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那边哆哆嗦嗦站出一人,小心翼翼地凑到年轻人身边,诚惶诚恐地唤了声:“少主!”r
年轻人两眼喷火地瞪着这班家奴,一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儿令他为之气结,他一张口,“三字经”统统出笼,骂得家奴们个个耷拉着脑袋,大气不敢出一口。骂痛快了,他才问到正题上来,“本公子在里面睡得正安稳,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踢翻了本公子的……床?还有你们!”再指指负责抬棺的八个高壮汉子,呵斥道:“你们也不好生照料着本公子,一个个鸡飞狗跳的,瞎搅什么名堂?”末了再来一句,“一群饭桶!”r
八个壮汉哭丧着脸,噘着嘴小声申辩:“这可不是小的们的错,要怪就怪那赶车的不长眼,冲撞了公子您!”r
听这一番对话,旁人可纳闷了,照理说棺材里蹦出个活人来,已够惊世骇俗的,为啥送葬那班子人脸上的神情除了诚惶诚恐,就没一丝惊讶骇怪之色?除非,他们早就晓得躺在棺材里的不是死人!r
一个大活人,没事干吗躺到棺材里,还装得真像那么一回事,白绫挽联、麻衣孝服,连哭带嚎,一应俱全!r
赶车那人忍不住摘下斗笠,抬眼细细打量把棺材当床睡的年轻人。r
年轻人此时也在打量赶车的:粗布衣衫,瘦小个儿,黝黑肤色,扁眉细眼,看其年龄约在三十上下。年轻人稍作打量,便扯起唇角轻蔑地一笑:一个貌不惊人的车把式,也敢来冲撞本公子,真是寿星公吊颈——自寻死路!r
他大摇大摆地走到马车前,站定,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车把式”,下巴翘得老高,一张嘴便是训奴才的口气:“呔!不长眼的狗奴才,居然敢挡本公子的驾,还不快滚下车来给本公子磕头认错!”r
又是一个大“茶壶”摆在眼前,赶车的暗叹:果真是什么样的奴才就有什么样的主子!瞧这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剑眉朗目,相貌堂堂,偏就是一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傲慢姿态,想必又是哪家名门望族一贯养尊处优、吃不得半点亏的公子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