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村庄里七户人家都宽宅大院,画栋雕梁,富贵气象。人们茶余饭后讲评,每每说到七个星村的祖训,是显见好处,任凭时光奔流,村庄不增一户,从而有效控制了人口,田地绰绰有余。尽管山前岭后衍生了些村寨,大有不辞辛苦者跑来垦河洲边边角角的荒,毕竟争夺有限。再就是东方家祖先当年人留得对。韩家、骆家这两户东方家的上门女婿,自是不消说了。其余四户德性好外都各有所长,倪氏为中医世家,医道称誉天龙谷,代代不衰。苏家知玉,所开玉坊的手磨玉貔貅曾争爱一时。杜家擅教,穆家善酿。只穆姓略有争议,一说这户尽靠的酿酒本事。穆家酿技也是世代相传。被东方家救下的穆姓人是往坝里贩药材遭山洪卷到紫草溪,给岸边柳树挂住,被人看见捞了上来。为感恩,这人康复要走时,给烧了一釡酒。东方龙喜得美酒,生了挽留念。话一出口,酿者顿即两眼放光,褡裢放回椅子上,说:那我给你当长活。他喜欢七个星村的水好,先有好水而后有天下琼浆。家里不差扛活的,你盘自个儿铺子,往大里捣鼓,整个关雎县都缺好酒……东方龙笑得爽朗。末了叮嘱:教儿孙时记着,别坏了七个星名声。这人提出去靠着神泉修宅院,东方龙懂得是为便利酒坊用水,点了头。穆氏便成七个星村离天龙山最近人家,后来紧傍百泉湖。
许多个百年之后,东方龙嫡人独立天龙山巅,俯读自己出生的村庄后,回到朵嘛呢寺,青灯下,拈毫走笔,写下这样句子:北斗七星成图天龙谷,在天下皆春季候。
3
东方家的一个邻居们不能比拟处,是院门外高高矗立着两根双斗桅杆。这是须家里出了竞考为高官的人才有资格立的。曲径直廊,诗雕木画间,汉满文字双面刻的圣旨碑,也堪为一绝。便是擢东方皓进京赴任的那道皇帝诏令。房院修缮完毕,东方怀瑾致力振兴乡学。与朵嘛呢寺隔紫草溪相对,起了一座高墙阔门的院落,围几栋青砖灰瓦,长脊直檐的房舍,取名天龙学堂。发文帖,广敬告,凡存心向学,未逾而立者,不拘贫贱,概可名造簿册。品学兼优者予奖学金。古老家族奄然若绝的香火竟由此显旺。东方怀瑾失散多年的胞弟有了着落。半个世纪前,被狼叼走的不幸婴儿,名东方怀璧。由天龙道长牵手领来书院的十一岁少年,是东方怀璧的儿子,当时姓杨名云旗。祖父抱来紫云观时,这孩子刚咿呀学语。
须话说从前了。不幸之幸,东方怀璧落入狼口竟未丧命,得天龙山上的猎户山仔一朝救下。那日山仔出门打猎,给异样狼嗥声引到个树枝掩蔽的山洞前,一眼看见光溜溜浑身血污的怀璧,正嘴插地狼崽儿似的尖号。孩子已有狼崽儿习性,山仔双手伸来要抱,被他一口咬住,鲜血迸流。直到秋天深得彻底隐进大山肌肤,在养父弥漫着奶茶香气温暖的桦木房子里,他才终于恢复本性。眸子闪闪地,看着俯来的山仔,迸珠子样唤了声:爹!会说话了!会说话了!我的狼幺儿会说话了!猎人一下将他从摇篮里抱起,高举过头,一圈圈旋转,哈哈大笑压过外边山溪“哗哗”奔流声。
山仔自此再不猎狼。抱着不满三岁的孙儿去拜天龙道长时,人们才知他姓杨。来请道长给孙儿起名字。道长端详了婴儿面庞,朝窗外望去,恰见一层白云在峰峦林海间飘扬着,犹如猎猎迎风的旗帜,吟哦似的念了两个字:云旗。
云旗是遗腹子。母亲给丈夫发完丧后才知有了他。在新坟前,得知丈夫身世,未亡人瞪大眼睛,亲爱的阿哥竟有过如此遭遇!颤颤接过阿爹递来从狼窝抱回时戴在阿哥颈项的玉锁,久久凝视,她泪落如雨,如此晶莹剔透的美玉!阿哥他不是小户人家生!泣不成声地,她对阿爹说,不要再劝了,自己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守着丈夫,把他留给自己的天使生下来,抚养成人。心愿却只实现一半,如山里女人们常有的遭遇,她死于难产。山仔遽然苍老,勉强挨了三载,自知难再撑持。告世前夕,气喘吁吁抱孙儿翻岭涉涧来到紫云观,请天龙道长收养孤儿。抚着孙儿颈上玉锁,老汉尽陈儿子身世隐情。愿在知天文懂地理智者调教下,孙儿长成不负血统的人。从香客嘴里,天龙道长得知天龙学堂招生消息。次日太阳冒红,牵手俗名杨云旗的小道童下了天龙山。云旗是没见过的一种聪慧,自己学识不足以教了,要让他下山拜师求学。
在操场上,东方怀瑾初见自己侄儿。少年握着一卷书从对面走来,眼眸明澈,面容沉静,端然世家弟子骨风,凝目打量,眉眼轮廓竟隐约有东方家族神气。不觉惊异,就此留心,查登记簿,知道自天龙山上紫云观来,那么是山上清风明月,道家一脉遗风的熏陶了,已然生出喜爱。荏苒学涯,云旗才质超群,品格淳厚,脱颖而出,恰如众学子间一面旗帜。东方怀瑾喜赏难抑,生心要收这青年才俊为义子。思量之后,择日由管家陪同,拄杖往紫云观奉香敬神,造访天龙道长。
紫云观内香茗已设,清早喜鹊唱窗,道长便知贵客将临。接道童禀报后迎出山门,见竟是东方怀瑾,惊喜之下,猜知了来意。寒暄毕,不待东方大人开口,先叙了云旗身世,直听得茶桌对面的人双睛惊睁:狼幺?你是说云旗的父亲是杨山仔当年从狼窝里抱回的孩儿?道长点头,不错,依云旗祖父的记忆,山人推算过,狼幺来到养父家中,当是道统三年深秋。东方怀瑾眼光更直了,那正是胞弟怀璧丢失的时间啊!道长看在眼里,缓缓端盏,品了一口,放回桌上,站起身,请东方大人去用过斋饭,然后自己跟着一起下山,有样物什看来须劳大人过目。
就是杨云旗颈上父亲遗下的长命玉锁。
当这块宝玉出现眼前,东方怀瑾心里一涌,眼睛湿润了。没错,狼幺就是自己的胞弟怀璧,这玉锁跟自己的模样仿佛,恰是一对。可怜的弟弟,你落入豺狼之口竟能不死!这是祖上积德啊!为我东方家留下了一脉根苗。杨云旗于是成为东方云旗。
东方怀瑾吟诗赋词,敲棋弄琴,做起了富贵闲人。
山远谷幽,逸者如仙,岁月不见了痕迹。东方云旗二十岁的春天婚娶,三年后得贵子。祖伯父喜悦不禁,研墨拈毫,在洁白宣纸上落下两个大字:白玉,为侄孙儿名。隔几年,府内再次彩灯高悬,喜气洋洋,东方启明也为人父,祖父给孙儿起名信玉。白玉,信玉,接连都来了妹妹,古老家族新枝茁壮,一派兴旺。
东方怀瑾也成“玉痴”,几乎可以说这是在西域做流人的昔日知友所赐。徐文旷一家指定到达地方是新疆且末县,为当时朝廷流放罪臣西去边疆最遥远处。北京到且末,迢迢六千余里,中原地区还好,出陕西入河西走廊,就黄沙蔽日,厉风如刃,昼夜温差别如冬夏。男女老少全靠自己一双脚,凄苦不可言说。日日有倒毙路途者。终于罪旅到头,幸存者中,家仆外,唯徐文旷及二子一婿。
徐文旷对自己能活着到达且末有些难以置信,对玉佩稳当当戴在胸前百思不解。之前的抄家是非常彻底的,女眷们脖颈手腕上佩饰尽去,唯自己的玉佩没被发现!不幸的人理解为天不绝己,从而有了在陌生荒僻土地上顽强活下去的力气。
且末气候可怖,一年里大半年浮尘蔽日,每每狂沙飞扬,常有“黑风”(极端沙尘暴)骤起,掀屋拔树,飞沙走石,瞬间对面不见人。这里自然降水对于植物是没有意义的,稼禾草木全赖车尔臣河水为生。这河跟西域众多河流一样,以高山融雪为源,没有固定河道,鲜明季节性,河流苏醒了,就是洪水来了。春洪在三、四月间,流量小,时间也短。七、八月间的夏洪,浑浊大水似脱缰野马四野奔窜,挟沙裹泥,旬月方退。如此的自然环境,民生之艰可以想象。此对徐文旷不为奇,早在青年时代,这紧傍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地方他就知道了的。塔克拉玛干这个名词,曾经总唤起心中浪漫,因为它是跟“玉石之路”同时出现的。那是在父亲深情的讲述中。父亲说,天下美玉出和田,和田美玉出且末,且末是称誉天下的羊脂玉的故乡,照亮华夏文明史古歌一般豪迈的“玉石之路”的端点。也许这就是他来之安之的缘故。严酷环境里艰苦卓绝的生活,使这个舛命人俨然一棵褚黄沙壤间具有奇异生命力的老胡杨。他坚韧地活到九十三岁,刷新自己家族的高寿纪录。
确实是玉石给了徐文旷巨大支撑,不仅精神上,为物质生活也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且末立下脚,一番探究、调研后,他做起玉石生意来。这得益于与地方官员的友谊。却几乎是毫不费力的。乾隆十二年,朝廷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行政机构延伸至且末。办事大臣驻扎和田,在且末设稽查卡兼巡警所。当时且末境内生民不足五百户,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淳朴如太古初民。人们对远来的落难者伸出热情友好之手,“戴罪之身”类概念于此是淡漠的,鲜明的只是中原汉人身份引发的好奇和敬意。
朦胧敬意后来变成真诚拥戴,是一行人的诚恳和知识发生的作用。徐文旷生长于中医世家的女婿很快得誉“神医”,远近闻名。他们在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指导鲜明改善了这块土地上的民生,换来普遍欢欣。百姓的爱戴成为官员友谊的桥梁。和田办事大臣慕名而来,他热烈向往中原文明的心,因为与徐文旷的接触而获得慰藉。两人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论国计民生,就是在畅谈地区经济发展之道时,徐文旷提出做玉石生意构想。他说,振兴经济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且末的资源优势是什么呢?就是玉呀!办事大臣击节赞叹,当下说定,就在且末设商栈,由徐文旷负责组建商队,沿“玉石之路”北去中原,以西域瑰宝易中原丰饶,通其有无。
这时候,“玉石之路”已别名“丝绸之路”。就是循这条艰险崎岖而风光旖旎的道路,徐文旷的家仆走到东方怀瑾归隐地方,“丝绸之路”由天龙神山半腰上盘过。
东方怀瑾成为徐文旷的商业合作伙伴,在八十里外的关雎县城开了爿商号,接下由骆驼和马匹接力,从西域运来的丝绸、玉石、大枣、核桃等物产,以岷山所出的草药、茶叶、羌绣等将卸空的货囊重新填满。这是不为人知的往来。关雎远近的人们,只知道东方家铺子里与众不同的货品,是由骡马逶迤的商队从遥远而神秘的西域驮来。这在茶马古道沿途的集镇是丝毫不稀奇的。
隐逸生活便是这样获得保证,商铺收益绰绰有余,田产的进项显得无足轻重了。对耕作的督促并不松怠。为了振作农桑,家里长工尽变佃户,将土地割条划块,分租下去,立下规令,哪户人家田里功夫做得足,收成高,免缴当年租税。佃农们起早贪黑,你追我赶起来,小康户渐多了。
东方怀瑾与玉的缘分由是而深,徐文旷一趟货中最好的几块玉料总是给他的礼物,晶莹剔透的昆仑玉摆满了客厅书房。与玉相伴的美好心境里,他潜心文史,把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的“玉九德”,和大思想家孔子的“玉十一德”,小楷书在白帛上,日诵如课,引清雅纯正一股气在自己百骸经脉间水流云行,直养得胸襟浩然,容颜清朗,道骨仙风。神接千载,俯仰万世之际,认玉为天下最好东西。宝贝孙儿皆以玉名便是此故。白玉二字涵瞩深深,既有对大道德大修为君子的召唤,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的告诫,更含着振兴家族实现自己未竟之志的寄托。信玉是这一切的确认和延伸。
子侄儿的文化教育上,东方怀瑾没有格外用心,认为他们跟自己一样,注定了绕不开生不逢时的悲哀,难问功名,便求务实,断文识字足以修身立世即可。白玉、信玉,不一样了,从牙牙学语,就是他亲自栽培,制定了严格的教育方案,倾己所学,要琢成大器。乌云不会永不消散,他坚信世上不会再出第二个慈禧太后了。两个孙儿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
虽远在深山,也知世事更迭。新世纪翻开不久,为士子们瞩望千年的科举制度废止,予东方怀瑾沉重打击。靠了慧力才又慢慢笃定,相信改换的只是称谓和方式,本质不易,便是,不管时代怎样演变,国家总是需要人才的,文化知识永远是人生的黄金。
他的幸运是没有活到寄托着自己无限期冀的孙儿出家为僧时候,这事件来临前夕,他溘然长逝。似乎是追悼他的经幡将方巾羽扇的术士引来,神卜子眼光绳子样捆住了一身孝服的东方白玉。随后人人皆知东方家大少爷悲哀的渊:不享红尘福分,娶妻克妻,生子克子。女人嫁他,不出一年必暴亡。年交二二,灾星当顶,殃及九族。化解唯出家。这神卜子居青城道观,以卦术名世。年交二二,满二十二岁意思。
这等于在东方大院上空炸了个霹雳,都诧呆了。
要人命呀!
老辈人都心里明镜似的,东方家其实只这一根独苗苗哦!
4
变故是那块消失了多年的东方家祖传玉佩引发。
徐文旷九十大寿之后,开始了告别世界的准备。这是简单的,此时,二子一婿都已先去,世界上,他没有亲人了。不,有的,那远在巴蜀日思夜想的幺儿启明,及其子女。由往返商队,他知悉幺子及孙辈们的生活,每每喜悦安慰!深知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跟这一激励分不开。慷慨赠东方怀瑾的那些珍宝,其实都是给自己儿孙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