能性不大。国内的经济增速不会有大起伏。放缓也会到8%,调控部门希望速度能降下来,希望能保持7%左右的稳定增长,我看降不了那么多,今年不会低于9%,纵观全球,这已经是很高的速度了,何来滞?通胀超过7%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高点已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何来胀?我对中国经济还是乐观的,中国的高增长再延续二十年还是有希望的。”
“叔叔,国内的形势现在是不是有点乱呀?”
曹杰问。
“准确地说是有点复杂。矛盾激化问题多发,利益集团做大,贫富差距过大,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腐败长期困扰,维稳成本增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将来的走向还有许多变数。我看中国崛起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大趋势,中国总会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出现天下大乱暴民四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那样,你爸早把资产转移到美国了。”
“我爸可能还是看好中国,他的主业虽然是房地产,但6年前他就开始涉足软件业,杭州最大的软件园就是他投资的,上个月,他又向软件园追加了投资。”
“他是不是希望你尽快回去帮他?”
“他当然希望我回去帮他搞软件园。我们家就我一个男孩。我现在还在犹豫,我已经申博了,博士毕业后还想像余东那样到硅谷干两年再回去,可我爸说他年纪大了,等不了那么多年,他希望我博士也不要读现在就回去。”
“我在北京见过你爸爸,他没有跟你提起吗?”
“没有啊。”
“你爸也有道理。国内富二代正在接班,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但也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曹杰,你要知道财商和创业才能都是后天获得性,是不遗传的;没人知道自己是不是做老板的料,社会也不知道,只有实践知道。你回去接班对你可是一个挑战呀。”
“这我知道。所以我想多学点再积累点美国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再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