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黄俊岱的心情不好,傅太和便说,四爷,到烟塘界去吧,当年,我们从烟塘界下山,好不威风。今年去那里,一可避避政府的风头,二能给四爷一段轻松的时光。我认为那里是个神仙住的好地方。
黄俊岱也想起了在烟塘界的那段日子,那时弟兄们心齐,到黎平城里弄来了机枪,队伍发展得兵强马壮,一举进占了平察、藕团、三秋、大堡子,然后建立起了婆婆庙根据地,聚义总队很快走到了辉煌的顶点。想当年,他认为那里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于是答应了弟兄们,自己现在就到烟塘界去隐蔽一段时光。自己虽然选定了去向,可他心中还有他的弟兄们,他对大家说,我去了烟塘界,弟兄们怎么办?
傅太和说,弟兄们就跟着我好了。我们可以到黎平、通道、靖县、天柱、会同、锦屏六县边界一带活动。四爷在坐牢的那几个月里,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与弟兄们一直在湘黔两省边界活动的话,政府也不会怀疑你到了烟塘界,再说我们有家伙在手,当炉不怕火烧,我们应该不会有什么难处。
黄俊岱见傅太和的信心很足,也就放了心。他决定,队伍交给傅太和带领,自己去烟塘界。决定形成后,他们马上从唐家湾出发,30多人在原始森林里悄悄穿行,向贵州黎平方向去了。
黄俊岱和傅太和带领弟兄们过岩寨,借道三秋元贞、风冲,进入了贵州境内。部队沿湘黔边界继续向南运行,几日之内他们爬涉了200多里的山路,终于到达了黎平的龙安地带,再次神不知鬼不觉地上了烟塘界。
在烟塘界,傅太和给黄俊岱夫妇留下了大量的钱粮,把他俩安置好后,他带着30多个弟兄准备离开。黄俊岱看着就要和弟兄们长期分离了,禁不住痛哭涕流。他知道这一别也许就再也见不到大家了,他的心情很不是滋味,太低落太难过了,他把傅太和紧紧地抱住,真诚地叮嘱道,三弟啊,你要保重啊!凡事三思而后行,要多和弟兄们沟通意见,要多多保重啊。
傅太和的情绪也被他感染了,他诚挚地拥抱着黄俊岱,轻声说,四爷,你也要多保重,最多半年,我们一定会回来看你的。
黄俊岱与离去的弟兄们恋恋恋不舍,一直跟在他们身后送下了山。他对着渐渐走远了的弟兄们大声喊,弟兄们,多保重啊!半年后,我在这里等待着大家回来再相聚,你们一定要回来啊。声音传去了很远很远,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作为一个造政府反的土匪头子,他却不想干了,离开了他的队伍,如果时代允许他这样,他也许就此就可以销声匿迹了,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自由主啊。
烟塘界山顶的破庙,仍然还是那座破庙,山上一切依旧。庙里的香火似乎更旺盛了一些,原来,庙里又多了三个尼姑。过去在此庙里供事的一个老和尚已经去世了。现在若大的一座破庙内,只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四个老尼姑,显得格外的古朴、破落、幽静,这里完全已是一种与世无争的隔绝的另类世界。山峦依旧苍茫,绿色的世界无边无际,潮湿的空气在自由翻滚升降,老虎、豹子才是这里的主人呢,人类只不过是这里的客人。
黄俊岱和毛晚霞住进来后,给这座古庙带来了一抹新的景色。因为是夫妻合住,黄俊岱很自觉地住在了山后的那个给云游僧住的小屋里。他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书,有《孙文学说》、《中山业书》、《水浒传》、《中国古代诗词选集》等。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他过上了那种清静孤寂的简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