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养心: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全文阅读 > 第3章 养生就要先养心,心明是健康之本(1)

第3章 养生就要先养心,心明是健康之本(1)


  1.心是脏腑的君主,心明是健康之本

  我们都知道人有五脏六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部分的脏腑名称中都是“月”字旁,比如肝、胆、脾、胃、肾、膀胱、肺、大肠、小肠等。这是因为在古文字中,小篆“肉”和“月”的写法极其相近,因此在用作偏旁的时候就都写成了“月”。又比如肘、膝、腰等字,很多和身体相关的部位都是“月”字旁,唯独“心”没有。“心”究竟为什么会如此特殊呢?在后文中我将会给大家一一道来。

  去年夏天一个喜欢探讨问题的老患者老张问我说:“董大夫,我有很多慢性病,我该从哪里着手调理呢?”当时我毫不犹豫地说:“万病都由心生,要调理当然是先调理心了。”在全身所有的脏腑中,心是“君主之官”,是皇帝的位置,可是不得了的。

  老张不解地问,假如心脏是“皇帝”,那么别的脏腑呢,都是“小兵”吗?

  我解释说,我们中医里面的心,不仅包括心脏这一个器官,我们平时说的“心神不宁”,就已经表示除了心脏之外,心里还有一个“神”,身体的元神在这里。人的精神、思维都由此而出。

  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心这个“君主”的指挥下各自分工合作,维持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比如说肺是“宰相”,通过呼吸调动气来辅佐心;肝是“大将军”,为心冲锋陷阵,解毒救难;脾胃管粮仓,主要负责消化食物,给身体供给并贮存营养;小肠主要对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大肠向体外排毒;肾负责身体的各种调节;膀胱管水道,蓄藏津液,排尿液……

  总之,其他器官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因为有心在进行主导。所以,如果心明智顺达,那么其他脏腑也会安定,身体没有大病,人就健康长寿。而如果心受到伤害,那么身体所有的脏腑都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身体就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老张说,肝是“大将军”说得好,都知道肝火旺的人脾气大,可不就是一个武将嘛!不过,心这个“君主”是怎么当上的,它究竟有什么功能呢?

  老张果然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我喝了口水润润喉接着说,心作为“君主之官”的地位,可不是无故受封的,是由其强大的功能所决定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心通过不断跳动带来能量,心停止跳动的话,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要说心的功能,主要是藏神和主血两方面。心产生出元神,可以调控全身的各项活动。就像我们电脑里面的程序代码一样,指挥整个电脑的运行。我们都知道人生病时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就是在心的指挥下完成的。血的重要性也很好理解,人的五脏六腑都需要血的灌溉滋养才能各守其职,没有了血,生命也就不再存在了。

  老张点点头说,原来我们的元神和血液都是心管的,那么心的力量弱了,其他脏腑肯定也就不行了。

  我点头称是,然后继续说,《黄帝内经》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命名为十二官,心为君主之官。它这样描述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的是我们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身体能够正常进行生命活动都要靠心的统帅。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商纣王,宠爱苏妲己,自己天天酒池肉林,寻欢作乐,荒淫无度,无限度搜刮民脂民膏,对黎民百姓乃至国家的重要官员都肆意杀虐。那最终他的下场是什么呢?国破家亡。身体也是一样,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心,整日思虑过多、暴饮暴食、起居无度、运动不当,一旦超过身体可承受的负荷,使心失去清明,导致所谓的“君主不明”,那么整个身体都会处于危险之下。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心。

  说到这里,老张又说,董大夫,我知道你的绝招多,跟我说说怎么养心、调心吧。不过可不能太麻烦,最好不用吃药、不用按摩,太麻烦的我可坚持不下来。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告诉他,中医保健里确实有一个简单的养心小方法。

  这个养心小方法叫“撞墙呵”。方法是找一块平滑的墙面,以背撞墙,然后每次撞的时候都口发“呵”的声音。在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法中,心对应“呵”,撞墙的时候可以打通身体的经脉气血,特别适合心脏不好的人。

  要注意的是,平时身体不是特别好的人,就站得离墙近点,撞墙的幅度小一点,待身体慢慢好转以后,可以加大一点动作幅度。长期坚持,对身体的好处妙不可言,大家不妨试试,每天抽出10分钟,就能收获一辈子的健康。

  我以前的一个邻居小王,她怀孕时在没有得到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吃了一些药,结果孩子生下来就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院后,小王抱着孩子到我这里,我就把小儿推拿的方法教给了小王。回家后她一直坚持给孩子推拿,现在孩子活蹦乱跳,上了小学后还特别喜欢踢足球。

  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和孕期妈妈误用西药或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有关。在这里提醒怀孕和备孕的准妈妈们,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刻一定要注意不能胡乱服药,或者是接触毒害作用大的化学品,以防孩子患上先天性的心脏病。我建议孕期生病最好用物理疗法来治疗疾病,以防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2.心不定则气不顺,血不畅则百病生

  做大夫是一件特别容易结缘的事情,和很多患者交流多了,最后就成了朋友。一天下午,在银行工作的小李又来到我这儿看病。一年前我曾帮助他进行骨折后的恢复和调理,他对我非常信赖。这天他一脸抑郁地说:“董大夫,快帮帮我吧,我现在身体非常差,整天四肢僵硬,背疼、脖子疼、头晕脑胀,今天给客户处理业务又犯错了,再这样下去我的工作都丢了。”

  我给小李号了一下脉,看到他舌质紫红,舌下青筋暴起。联想到他的工作性质,我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问小李,他每天的工作是不是很忙,是不是都坐着不怎么运动,心理压力比较大?小李连连点头称是,说他们网点客户特别多,他今年又想多做点业绩,表现一下自己,好升职加薪,基本上天天加班,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回家了也懒得动,还是坐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

  我告诉他,他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心里事太多,心不静,坐的时间太长,身体气血运行不畅。如今他身体血瘀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没有良好的气血循环,瘀血滞留,新鲜的血液无法滋养颈部,就有了颈椎病;更不能上达头顶,所以经常头晕脑胀。我又指了指他明显凸起的肚腩,告诉他,小肚子就是这么来的。要是再不加以调理,以后脑溢血、心肌梗死都会随之而来。然后,我在他的头顶、后脑勺和大椎穴进行按摩和调理,很快他就感觉颈部不再僵硬,头脑也开始清明。

  治疗结束后,我又给他开了点活血化瘀的药,解决了瘀血的问题,并告诫他要定时活动,否则身体还是会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瘀血。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而气血的根本来源,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所产生的各种疾病,大多是因为不能平心静气,气血瘀滞的原因。瘀血是产生气血紊乱的重要因素,各种原因出现的血行不畅,均可形成瘀血。而利用中医养心的方法疏通气血,调节气机升降,平衡气血阴阳,改善身体内环境,就可达到防治百病的目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再加上营养过剩,无休止地加重身体脏腑负担,却懒于运动,还有压力大、作息时间紊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在损耗我们的气血,导致身体气血不足、气血不畅。脏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超负荷运转。一天两天没有问题,时间久了,必然导致经络不通、脏腑功能衰弱。在面对自身代谢废物和外来病邪的双重压力下,生病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了下面这些症状,那就要注意了,因为身体可能已经气血不调了。

  1.面色苍白,唇色暗淡,疲倦无力,头晕耳鸣,脱发。

  2.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白日犯困,心悸,胸闷,舌头肿大有齿痕。

  3.肢体酸痛麻木,手脚冰冷或莫名手心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小便不畅,便秘。

  4.女性经期推迟或提前,或过更年期尚未闭经;男性会阴、睾丸坠胀不适。

  其实,人体85%的疾病可以靠自身调节恢复健康。只要保持心的清明,心情愉快、神经松弛,很多病都可以不全靠医生。

  有一天,我在北京崇文门附近吃饭,遇到了以前的一位病人,跟我打招呼都没认出来。她之前来我这儿调理过更年期综合征,当时,她面色苍老,一说话就能看出脾气急躁,火气很大。而那天我发现她气色好了很多,简直比上次见到的样子年轻了十来岁。

  她见到我很热情,说她之前整天心情很郁闷,干得比别人多,升职加薪还没有份,整天操心孩子,父母的身体也不好,三天两头去医院,心从来没有静下来过,气也不顺,觉得生活苦闷,特别爱生气。后来听到一句话:“人不是为了受苦才活着,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一下子就释然了,然后她参加了一个志愿者协会,经常去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一些孤寡老人,不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闷气。心定了,气就顺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现在,她的生活状态好多了。

  告别的时候我感悟颇多。无论在家庭还是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生气事,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记住,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活,乐观、豁达一点,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让身体的气血流通起来呢?在这里我教给大家一个在中医上很简单的养心顺气法,就是“胳膊扭扭功”。大家都知道足疗,足部有身体各个脏腑的反射区,其实胳膊上也有。整个胳膊可以看成一个身体,手部是头、腕部是颈、肘部是腰。练习这个方法的时候,双手虚握拳,由手掌带动腕部和肘部,尽力先向外扭转10次,然后再向内扭转10次。这是一套动作,不拘时间,想起来了就可以做。经常做这个动作可以加快头、颈、腰及四肢的气血流通速度。每天坚持做一做,必然有好处。

  3.心脑相通,补足精气神,还得靠养心

  在前两篇我讲过,心是身体的君主之官,主神明。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困惑,使我们正常思考的不是大脑吗,不应该是大脑主神明吗?这个问题我们不急着回答,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两则新闻。

  国际在线曾报道过,美国一名37岁的女士米歇尔·马克虽然天生只有半个大脑工作,但是她仍然能正常说话,还从高中顺利毕业,现在工作也很顺利。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刊登过类似的案例,法国一名44岁的公务员,脑室里充满了脑脊液,原本正常的脑组织由于受挤压薄得像一张纸。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位“几乎没有大脑”的人智力正常,不仅像常人一样娶妻生子,还在政府部门工作,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在这两则新闻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即使大脑“不完整”,人也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心和大脑的关系呢?

  很多年轻人都会想,中医真是太落后了,很多基本概念都是错的,什么心主神明,现在地球人都知道,思维是脑子管的,关心什么事。包括很多医生和学者,对中医里的这种讲法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是不假思索大肆批判的。

  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多,我越来越不想着急与人争论,今天我只想来讲心与脑的关系,不是说想维护中医,确立心的统治地位,而是觉得,如果我们认识了心与脑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以后辨证地来调理自己的身体。

  开篇就讲过,中医的心,不单单是心脏。心属火,主神明,有关思维、认知的这些功能归心。在具体器官上,脑有思维的功能,中医认为也隶属于“心”的管辖。在中医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脑在本质上需要肾精的滋养。肾属水,肾水靠心火的引导才能上达脑部,滋养脑部。

  《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所以,对于脑萎缩、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心脑方面的疾病,中医的思路就会从心上找原因。

  要想脑子好使,思路清明,精气神俱佳,一定还要靠心来养。心的功能正常的时候,我们会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精力也会特别充沛。但要是心的功能低下或异常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状,比如说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清、无缘无故的情绪失常等,现在所说的老年痴呆、脑瘀血、肿瘤等疾病也和心有关。要是调节好心的话,心血充足,神智清明,身体又怎么会有疾病呢?

  医学上有所谓“植物人”的说法,他们的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完全失去知觉,但心脏仍在跳动,生命得以维持——即自主神经系统仍在有效运转。如果修复得当,身体还是有可能恢复的,有很多“植物人”就在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醒过来。

  心脑本一体,脑不好的话会反作用于心,影响人的神智和气血运行。不过总体来讲,还是要多多保养我们的心。心清,则头脑自明。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邻居的母亲,她老人家都98岁高寿了,依然心气足得很,腿脚利索,除了有点耳背之外,别的毛病一点也没有。而且,她的头脑特别清楚,记忆力很好。每次见到她的时候,老人家都是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