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丁牵过马来,李国荣麻利地翻身上了马,他挥了挥手,说着弟弟保重,我们以后见。然后用力一夹马肚子,他的坐骑起了步,李国荣带着他的两个保丁,回了坳上乡政府。黄俊岱送了出来,说着哥哥保重,路上好走。等李国荣上了新华桥,过了大路,他才带着他的弟兄,从陈三河家撤走了。他们沿地灵河顺流而下回了婆婆庙。
到了婆婆庙,黄俊岱马上集中了20多个弟兄,连夜召开大会,讨论了是否下山跟着李国荣干的问题。
傅太和坚决反对下山,他说,我看李国荣这个人不太可靠,跟着坳上乡政府干,受制于人,还不如我们现在自由自在,为什么要去接受他的管制?我们愿意听四爷的,不听他李国荣的。
其他的弟兄也说,在乡政府的管辖控制下,还不如在自己的掌握下自由,我们现在活得也不差,何必捉了人家的虱子往自己身上放。绝大多数弟兄都认为,自己干,好得多,没有必要接受李国荣的管制。
黄俊岱本人是十分想接受政府招安的,但他对靖县的官场没了任何信心,他一直在等待着石美豪的音讯,他也根本不打算和李国荣一起干。当年,李国荣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他心里盘算着,老子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受人制约,还不如自由自在的好。他同意了弟兄们的意见,决定不接受靖县政府的招安,不到李国荣的手下干乡保安队。他说,好的,我同意大家的意见,我们自己干,不接受李国荣的招安与制约。
过了三天,正是坳上的赶场日,黄俊岱派人给李国荣送去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这几天还没有考虑清楚,弟兄们的意见也还难统一,我已无意于在官场混日子,关于下山的事,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议吧。
邀功心切的李国荣想不到,这个表面看上去心地宽厚、善良,没有什么强硬态度的人,却让自己吃了闭门羹。才得知黄俊岱这些年经历的磨练,已经使他变成了一个处世态度十分谨慎的人。自己出马一次就要收复他,那是不现实的,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他于是笑了笑,在心中骂道,黄俊岱啊黄俊岱,你这个杂种,连老子的面子你都不给,到时候,老子叫你认得我!他心中不免升起了一股火气。
李国荣当过多年土匪,又在军队、警队干过多年,什么坏事没干过?什么风险没经历过?又有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他官虽不大,却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洞庭湖的麻雀。黄俊岱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个难对付一点的对手而己。他早就在秦镜面前打下了包票,一定要降服黄俊岱。因此,他只得忍住了心头之气,等待着黄俊岱的转变,之后更加积极地想方设法,加紧了对黄俊岱的劝降活动。
李国荣跑到县城,把自己和黄俊岱已见过面,黄还在犹豫中,自己完全有信心做好收拾黄俊岱的工作,向秦镜做了汇报。他要求秦镜,暂时不要派兵到坳上去,以免打草惊蛇。他保证一定帮秦县长将黄俊岱擒到断头台上去,报他心中的仇恨。
秦镜也还想利用招安这一招收拾黄俊岱,不愿过多的花费军事力量,只是催促李国荣要尽快达到他们的目的。李国荣则信心百倍,他再次夸下了海口,满有把握地说,愚职的目标就是要战胜黄俊岱,将他拿下,交到县长手里。我李某某不实现目标,不再来见您秦县长。秦镜给了他一些赞许,让他满怀信心地回了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