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我都会推荐小米红薯山药粥。将小米30克、红薯100克、山药30克一同煮粥即可。大家别看这几种食材普通,功效却大大不凡。小米和红薯色黄,补脾胃、促消化;山药更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佳品。每天吃一碗,连续吃一个月,您就会发现自己的气色大大不同。食疗见效没有针灸、药物来得快,但是作用持久,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一般不是很严重的病人,我都会推荐食疗。
如果脾胃有毛病,特别是一些胃痛症,按揉公孙穴效果很好,在给那个局长调理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在公孙穴上下功夫。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它是脾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经常按揉健脾益胃的功效很是不凡。大家不妨在晚上泡脚后,多用手指捏捏,力度以感到酸、胀、痛为宜。每天也不用捏太长时间,每侧5~8分钟就行了,长期坚持就可以和脾胃疾病说再见了。
养脾的关键还在于养心,避免思虑过多,心思重很伤脾。对于一些生活中喜欢操心、心思细腻敏感的人来说,要让自己神经粗放一点。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强求。
遇到解不开的事情,最好就不要自己去“解”它,让时间去“解”它,过了那个时间你也就发现,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当时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可逾越。
7.心肾相依,水火交融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5月份越南反华骚乱打砸中资企业,很多工厂被洗劫纵火。就在这个事件发生后不久,我接诊了一个企业的老总,他在越南投资的企业被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而且人心惶惶,很多国内的员工都不愿意继续在越南工作下去。他整天为这件事发愁,晚上觉睡不好,失眠多梦,白天心悸烦躁、精神不振,还腰疼得厉害。
我仔细诊断了一下,发现他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这位患者的失眠和腰痛为肾虚所致。腰为肾之府,肾为水脏,主骨生髓,若肾水不足就会出现腰酸背痛。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无法助心阴以滋养心阳,就会导致睡眠不好。我的治疗以补肾养心、交通心肾为原则,给他施了几次针,开了几剂中药。在治疗结束的时候,他的工厂运作又恢复了正常,他没有心理的压力,病好得更快了。
现在很多人都有心肾两虚、水火不交的病症,关于此类病症的原因,还得从心肾的关系来说起。我们形容心和肾的关系,往往会说“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中藏经》提出“水火相交,阴阳相应,乃为和平”观点,指出阴阳相交相应才属正常。从升降关系来说,肾位于下,以上升为顺;心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在五行上,心属火,在人体上方;肾属水,在人体下方。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与肾之间的这种水火升降、互济互制,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心藏神,肾藏精,精和神也是我们生命的基础。肾精充盈,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肾精亦旺。清代《傅青主女科》曰:“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炙,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具体指出心肾之间上下交通、水火相济,方能维持身体的协调平衡。
我们要想活得健康,心肾必须协调,心火必须有肾水灌溉才能滋润,肾水必须有心火温暖才能以流通。心肾功能正常,水火相济才能达到心肾相交。
在生理情况下,心与肾之间相辅相成,才能使五脏六腑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在病理变化上,心肾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导致肾阴不足,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症状。西方医学也研究证实,肾脏功能减退时,心血管疾病就会高发。如果大家出现了以下症状的一条或多条,就是已经出现了心肾不交。
1.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头晕。
2.耳鸣,腰膝酸软。
3.畏寒,面色白,水肿,尿少色白。
有以上症状者不妨日常取去核桂圆9个,莲子、大枣各5颗,枸杞15克,一起泡水喝。这4种食材养心安神,补益肾精,温补气血,常喝此茶可以达到交通心肾,让身体水火相交。
说到让身体水火相交的秘方,我特别推崇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花椒、桂圆、艾绒敷肚脐的方法。南怀瑾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活到九十余岁无疾而终,留下传世的文化瑰宝和养生心法。其中花椒桂圆艾绒敷肚脐的方法简单有效,我曾推荐过不少人使用。长期用此方法的人,都反映说效果很好。经常如此做可以达到暖肠胃、促安眠、交心肾、济水火等多种好处,现在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桂圆肉1枚(最好买带壳的,自己剥掉壳,完整的桂圆药效相对比较好),花椒7颗(最好产地为四川),一同碾成细末,加上3年以上的陈艾绒少许,然后一同打烂搅拌均匀,使三者充分融合,这样就制作完成了。一次制成的药量可以供两次用,使用的时候取药的一半,揉成团,每天晚上睡觉前放在肚脐里就可以了。
桂圆补心益气、养心安神,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艾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肚脐即神阙穴,可使身体直接与外界相连,使身体充分吸收三者药效,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会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状态,能有效缓解各种肠胃病,人也会吃得香,睡得好,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
8.心血瘀阻,肝气自然郁滞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而且是唯一没有痛感的器官。它天天兢兢业业地代谢解毒,任劳任怨,而且自我修复能力特别强,是人体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在西医的眼里,肝脏是一个代谢系统,一个解毒的脏器,所以它也是最易污染的器官。在中医的眼里,肝有两大功能:主疏泄和藏血。说到主疏泄,女性朋友生理期前总有那么几天会脾气不好,就是因为肝脏的血液少了,脾气就差了,容易发怒。
我们都用“心肝宝贝”来形容对人或者物的重视程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心和肝对身体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心与肝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个医案,看看两者的关系。
行医多年,病人男女老少,国内国外的都有,由于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我发现他们对经络穴位的敏感程度,甚至比我们国人都要更加厉害。所以,尽管语言不通,我还是很喜欢接诊外国人,看到他们对中医的赞叹,心里就很满足。去年春天的一个上午,一个也门的学汉语的小姑娘带着她的朋友来到我处。
她的那位朋友是国家公派来到中国来攻读工科的一个博士,已经35岁了,来到中国以后,由于自己的汉语不好,虽然很刻苦,但和实验室的人交流少,共作进展也非常缓慢。再加上她对远在也门的孩子很思念,所以她经常闷闷不乐,生理期经常紊乱,结果体检发现有了乳腺增生,还时不时两胁疼痛。
我看她面色不佳、舌质浅淡、舌底青筋凸起、脉细无力,就知道她心肝血虚、心血瘀阻,导致肝气不舒,才出现生理期紊乱、乳腺增生这些肝郁症状。我主要选取腹部和脚上的穴位来推动心血运行,化解血瘀的状况,使肝恢复正常。我用3个疗程的针灸加食疗,使她逐步恢复了健康。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是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心血充盈,血行正常,则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而心血瘀阻或虚乏可累及肝,导致心肝血瘀,常见有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月经量少色淡或有血块等。
另一个是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肝主疏泄,心血充盈,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则心情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而心神不安易肝气郁结、肝火旺也会导致心火亢盛容易出现精神恍惚、情绪抑郁、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心悸、胁肋疼痛等情况。
我们在日常中要保持精神愉快,肝的疏泄功能才能通畅;肝气舒调,心也就平和得多。
如今,环境污染严重,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越来越多,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班、应酬、熬夜是家常便饭,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我们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肝功能低下。
此时身体的平衡协调功能减弱,女性容易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慢性肠胃炎等疾病,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肝郁气滞造成的。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而对于男性朋友而言,一定要注意适量饮酒,现如今因为酒精引发的肝脏问题在男性中非常常见。肝气郁结、肝火太旺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等症。
对于平时肝气不舒的人,我一般都会推荐菊花乌梅玫瑰茶。取菊花6朵、乌梅2枚、玫瑰7朵泡水喝,就可以缓解由肝瘀、火旺、气滞引发的各种症状。菊花味苦去火,乌梅味酸干化阴,玫瑰活血化瘀,三者搭配最擅去心肝之火,化心肝血瘀。此外,平时多吃点枸杞、猪肝、胡萝卜,对肝也是很好的。
对于保肝护肝,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保持心情舒畅和睡眠质量。肝主怒,过怒伤肝,养肝就是先养心、安心,调节情绪。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去适应环境,多交流、多倾诉,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情千万不要憋着,否则可能引起大病。长寿的秘诀,说白了就是性格开朗、心态平和、很少发怒。
生气发怒特别容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像三国里面的周瑜,自己有举世公认的才干,家有如花美眷,竟然活生生被气死,人死了可就一场空了。所以当自己要发怒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及时制怒。当然,偶尔发发火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心里有了火发出来,肯定比一直闷在心里要好。
良好的睡眠对养肝护肝尤为重要。中医讲人卧则血归肝,肝藏血充足,就能保证肝功能良好。长期睡眠不足,使本来要进入肝的血液去行使其他功能而损耗,肝得不到血的滋养,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人也就容易情绪暴躁,爱发脾气。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有不少人的肝病其实是“熬”出来的。很多人凌晨1点前都不睡觉,一般人在熬夜后双目赤红的现象就是已经伤到肝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年轻人,每天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修复、排毒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上床睡觉,多让身体休息。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9.血瘀难调,还需心治
在我们中医里有这样的话:“宁看十男子,不看一妇人。”说的是一个女子的病比十个男子的都要难治,所以医生宁愿接诊10个男子,也不愿意接诊1个女子。当然我们是不会挑剔、选择病人的,但是一般女子的病确实更复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女九瘀”。女子血瘀的情况非常普遍,由血瘀导致的各种症状很多都让人感到非常棘手。
曾经有一个在一家时尚杂志做编辑的女孩子小雯来我处就诊。当时是1月份,刚下了雪,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她来的时候仅穿了一件大衣,连羽绒服都没穿。小雯说她现在每次来月经的时候,肚子都会痛得死去活来。现在更加严重了,即使不是月经期,左腹也时常坠痛,去检查也没有子宫肌瘤,可是就是经常痛。
我给她号了脉,仔细观察了一下舌头,然后问她是否经常穿得不够保暖,月经不调,经血颜色紫黑,还伴有血块;平时脾气急躁,经常心情不好。她连连点头,说她在时尚杂志工作,不可能穿得过于臃肿,平时工作压力大,难免急躁。我接着告诉她,像她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现在很多女孩子为了所谓的“风度”,大冬天不管温度多低,都不肯多加衣服,非常容易受寒,再加上平时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心情长期不愉快都会导致心血瘀阻,影响身体健康。
我给她开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嘱咐她一定要注意保暖,没事的时候多运动,人经常运动,气血也会跟着流动,瘀滞的地方会被新鲜的气血冲走。
那么,女性为什么会非常容易出现血瘀呢?
在正常的情况下,血液运行是很通畅的。若人久病体虚,脏腑功能失调,思虑过度,或者久居寒冷地区,那么心中阳气就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气停则血瘀,气滞则血瘀,容易导致瘀血内阻、出现心血瘀阻证。
如果你存在以下几点,那么就要当心了,说明你已经出现了血瘀的症状。
1.头发容易脱落,有黑眼圈,面色晦暗,皮肤发干。
2.口唇暗淡或发紫,以唇缘最明显,舌质暗有瘀点,舌下有青筋。
3.皮肤灰暗、没有光泽,肤质偏干,有皮屑或鱼鳞状区域。
4.指甲面高低不平,有竖纹,有条状或点状白色花纹。
5.身体特别是胸腹部有固定点会疼痛,发作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胸常有憋闷感。
6.常有胃脘部饱胀难消,女性常有痛经、闭经现象。
我们都知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瘀阻不通,非常容易堵塞经络,瘀血也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温床,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都是在血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