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正站在离开小说故事提到过的那座山的最后一道垭口处。r
这座山在小说里被叫做横山,山上只有一条小路,只能供人行步。r
如今,走这条路的人不多了。r
在过去的故事里,曾经有无数的历史人物和两湖两广的人。r
用担子,挑着幼小的孩子和老年人以及生活用品。r
就是从这条小路,走进边城来,营造没有文字都可以称得上优秀的彝汉交汇故事。r
他们也因此成了不用描写,就是优秀的小说角色,还有意无意地编导着生活的年年岁岁。r
由于小说的情节在随着后来的社会安定,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活跃了起来。r
其主题,也就随之而开始了修造汽车道路的一系列工程。r
这个时代,人们都喜欢忘记历史,少数人更喜欢篡改历史。r
特别是忘记走进小说之前的历史,他们,还是他们,都是在战火中,为了小命,才进入小说的。r
可小说里的彝人们,没有拒绝,而是伸出爱的大手,拉他们进入温暖的小说。r
汽车道路是沿着小说里写下的一条,长三百一十七公里的边河修筑而成。r
因而小说里的人们,现在不用翻越横山那条不经意却又艰险的羊肠小道。r
而是坐上舒服的汽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r
比如黄丹、舟坝和沙湾等等很远很远的地方。r
尽管这样,小说里还是没有几个人坐车出远门。r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故事里提出的边城人没几个生意人。r
就算有,这些人也走不出小说情节,对他们的约束或控制。r
因为,小说里的前辈们一再申明:要离开小说的角色,必须走横山这条小路。r
这个申明,到底是那一个草包定的或写的,我不知道,总之,就是这样传说着。r
我就是遵照了申明,才一步一步地爬向横山的垭口。r
这垭口处,能看见两个世界。r
一面是小说里留下的一条又弯又拐的小路,它伸进小说的中心点——边城;r
边城是我的家乡,很烂的一个坑,我一直这么评价它。r
因为,自我来到这个小说世界,就没法找到我土司黑骨家族的辉煌史了。r
另一面是又高又陡,近乎是笔直的下山路。r
这条路与小说无关,它伸向的是一团团无法看清的现实世界。r
这个世界,听说是巨人元谋人砍出来的,流了很多的——血。r
我所站的这个垭口,是横山的最高点。r
小说里的太阳,就是在每天的清晨七点正,从这个垭口升起。r
然后慢慢往西边移到下午五点,就掉进边城后子门那炮台山的炮台后面。r
一天的日子,就这样一晃,便成了一个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