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中的喧嚣沉寂下来。将士们,或许是不胜酒力,已然醉倒;又或许是思家情绪,正汹涌如潮……r
那清瘦汉子仰面躺在地上,口中犹自念念有词。r
他念的话,众将士都已不再留意了,可李煜彦却听在了心里——“我和两个哥哥一同投军,到最后,只有我一人能回到故里,想不到啊,我还能回到故里……我宰了很多胡虏鞑子,他们也杀了我的亲人、兄弟,这样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啊,终于熬到头了。”r
李煜彦也有些被感染了。他在暗处良久,突地发现有颗颗水珠凝聚在自己的睫毛间,久久不散,竟分不清是夜露还是泪珠。r
李煜彦默默地退了出去,终究也没有动手。r
他的身法极快,剑也极快。场中的那些醉汉哪里是他的对手。r
可是,他仍然没有动手,是不忍动手吧。就是那几支曲子、几声哭喊,便使他改变了主意。r
这个从蜀中到大漠的孤傲剑客,有些方面改变了,有些却怎么也没有改变。没有变的,便是他仍拥有着世上最锋利迅捷的刃和最柔软包容的心。r
李煜彦出营后投了一家客栈。r
想是塞上辽辽,劲风如刀,客栈房间的窗纸都是一层贴着一层,糊了又糊。厚厚的窗纸使得清冷的月光射不进来,悠长的风也吹不进去,倒让人觉着了房间的温暖。r
李煜彦的心里也有些许温暖,许是那群将士显露的真实面目和真挚情感感染了他吧。r
“任何人都不是极恶之辈,都渴望着安稳静好。只是战争,让人迷失本性,变得面目狰狞。一批将士回去了,一批将士又会被派来,真不知那贪婪无厌的皇权和妄动干戈的帝国何时才有尽头?”李煜彦默默地想。r
过得几日,李煜彦终于在阿拉善一带寻着了刘东旸一行。r
见李煜彦归来,刘东旸以及在一起的鞑靼朋友都分外高兴。r
这个鞑靼部落算是较为显赫的,较之李煜彦途中遇到的那个部落不知是大了多少倍。塔赞名叫哱拜,腰阔膀圆,正当壮年。r
众人寒暄过后,进得帐中。r
李煜彦径直由怀中取出雍州地图,道:“自去京中一路,鞑靼人处居窘寒,点滴皆见。吾念塔赞胸怀壮志,欲解族人苦难,遂向御前取得一物,盼于日后有功。”r
刘东旸接过,一看大喜。在一旁的哱拜更是喜不自禁。r
李煜彦又道:“当下时机不足,不可妄动。古之越国伐吴,十年休憩、十年生养。为今时下,冲扩人马、广屯物资方是正道。”r
哱拜点头称是,收好地图。又感念李煜彦之功,吩咐宰羊烹兔,不在话下。r
原来,李煜彦此次进京盗图,刘东旸及哱拜等人并不知情,只知他是外出办事。李煜彦从宁夏到京城,一路行来,见不少鞑靼部众受尽朝廷军士欺压,便豪气陡升,自作主张,去了一趟大内。r
得了图后,李煜彦一直在思考要不要交给哱拜等人,助其起势。李煜彦心下犹豫,直到遇见那行求医的鞑靼人方才拿定了决心。但却又深恐他们骁骑猛勇,一发不可收拾,日后逐鹿中原,挑起混战,几番思量后还是自己收起了京中城防图,只将雍州地图给了他们。r
李煜彦实是盼着无论汉夷,能各自据守,安享太平。可是,自秦汉一统后泱泱千年,这一愿望也没有真正实现。r
历史的车轮啊,有时滚滚向前,有时又征途漫漫。李煜彦也不知道自己此举是对是错。r
是夜,杯酒把欢后,李煜彦走出帐篷,辽辽望去。r
初初五月,塞上的冰川都融化了,倒叫这漠边有了久违的流水声。r
李煜彦伫立良久,他想到了蜀中,想到了慕一涟,不由得感叹逝者已不可追,惟愿这里不要成为又一蜀中罢。此时的塞上天河,正白浪滔滔,滚滚向东,不舍昼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