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湘西地区的一年四季,永不知疲倦地在交替变换之中。生活在这种战祸连连的乱世中的人们,对节气变化的感知能力,几乎已经麻木。没有安全感,惶恐不安的生活,生命的脆弱极大地弱化了人类对美好时令的感悟。不论是绿叶的绽放,花儿的盛开,还是黄叶的漂落,白雪的降临,自然界这一切有灵有性的变化,似乎都已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只有黄俊岱这种带有悲情气质的小文人,与他那心灵天真敏感的独守空房的女人们,才会对大自然的变幻产生出一些感慨和哀叹。春花秋月何时了,离家的亲人何时归,一年一节流水去,亲人相聚遥无期。
黄俊岱自从带着弟兄们上山后,虽然队伍发展壮大起来了,但他的心胸并没有因此感到欣慰和开朗。其实他的生活注定是漂浮不定的,他的前途仍然是迷雾蒙蒙的,生命的前景茫然一片。欢乐只是暂时的,片刻的,生命之舟何时将停靠何地,他不知道。没有安全感、归宿感、成就感,人就像一条被牢牢挂在钩上的鱼儿,没有自由的天空,不知哪一天会被别人提出水面,一刀宰掉。在民国政府的围剿中,他只得苦苦地挣扎着。戈荫清的到来,让他以为眼前出现了一线光明,使他对前途有了一份将要发生改变的幻想。
1940年春,戈荫清被秦镜委任为正直乡(即今坳上镇)的乡长,指派他配合吴君庭、申亚藩围剿黄俊岱股匪。戈荫清是飞山乡戈家团人,少年时代和黄俊岱一起长大,他俩曾是交情很深的学友。有过一段特别温馨的学友岁月。
原来,黄俊岱有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姐姐,名叫黄俊梅。姐弟俩的感情十分要好,特别是黄俊岱过继到了二伯家后,黄俊梅就更加的疼爱关心着自己的这个弟弟。黄俊梅长大成人之后,嫁到了戈家团的梁家为媳,与戈荫清家成了邻居。
黄俊岱少年时代进入县城读高小,初级中学,一直寄住在姐姐家。因此和同班同学戈荫清一直朝夕相处,成了十分要好的伙伴。当年,就因为他们俩形影不离,十分合得来,在姐姐黄俊梅的说合下,黄俊岱便拜认了戈荫清的母亲为干娘。戈家收他为干儿子,黄俊岱和戈荫清结成了干兄弟,两家变成了亲戚,因此有了往来。
后来,梁家发生了变故,黄俊梅无奈改嫁到了江东的洪家。在县中毕业的黄俊岱,也因去了洪江读高中,和戈家的往来自然就少了。待到黄俊岱上山当了土匪,谁还敢与他家交往呢,戈荫清与他的关系,因此也就彻底断绝了。
戈荫清和黄俊岱,虽然是少年时代的好朋友,但成年之后他先是去省城读了师范,回来在城中当了老师,随后又走进了政界,先后当了乡镇长。而黄俊岱和他差不多南辕北辙,越离越远,因而也就疏远淡忘了童年时代的这一段往事及交情。
秦镜来到靖县后,到各绅士家中拜访,寻求解决地方治安的办法。他和戈荫清谈起了黄俊岱的情况,戈便向他说出了黄俊岱,曾是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这一节。他认为黄俊岱这个人,当年还算是一个有些志向的正派人,可以通过招安的办法将他收到官府门下,为社会所用。这样以来,戈荫清就接到了县政府的委任,叫他再次出任了正直乡的乡长,负责清剿、招抚匪首黄俊岱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