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288章 茶艺

第288章 茶艺


杨瑜不禁击掌,道:“好!今日本宫算是开了眼界了!皇上!如今色艺双绝的美人是何处寻来的啊?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人啊!”

皇帝不禁面有得色,道:“这是韦保衡亲自去江南采选而来的,不能不说,这韦保衡的眼光是不错的!”杨瑜注意到这陈丝丝的眼神有一些犹疑,突然心生怀疑,这个陈丝丝,莫非对韦保衡有意?越想越可能,这韦保衡生性****,且英俊无俦,皇帝怎么及得上他?一般女子若是先见了韦保衡,自然会倾心与他的。杨瑜的心里不禁有了计较,如果这陈丝丝有了这样的心思,韦保衡却和郭淑妃苟且,嗯嗯,这里面倒是可以做一做文章。

此时,那冯天爱回来了,宫女托着一个盘子,皆是一些必用的器具,还有一只羊脂玉的茶罐,看来就是那珍贵的茶叶了。杨瑜不禁笑着道:“冯充媛是属于那个流派的?”冯天爱讶异的道:“楚国夫人还懂这个?”杨瑜轻轻一笑,道:“只是略知一二!”

冯天爱道:“臣妾是陆派的!”

原来在中国儒释道思想等传统文化影响下,从唐朝开始,我国的茶道文化初步形成,大致人为三类:修行类,风雅类和茶艺类。

修行类茶道的特点是,饮茶环境清静,讲究独自饮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以饮茶作为益思,参禅,修行的途径。随着饮茶数量的增加,饮茶的感受从生理到心理再到心灵,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修行类茶道以释皎然,赵州禅师为代表,以引退,出世思想为主。

风雅类茶道的特点:把饮茶的物质享受与饮茶活动中的文化艺术享受相结合,使饮茶活动成为具广泛观赏美,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饮茶活动。风雅类茶道以入世的王公贵族如常伯雄,李季卿为代表,注重饮茶的物质文化享受。

茶艺类茶道的特点是探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使茶汤品质发挥极致,以此体现人文精神。茶艺类茶道流派以陆羽为代表,以茶艺映照人文素养,体现人对世界事物至理玄妙的理解与洞察把握能力。

杨瑜微笑不语,其他人却是听不懂的,就是皇帝也略知一二,见冯天爱已经动手,杨瑜便悄悄地和皇帝解释了一番,皇帝虽然不甚明白,但是这陆羽却是闻名已久的,便点点头。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茗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被人敬奉为茶神。

此时,冯天爱已经表演了起来,这茶道的步骤繁多,但却难为冯天爱如行云流水一般,十分流畅,举手投足之间,也自有她的风韵,加之身段妖娆,身体的灵动和妩媚的气质,也宛若一道美丽的风景。茶艺表演的“精、清、净、美”

精(精品、精通、熟练):包括茶须名茶、特色茶、茶叶干燥、质量上乘。水须好水,茶具质量上乘与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汤,令人拍案叫绝。精包括精通、熟练茶艺表演,精通选茶、置具、选水、贮茶、熟练沏泡程序。

清(纯洁、纯和、无邪、清醒、去杂念):清包括人、水、环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头脑,称之谓提神醒脑,在茶艺表演的环境中,很难“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艺表演者要“清”,通过茶艺表演要让观众有所:“清”,清醒的头脑,有助于人的思维,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洗手、擦尘,茶艺中的点香,“禅茶”中的燃香。各种素色朴实的茶器,饮茶的活动均在不知不觉中,拂去人们心灵上的尘埃,心清自然明。

净(洁净、净化):包括人、衣着、环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洁净,如手的洁净,头发的梳理,衣服的清洁整齐,茶具应洗涤干净,水应干净符合饮用要求,茶叶应干净,无杂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灵上的净化,无杂念、邪念。

美(美好):美应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观赏美学的要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如服装合身,衣着得体、大方,环境优美、清爽,如茶艺表演中的礼仪是否美?茶艺表演中的位置、顺序、动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环境布置选择是否美等等。

看冯天爱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却又优雅至极,看来的确是刺中高手,不一会儿,冯天爱的茶就泡好了亲自端给了皇帝,皇帝不禁为赞赏。道:“朕已经看饱了啊,有美若此,夫复何求?”

轻轻喝了一口,更是惊叹:“好!醇香浑厚,真是好茶!茶不醉人自醉啊!”

杨瑜也喝了一口,道:“今日臣妾才知道这喝茶也是这样美妙的事情啊!皇上真是好福气,这两位妹妹蕙质兰心,都堪为皇妃!”

陈丝丝和冯天爱不禁都十分欣喜,那三位婕妤却是脸色微变,杨瑜这话听着和她们无关,但言下之意,不是说她们不配为皇妃U?

其实杨瑜本没有这个意思,但这三位婕妤本就是从采女之中选来的,是没有机会登上婕妤之位的,但她们耍了手段,才得到这婕妤之位,心里却总是怕人看轻她们。这就叫做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了。

那怜儿本就是心高气傲的人,便坐不住了,道:“楚国夫人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两位姐姐真的是蕙质兰心,但是这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还是一相夫教子为第一要务!”

杨瑜不禁哑然失笑,她也料不到这怜儿有此一说,笑着道:“怜婕妤说得也十分有道理,女子是不能太有才了,若是和那武则天一般,倒是真的变成了祸患了!!”

陈丝丝和冯天爱不禁脸色微变,心里暗骂,这个蠢人!原来她们本是说好了,要一起来给杨瑜一个下马威的,让她不要独霸皇帝的宠爱,可是现在倒好,这怜儿却来拆台!

陈丝丝向来由才女的美名,哪里受得了这个,不禁冷笑道:“怜婕妤,怕是不明白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吧!”

陈丝丝走了出来,慢慢地道:“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盖以男子之有德者,或兼有才,而女子之有才者,未必有德也。虽然如此说,有才女子,岂反不如愚妇人?周之邑姜序于十乱,惟其才也。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叹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夫男子而才胜于德,犹不足称,乃若身为女子,秽德彰闻,虽夙具美才,创为韵事,传作佳话,总无足取。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也;然女子之炫才,皆男子纵之之故,纵之使炫才,便如纵之使炫色矣。此在士庶之家且不可;况皇家嫔御,宜何如尊重,岂可轻炫其才,以至亵士林而读国体乎?无奈唐朝宫禁不严,朝臣俱得见后妃公主,侍宴赋诗,恬不为怪,又何有于嫔御之流?甚或宦官官妾与徘优侏儒,杂聚谐谑,狂言浪语,不忌至尊,殊堪嗤笑。所謂的「無才」,本來是讚賞那些有才的女子能自視若無,不自炫其才的高超德行,而非貶抑女子!”

这一大番的话不仅怜儿这样的才识浅薄的人听不明白,就是皇帝也觉得十分辛苦,那怜儿不禁红了脸,道:“臣妾什么也不明白,只知道女子能绵延子嗣是最重要的!”其他几位婕妤都十分赞同,也微微挺起了自己的肚子。

冯天爱讥讽道:“不知所谓!”她三人的神色顿时就变了。杨瑜却是好笑不已,本来是要给她下马威的,想不到她们竟吵了起来,看看皇帝一脸的不耐烦,不禁取笑道:“皇上,美人环绕的滋味也不是这么好受的吧,臣妾觉得好心烦啊,不如我们出去走一走,将这****殿留给她们?”

皇帝嗔怪的看了杨瑜一眼,道:“就你狭促!”转过头,看着依然针锋相对的几位妃嫔,喝道:“够了!朕和楚国夫人累了,你们先退下!”

众人顿时回神,知道已经触怒了皇上,于是便规规矩矩地收敛了自己的神色,乖乖地退下了。这几人本来是要来警示意义的,如今却触怒了皇帝,看着杨瑜那似笑非笑的脸,心里的愤恨不可言喻,这个楚国夫人,可真的是不好对付啊!看来,要夺回皇帝的宠爱还真的是不简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