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钫家的四姨太那清荣,千桦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说她。这个女人表面看起来是沈家的小姨太太,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的简单。)
(同样是留洋回来的,那清荣却和毓芳不一样;也许是作为姨太太的原因,她的打扮和其他的夫人太太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那三寸金莲。)
(千桦说,那清荣也是满人,叶赫那拉的后裔,满人没有裹小脚的习惯。他佩服这个女人,是因为她做了连他都没敢做的决定。
——摘自何明亮硬面抄第二本,保罗?司丹回忆录)
(从黑白照片上看那清荣,她不像是姨太太,更像是儿孙辈的,关于她为何嫁进沈家,都说是为了冲喜,因此沈家给二儿子娶了这个四姨太。)
(其实现在看来,那清荣和沈千桦之间的年龄差距,大概只有3岁左右。现在看来,3岁4岁的年龄差,已经算不得什么年龄差了,就好像我与沈黛青虽有9岁的年龄差,但我们的粉丝依然认为我们很像。
——摘自文宾达邮箱文档)
面对钫家财政的漏洞,那清荣只能慢慢地去填补空洞,直到1942年初,钫家的财政漏洞才勉强填平。
沈千桦看着账簿,不由得鼓起了掌,对那清荣说道:“清荣婶果然是有学识的新女性,这样的难关都被你熬了过来,看来,沈家的未来有望了。”
老太太对那清荣这一年来的管理很是满意,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但是平静只是暂时的,五月一过,危机来了。这时候,张玉琴向老太太重新提出了两年前的那个要求:分家!
这一次沈千桦坐在老太太的旁边,静静听着张玉琴提出的一切要求,最后,他提起从英国带回的钢笔,在协议书上圈点批改之后,将协议交给了奶奶。
“玉琴,看来,是当年我太宠你和祖钫了。”老太太拿着协议来到张玉琴的面前,拐杖驻在地上的声音咚咚作响,“我很满意千桦批改后的内容,你最好点头,别无他选!”
协议分家的内容很简单,由于铵家和钒家原本都在外地有分号,因此不再分割锦都家中的财产。至于锦都沈家大院的财产,老太太的批示是,老太太选择留在那一方,另一方就得带上家当搬离沈家大院。
不用猜测,老太太的选择肯定是自己的孙子沈千桦。
那清荣将当家人的各种印章、钥匙交给了沈千桦,然后回到钫家收拾东西,准备搬离沈家大院。
“另外,老太太,千桦少爷,”那清荣又开口说道,“清荣个人希望,把千棣留在家中,让他和千桦少爷一起,照顾老太太您,好吗?”
老太太笑了笑,回头看看孙子,沈千桦没有别的意见,只点头同意了,其理由是大哥沈千杉也一直是留在家中没有离开的,因此只要奶奶同意,他便没有意见。
现在留在沈家大院中的,除了沈千杉、沈千棣之外,还有钒家的沈千榕。
几日之间,沈家变成了孙辈当家,而这个当家人,就是沈千桦。
这是1942年的五月末,沈家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扔到了沈千桦的手中,这一年,他2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