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像一只飞倦了的归鸟,愈来愈沉,黄昏薄如鸟翼,敛起雾霭,沉重得再也无法飞起来。r
凌寒沿着熟悉的山径拾阶而上,崎岖的小路两侧,高耸的林木带着几分森然冷眼旁观,他不急不缓,听着草丛深处油蛉与蟋蟀此起彼伏的喝唱,心情渐渐归于舒缓平和。r
站在云松树下,四野已是敛入黑暗之中,夜幕轻垂而下,星月涌起,小径蜿蜿蜒蜒通往的尽头,远远的,便可以看到一盏青灯摇曳在秋风之中。r
借着青灯昏暗的光晕,凌寒仰头一望,“云台寺”三个笔走龙蛇的篆体大字镶嵌在佛门正中高悬的牌匾上,映着碧空淡淡的月华,散发出莹莹的浅芒,愈发显得庄严肃穆。r
凌寒吱呀一声推开厚重的庙门,玄悲师叔如同往常一样静立在佛殿之前的百步梯上,面带慈笑,凝视着踏步而入的凌寒,眼神深沉且安详,他的腰伛偻得很弯很弯,如同大雪压青松,在正殿门檐高悬的莲花心灯映照之下,显得比之天上的那抹新月,还要沧桑且遒劲。r
“师叔,我回来了。”r
凌寒遥遥对着殿前的那道身影开口唤了一声,他自然知道玄悲师叔天生聋哑,耳不能闻,口不能答,但他依旧还是出声唤了,为了表示内心深处的尊重与敬仰,这似乎已然成了一种习惯。r
玄悲师叔只是含笑点了点头,远远的朝着他招了招手,然后率先走向侧旁幽深的过道,一人通往过道尽头的佛堂。r
凌寒知道师叔是要到佛堂冥想诵经,但他并没有即刻跟上去,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向斋堂,等至草草用过晚饭之后,收拾完毕,方才独自一人沿着过道走往佛堂。r
晚戒是他每日夜间入睡之前,向来必做的功课之一。r
沿着林深木静的回廊一路向北,折身转过十字交叉的栊巷弄道,再往前走出几步路,举目一望,便可见一间庄严肃穆的闲斋佛堂屹立身前。r
佛堂朝西而立,室内一切用料皆是取自落日峰上的百年梓桐木,堂内两侧共开四个窗口,与门户颜色一致,都是通体红漆染就,室内青砖铺地,红柱撑梁,正对房门一侧的墙壁之上,用佛庭朱砂笔遒劲有力写着一个斗大的‘佛’字,‘佛’字之下,悬着一幅佛家始祖释迦牟尼佛禅思图,画壁两侧还撰有佛祖至今广为传世的十六字箴言:‘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r
佛画往下,则仔细摆着一副香案,上有木鱼、钵钟,磬鼓各一个,正中立有一个紫金铜炉,插着三指草绿色兰蔻檀香,袅袅飘飞着缕缕青烟,使见者不由得心绪归于沉静。r
房顶之上,佛字之前各隔一米半处,屋内的横梁直直垂下两条暗金色绳链,下端倒悬着两盏黛青色八叶莲花净心灯,灯芯晶莹剔透,便如冰雕玉琢般,自下往上看去,犹可清晰见到灯盏中心盛满金黄色灯油,随着灯芯节节燃起,时不时还会有一两个小泡冒出油面。r
凌寒站在佛堂之前顿了顿,平息一下心绪之后,方才一脚踏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