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雅慧交出官印后,唐伯强言道:“我观谷青州也是一大汉之忠臣,若愿跟我便可跟我,若不愿也可,便去隐居吧,我也不阻拦。”
“谢将军大恩,愿随将军复兴汉室。”谷雅慧答道。
唐伯强看向了一旁的陈秋艳:“陈将军,你有雄心,但失败了就叫野心,愿你一路走好。”
“你!唐伯强,你一卑鄙小人!”陈秋艳骂道,但没法改变唐伯强的决定。陈秋艳被拖出去斩首。
唐伯强得了青州,青州黄巾百万,实多为老弱病,真正能战者不过二十万,而唐伯强得黄巾和青州官兵,便安顿好各个流民,又派人将太行山的二十万余人接来,安顿好,青州就此渐渐日上。
“我要杀了你,唐伯强!”一个人闯入唐伯强目前的府中,一路无人可拦,而其又不伤人,直奔唐伯强所在之所。
冲至唐伯强面前,但唐伯强没有一点变色。
“汝要杀我便是为了傅思华吧。”唐伯强说道
“正是。”
“傅思华一无用之庸才,汝何为其如此卖命?”
“其待我不薄,在我最困难时接济了我,实乃我救命恩人也。”
“嗯,不错,但汝可想过,其接济汝为何?便是因汝此一身武艺也。我观汝入时虽为闯入,但未伤我一人,可见你本心善。”
这人低下了头,他也知道傅思华接济他是为了利益,但他装作不知道,成为傅思华手下的最忠实的奴仆,唐伯强一番话让他回归现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帮他找回了三观。
“这些汝都知,那我便不多言,汝可愿为我效力?”
这人的头更低了但同时可以看出他在犹豫,在思索,在考虑,在选择。
最后,这个人的头抬了起来,他做好了决定:“唐将军,末将易茂群拜见将军。”
“不错,是一员猛将,那你便去北海屯兵,防御南方李海棠,同时为我准备南下徐州。”
“是,末将领命。”易茂群领命离去。
荆州,在刘勇到荆州后,刘欢就将他封为夏江太守,而梁浩、廖科毅、廖思溢三人都是县中将。
夏江,是荆州和扬州的边界,临着扬州的豫章。但此时扬州正四分五裂,在夏江也很安宁,无人问津。而刘勇入任后便和现任豫章太首朱妹交好,双方都时常在一起交谈。
一次,朱妹告刘勇道,其有三侄儿大者十九岁名朱诗剑,在徐州琅琊老家照顾他弟媳和二侄女,次者十八岁名朱颖于天下明师水镜先生张耀民手下学,张耀民言朱颖为一天才也,末者十七岁朱京,在外闯荡,不知踪迹。
刘欢体质弱,生来多病,与其同生之刘勇甚为不同,但他们兄弟情感却是很深。不久刘欢便得了重病,刘勇请来了朱家的医师周树鬼帮刘欢治疗,但病魔太恶,无药可救,刘欢身亡。
刘欢有一妻,名朱小曼,刘欢于其生得一子,名刘义燕。
刘欢死前留下遗嘱,将荆州交给刘勇,但朱小曼不服,便将刘欢遗嘱收起,声称刘欢留的是口头遗嘱,让刘义燕继位为荆州刺史。在这个混乱的东汉里,官职完全可以进行私有即位,哪怕天下人不服便让个人推荐,朝廷也会迫于面子将位子让给他。
刘义燕继位为荆州刺史也没有人认为不对,所有人都认为父子情总是大于兄弟情,没有人想到事实。而知道的人也只有两个人,朱小曼和刘义燕。
刘义燕名义上还是荆州刺史,而实际上荆州已经是朱小曼的了,刘义燕虽小,但也有很大的野心,他占有欲很强,不愿意和任何人分食,哪怕那个人是生他的母亲。而他想要夺回荆州只能依靠一个人,刘勇,而他能够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那封遗书。
刘府,也是荆州刺史府,原先属于刘欢,但现在属于刘义燕和朱小曼。朱小曼低估了刘义燕的智力和野心,她直接将那封遗书摆在桌子上,因为刘府中现在连一个仆人都没有,只有正门那有几百家丁,但这遗书在后院,而家丁是不能进入后院的。
这日,朱小曼出去,后园中只有刘义燕一人,他拿起了那张桌子上的遗书,走向前园。
前园中有一家将,是一老将,跟随了刘欢十年,现已五十六岁,名黄恕伯。刘义燕便打算让他将这遗书送出去。
“黄将军,我有一事欲请将军帮忙。”
“何事刘公子尽管言,刘荆州死后,君便是我主公!我必将忠于主公!”
“好,谢将军忠心,那便请将军将此书送与刘为之。”
“遵命,不过公子可否告知此为何?”
“此便是父亲的遗书!“
“哦,刘荆州不是留下的是口书吗?”
“非也,口书乃此毒妇所言也,刘荆州便是其毒死的,而此才是真的遗书,她如此去做便是为了全荆州,此时只有刘为之可救荆州也。”
“刘荆州待此妇人如此之好其竟敢下狠心毒死刘荆州,我必将不辱使命将书信交予刘为之,以报刘荆州的仇!”
刘义燕点点头:“将军去吧。”
黄恕伯点点头,作揖,转身离去,出城门,向东南走去。
不久朱小曼归来,发现桌上遗书不见,问刘义燕,刘义燕也不掩饰,直戳了当的告诉了事实,朱小曼大怒,一手甩向刘义燕,刘义燕抓住了那只手······
刘勇得知了这一切后,当即和黄恕伯廖科毅等人前往襄阳,入城后得知朱小曼已和刘义燕同归阴下。刘勇便将遗书公布,正式成为荆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