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盐铁往事:两千年前的货币战争全文阅读 > 第7章 封邦建国 殷周革命(6)

第7章 封邦建国 殷周革命(6)


  如果你穿越过去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个儿童,你应该庆幸,因为你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这个对于你来说都完全陌生的世界。你的童年大概和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你和你的伙伴们都把头发两边结起来,叫作总角。你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不过不是棉的哦,是麻的,你们种的丝,上好的要献给贵族,只有那些下脚料,可能会留一些填在麻布里,冬天用来御寒。你只和你的平民伙伴玩耍,河边的芦苇、包茅,河里的浮萍、荇菜,路边的飞蓬、萱草,都是你童年熟悉的植物。你是几乎见不到那些贵族的公子公主的。偶然地,在你父亲劳作的田间,你会看见贵族带着家人和随从过来视察,同时送饭给你们吃,这时你才会注意到那些穿着绫罗绸缎,举止闲雅,特别注重礼节的贵族,以及他们家那些知书达理的孩子,他们让你感觉到自惭形秽。他们穿的衣服看起来是那么光鲜,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宽松,衣袖很长,系着腰带,上面还结着玉、丝绦,而一生短褐的你,只有在祭祀时,才能穿上长长的深衣。

  吃的方面嘛,主要是饭和羹,没有后世的煎炒烹炸哦。作为一个平民,有时你也会吃点蔬菜,加点儿调料,什么酱啊、盐啊、葱啊、姜啊、桂啊……至于肉嘛,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嘛,一切都是有特供的,级别不同,待遇不同。而且死人比活人要高一级待遇,就是说,祭祀的时候,是向上看齐的。鉴于你是一个平民,所以那些太牢啊少牢啊特牲啊说了也没用,与你有关的肉类,其实只有四种,一种是狗肉,一种是猪肉,一种是鸡肉,还有一种是鱼肉:男孩从小就要学会养狗,女孩从小就要学会养猪。不过这些肉,并不是给你自己吃的,实际上,他们大多数要献给贵族。所以你背地里会称那些贵族是“吃肉长大的”,简称“肉食者”,听起来有点像肉食动物。

  不过幸好还有鱼肉,因为鱼肉被贵族当成比较低级的食物,所以常常逃过一劫(我怀疑是那时的烹饪手法问题,连肉都非要煮成肉汁,或剁成肉酱吃,会把鱼做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想赵盾被晋灵君派杀手暗杀,杀手看见赵盾在家吃的只是鱼肉,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这个赵卿真是节俭哪,竟然只吃鱼肉。再看见赵大人吃完了,大清早天还没亮等着上朝,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又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自言自语说,大好人哪,我如果杀了他,就是不忠,但如果不杀他,答应国君的事没做到,就是不讲信用,我还是杀了我自己吧,于是自杀。虽然鱼肉也不是经常能吃上,理论上只有祭祀时才有,但毕竟有那么点儿指望,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不可胜食”。

  不过如果你是肉身穿越,过来就是个大小伙子,或美好的童年结束了,你就该出去干活啦。干啥活?当然是农活。你不仅要种私田,还要代种大田。私田是周朝的一百亩,相当于你穿越前的三十亩。我知道你在念叨什么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不对,美不死你,那是两千年以后。三十亩在两千年以后能混个小康,在这年头只能混个温饱。你得看看后世是啥技术,你这年代是啥技术,最起码你很可能就没有牛,你要用工具来翻地和锄草,比如什么耒、耜、钱、镈之类。这些工具,有的纯粹是木头的,比如一根木头,前面尖尖的,上面横绑一块木头,用脚去踩,可以用来翻地。有的包了金属边,有的镶了整块金属,但都很不好用,一个人哪里翻得动,只能两个人一左一右,喊声一二三,一起用力,这叫耦耕。第一卷里提到的农家许行,就天天拉着人做这事,然后自称环保主义者,回归自然,你说这不是犯病吗?

  但不管许行犯不犯病,你都得做这事,而且得做好,因为你一家老小全指望这三十亩地了。把你的“三十亩地没有牛”搞完了,还要代耕大田,就是给贵族种的。不过是集体劳动哦,和其他农夫喊着号子,唱着反动歌曲,像什么“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之类。唱着反动歌曲还能做好活,那是天下奇闻,你们当然也做不好。于是贵族就要恩威并施了,首先派出监工,监视你们劳动,看谁偷懒,就报告贵族,关你们禁闭,其次,带上夫人,也许还有小贵族一起过来给你们送饭,于是在一片其乐融融之中,你们唱起了主旋律歌曲,什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什么“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什么“今天是个好日子啊,王孙又来送饭到田中吃啊,希望庄稼快快长啊,公田的产出更比私田强啊”。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下,在21世纪喜欢睡懒觉的同学要注意了,不要以为回到了周朝,你就可以朝九晚五啦,那是绝对不容许的。作为一个农民,你每天要准时上工,如果晚了,嘿嘿,村头的父老和里正,就会把大门关起来,你就别想出去干活了,后果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除了种田之外,你还要出去打猎,有大猎物要献给贵族,小猎物才能自己留着。碰到了贵族要盖房子,要修城墙,或者要修路,你当然要义务帮忙。如果你是住在六乡的国人,祝贺你,你是贵族的同姓,你根正苗红,你是阶级兄弟,你可以当兵了,你可以自备兵器跟着贵族的兵车一通乱跑了。如果你是住在六遂的野人,很不幸,你是黑八类出身,没有当兵的资格,你要额外献上很多东西,承担更多的义务劳动,以便对你进行思想改造,至于改造到什么时候结束,很不幸,下辈子重新投胎吧。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后悔啦,别担心,快乐的事在后头呢。

  比如每年春天的社祭,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到乡校,杀牛杀羊祭祀(这是给社主的而不是祖宗的,所以规格更高),奏乐唱歌跳舞玩游戏聚餐。单身的男女同学请注意,眼睛不要那么直,口水不要流出来,你看上了那位是不是?看上了就直接上去搭讪嘛,还犹豫个啥呀!摘一朵美丽的鲜花一根美丽的香草送给她,对她说,花儿草儿哪有你漂亮(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向他倾诉你的思念,你这个坏小孩,我与你说话,干吗不理我呀,害得我吃不好睡不香的(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约她在城门下面见面,这位美丽的姑娘,咱们晚上戌时到城门口见面吧,不见不散哦(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哎呀,真讨厌,规矩点,别掀我的裙子嘛,你看狗狗都在叫了(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每年冬天的腊祭,也是很Happy的日子,不单单是唱歌跳舞聚餐谈恋爱,还因为腊祭之后,可以休息好几天啦,喜欢睡懒觉的同学也可以睡个懒觉啦。

  至于平时,除了出门要开介绍信,早晚要准时上工,男同学要种田做建筑工人,女同学要养蚕要做纺织工人以外,也不是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像什么“尝新”节,除了聚餐还可以在一起玩玩投壶啦六博啦的游戏。便是平常,工作得了闲了,也可以到乡校去看看最新的热帖,像什么卫国的国君把儿媳妇娶啦,陈国的国君被国人赶走啦之类,顺便再编几首歌唱唱对现实的不满。除了周厉王这种人神共愤的家伙,一般都会对乡校里那些牢骚怪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至于那些嫌种田不好玩的同学,作为一个平民,你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的选择,士农工商么,虽然可选项不多,与宋朝的三百六十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也不是没有其他事可做。那么其他职业其他阶级,都在做些什么事呢?

  13. 人人都是铁饭碗

  两千年前封建社会解体的时候,曾经有很多人摇头叹息,他们诅咒万恶的市场经济,怀念那个人人都是铁饭碗的时代,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理想的时代。这个理想后来由一个书呆子王莽加以复现,遭到彻底失败后,那些人才算死了这条心。

  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好呢?首先,“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富分化太厉害,太厉害,社会太不公平,太不公平。其次,市场经济下会失业啊,工作难找啊,在农村失去土地,城市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只能东打一天工西打一天工,饱一顿饿一顿,变成所谓的“流民”,运气不好呢,还会饿死。想那人人都是铁饭碗的封建社会,穷是穷点,但生活有保障啊。最后,市场经济下什么都是谈钱,土地用钱计算,劳动用钱计算,连官职都可以用钱买,除了皇位,就没有钱买不到的,什么世道嘛这是!

  但封建社会真的公平吗?封建社会是真正的阶级社会,一个人生下来是什么阶级,那他这辈子就一直是这个阶级,他的儿子还是这个阶级,还有比这更不公平的吗?贵族吃肉,平民只能吃菜,贵族穿的是绫罗绸缎,平民穿的是麻布衣服,而且永远永远,还有比这贫富分化更厉害的吗?但是不一样啊,人的幸福感来源于比较,人的不幸感也来源于比较。市场经济下,看着前几年还跟自己一同当伙计的阿三,下海才两年,居然当上了掌柜的,开了四五家铺子,心里如何好受?看着长得不如自己做女红不如自己家世也不如自己的隔壁阿红,嫁了个好人家,俨然一个贵妇人,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里如何能够好受?但是在阶级社会,根本不会有这些问题,因为你根本不会跟别的阶级比较,正如奴隶主不会去跟奴隶比较以寻找幸福感,他只会跟别的奴隶主比较。平民他所比较的对象,也只能是平民。但既然人人都是铁饭碗了,同一个阶级,差别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有同学要问了,为什么人人都是铁饭碗的封建社会会是阶级社会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你想想啊,虽然人人都是铁饭碗,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这些饭碗这些坑能一模一样么?比如大田上集体劳动吧,做领导的肯定比田里劳动的要轻松一点儿吧,如果他们在一起比较,不服气,闹,怎么办?顶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分开,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交往,做工的永远做工,务农的永远务农,当领导的永远当领导。

  还有同学问了,在原始社会里,这些贵族和平民的先辈们很平等的,为什么后来差距有这样大呢?这个问题问得更好。因为原始社会条件差,一起打个猎,分吃了就完了,但是后来条件好了,东西除了分给大家之外,还颇有富足。这些富足东西该给谁呢,部落首领当然想据为己有,但是怕人家不服啊,所以顶好的,是乘着在战争中建立的威信和武力还在,把阶级固定下来,贵族保护平民,平民依附并效忠于贵族,世世代代。绝对平等这种东西,只有在共同贫穷的时候才有可能,均贫可以,均富却难。既然无法均富,那么顶好的,是按级别给予不同待遇,而且把他们隔离起来,互相没有想头,这样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是的,阶级社会必定伴随着阶级隔离,很难逾越。

  那么在周朝,互相隔离的阶级有哪些呢?

  最高的当然是周天子,就是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那帮小姬姬,啊不,那帮姓姬的小子们。理论上,他们要什么就是什么,只有上帝能管住他们,实际上,他们也未必真能管住谁,周武王的曾孙昭王姬暇,不就被楚人弄没了么?所谓的“普天之下”,其实也就黄河中下游那一块地方,不过靠着姬昌姬发和姬旦的威风八面,倒也在几百年时间里,坐稳了华夏阵营的带头大哥。

  下面的就是诸侯了。按照三种特征值,他们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伙的,因为诸侯多半只与诸侯通婚。之所以是多半,是因为其周天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所以只能与诸侯通婚,同时卿大夫偶尔也会与诸侯通婚一下。从理论上说,诸侯应该每年去见见周天子,带上贡品,再喊点带头大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话,这叫“朝”,考虑到路途遥远,也可以让小弟马仔们,就是卿大夫们代劳,这叫“聘”。理论上说,如果哪个诸侯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天子还会带着其他小弟去兴师问罪,比如郑国就被围攻过,但楚国好像也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过,而周天子也没有多少有效的办法。理论上说,周天子想维护世界秩序,或遇到危险的时候,其他各国都应该出兵,毕竟这是华夏阵营的事,不过自从被周幽王那个情种毁了信誉之后,这事也做得不利落了。

  再下是卿大夫。具体分为上卿或正卿、下卿或副卿、上大夫、下大夫几个级别。不过要看具体的国家,如周天子的卿,就跟诸侯一个级别,这就好比市局级单位的处长,相当于县处级单位的局长。而根据诸侯的大小,它们的卿大夫,级别也不一样,所谓“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不过县官不如县管,等到齐晋楚秦这四个大国起来之后,周天子的卿也算得了什么呢?等到韩赵魏灭智伯之后,晋君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下是士。士是一个夹心层,相当于后世的中产阶级,有元士、上士、中士、下士几等,有一定职位,虽然没有土地,却有官禄,算是公务员。为什么要说是夹心层呢,因为在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对于卿大夫及以上的阶级,是不会用刑的,而对于庶人及以下的阶级,是不会用礼的。士正好在两者之间,即可以刑,也可以礼。后世人们不理解那些士们,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两桃杀三士的故事更是搞怪,为了两个桃子三个人不好分,居然三个人都自己抹了脖子。其实如果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联系起来,就会明白了。因为他们是一个既可以刑,也可以礼的阶级,他们不甘心哪。他们需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贵族,真正的贵族,他们只可以礼,不可以刑,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真正的贵族,原是不需要用刑,他们天生的高贵品格注定了他们在背负耻辱时,宁愿死,也不会苟且地活着。他们要维护贵族才有的高贵品格,哪怕用生命作为代价,所以子路才会宁愿死,也要把帽子扶正。

  士之下为庶人。又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这个士和前面讲的士有点儿不一样,一般叫“士民”,是没当公务员的“士”,他们一般读了点书,更重要的,懂得“礼”,是公务员的后备人选。农就是“三十亩地没有牛”的农民啦,又有国人野人的区别。工,是工匠,一般住在城里某个地方,在国营工厂里做事,做出来的东西,并不会拿到市场上卖,而是统一调配。商,也是属于官府的,并不是私自经商,实际上相当于国家采购员,拿着本国有的东西出售,交换或购买本国没有的东西,回来后献给贵族。

  最后为奴隶。一般是三个来源:俘虏,犯罪,自卖为奴。考虑到犯罪和自卖为奴的数量有限,所以俘虏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不过这些奴隶却无法支撑起一个所谓的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必备的两个条件:其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因为用奴隶进行粮食生产是危险而低效的,其二是大量而长期的异族俘虏来源,把一个宗族的同姓庶人当奴隶那会遭到集体鄙视的。希腊和罗马是通过长期战争俘虏异族奴隶,美国南部则是黑奴,而且都是进行非粮食生产,用于出售。周朝显然哪条都不够格,这些奴隶一般用于养蚕、杂役,或干脆是所谓的家奴。

  好,在这个人人都是铁饭碗的时代,除了拿起锄头之外,还有哪些职业可以选择呢?

  天子、诸侯或卿大夫当然是首选,但假如你的手气一直不够好或脚气一直够好呢,又或你是肉身穿越,天子、诸侯或卿大夫的身份证弄不到呢?

  奴隶当然不能选,“世代为奴”,那是一个多么叫人绝望的诅咒啊。

  剩下的就是士农工商了。尽量也不要选工人,虽然号称“百工”,有选择空间,但是比农民还没有前途,农民好歹工作地方大啊,哪像工人两点一线,只有那一块地方,还不发工钱,还哪都去不了。

  最有前途的,就是士人和商人了。如果你能言善辩,建议选择后者,如果你能写会念,建议选择前者。实际上,这两个职业,成了封建社会解体的两个重要推动力。这不,东周初期,齐国的管仲就开始了重商主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