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南保顺对着李海棠破口大骂道:“当今天下,可得者只有南汉和北汉。如今我们正临着北汉,若我们将徐州相让,李嘉荣必定会大大的封赏我们。”
“不,天子已经将皇位让给了刘勇,我们应该投靠刘勇,况且刘勇的实力更为强大。”李海棠也不屈服,也向南保顺吼道。
“哎,汝此老者怎知?不如如此?我领十四万人马,你领十三万人马,我们打一打?”
“南保顺,别忘了谁才是徐州牧?”
“我当然没忘,不然我早就杀了你了。”剑光一闪,一把剑就横在李海棠颈上,“李州牧,不妨想想,我以你的首级做为敲门砖,李嘉荣会封我为什么?”
“你不知道黄元琳的结果吗,这就是李嘉荣会给你的结果。”
“黄元琳是个庸才,又没什么人在意他,杀了还省下一笔钱,而我不同,我是徐州名将,我可以将这事向天下公布,这样如果李嘉荣还想有人来头奔他的话,那就不可能杀我。”
“南保顺,我真是看错你了,我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大的野心。”
“当然,你所省下的只有何岂文何立新兄弟,还有你的亲信和治军三人了,杨卫平、张豪林、李俊都已经投靠我,李群、李正坤父子也隐居,我现在杀了你,你的党羽也不多了。”
“好啊,那你现在道是杀了我啊!”剑锋一划,李海棠倒下。在刺史府中,一个黑衣人带着一个孩子翻墙走出了刺史府,无人发觉。
琅琊,太守府。
“少主,南保顺要反,我等将少主带来便是为了请少主起兵,杀了南保顺。”琅琊太守何岂文向李海棠之子,李章书说道。
“好,一切都交与何太守安排。”
“是,少主。”
话说,李章书为何会在这里?原来,原先黑衣人潜入刺史府中带出一孩子,此孩子便是李章书,但这个黑衣人却并不是何岂文,而是原会稽太守崔宛在青州北海认识的一个朋友,姓成名磊。
“现在我们在北方,有琅琊、东海二郡,兵力不过十二万,而南保顺在北方,拥兵十五万,这仗难打啊。”太守府大堂,何岂文、何立新、和治军、崔宛、成磊几人讨论着,这仗应该怎么打。
“何将军所言不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崔宛说道。
两日后,战争爆发,李章书军节节败退,兵力也下降到了十万人,退守琅琊,被南保顺的大军包围。
夜色中,一支重矢在特别的方式下,带着一封信,从城外的密林中射入城内。
太守府内灯火通明,五个人看着重矢上的信,讨论道。信如下:五日后,开城门迎战南保顺,我将率大军前来支援。
崔宛最先开口道:“我认为这有诈,徐州周围,青、豫、扬、兖四州,扬州分裂,兖州看戏、豫州备称帝,只有青州无事,我相信唐伯强也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所以,这肯定是唐伯强的计谋。”
众人点了点头,但又有人走了进来,他就是从不管事李章书。
“我不赞同崔先生的想法。”李章书开口,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唐伯强应为一忠臣,从他舍命杀谭尹便可知,而南保顺为反贼,其助我也是为大汉。其二,如果他有野心,相信他也不希望李嘉荣过于强势,那样谁也得不到好处。所以我相信他,他也想交个盟友。”
“可是少主······”
“不用再说了,五日后开门迎战。”
五日后,琅琊的城门缓缓的打开,李章书的军队出城迎战!
潮水般的人群涌出城门,又与城门外的潮水相撞,激起血色的水花。十万对十四万,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渐渐的,人数上的差距显露出来了,但周围却没有出现一点援军的影子。
李章书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只能靠着两位将军苦苦支撑的时候,援军出现了,从周围出现一条黑线,缓缓的向琅琊移动,正是唐伯强的青州军。李章书大喜,军队士气大振,个个英勇作战,而南保顺的军队人人自危。但是援军走的很慢很慢,当战场上双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终于抵达了战场。但是,这支援军却攻击所有人,
“降者不杀!”如雷鸣般的声音响起,便是唐伯强手下大将,易茂群。
顿时,一大片的将士跪在地上投降,抵抗的人也不过千。
一个时辰过去,李章书、崔宛、和治军、何立新、何岂文、杨卫平、张豪林、李俊几人都被押到了唐伯强的面前,而南保顺及其部将都已斩首。
“放心,我不会杀你们,只要你们愿意投降。”唐伯强看向这一排人,“同时,将徐州给我。”
杨卫平、张豪林、李俊三人最先表态:“我等愿追随将军。”
唐伯强看向李章书,李章书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也赶紧喊道:“我愿跟随将军。”。
唐伯强又看向剩下的几人,崔宛叹了一口气,带头道:“少主愿随将军,我等也愿。”
唐伯强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很满意,他开口道:“明日我再给你们安排职务,易茂群,松绑。”言必,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