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卫生部下发文件,点明要抢救老中医的行医知识,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医师带徒”工作。那时我16岁,有幸成为山东临沂名医刘春启先生的门下。3年的学徒生涯后,我正式走进了中医科学的殿堂,通过随师抄方、抓药,熟背了十多部中医古籍,同时也掌握了300多个穴位的传统针灸方法。
1964年,我来到部队补了西医课,懂得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结合部队训练,在今后的50多年中,我给10万多名部队军人防治、调理过训练受的伤,给军内外3万多名针灸医师做过培训,在全国4千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最终,我成功地创立了“安全、单穴、3秒钟见效”的平衡针灸创新技术。通过国家“973”中医理论专项课题研究,平衡针灸对大脑中枢神经干预的最佳时间是45毫秒,为平衡针灸即时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被列为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及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董峰医师早年作为总后卫生部第三批名医带徒工程的优秀人才跟师于我,在近8年的时间里,跟随我从诊室到训练场,到偏远山区,走过了大江南北,系统学习了平衡针灸疗法。董峰医师认真学习了我的学术思想,熟练掌握了平衡针灸学的精髓,在平衡针灸学科的发展中做了不少贡献,成为我的好帮手、好学生。
正是因为董峰医师的悟性一直较高,他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走进了中国中医的最高学府——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科学院这个中医的“国家队”里,他让平衡针灸技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看到这些甚是欣慰。我经常告诉他,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想要将中医弘扬光大,一定要有继承,也要有发展,让更多的人学习到中医的科学内涵,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我希望他可以将平衡针灸技术继续发展创新。
读过董峰此书的初稿后,我倍感欣慰。多年来,他经过刻苦的研习和大量临床实践,不但运用娴熟平衡针法,治愈了无数患者,还为平衡针灸在海内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众所周知,心掌握着人们的情绪,只有心绪平和、稳定的人才能长命百岁。《黄帝内经》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个“主”,指的就是心,此书也是围绕养心、调心展开,字里行间充满真诚,毫无保留,给大众带来行之有效的健康养生知识,把中医最精髓的文化内涵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传达出来。
回想起多年前有名记者问过我,平衡针灸自成一家,您这样轻易外传,岂不天机泄露了吗?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包括董峰医师——医乃仁术。我的医术是党和军队培养出来的,也是患者给予我的机会,我一定要将这一技之长献给社会,让广大百姓享受到中医创新的伟大成果,让天下百姓远离各种病痛。
尤感欣慰的是,这一点,我的学生董峰也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