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287章 下马威

第287章 下马威


但是心里却是不忿的,皇帝竟如此爱怜这楚国夫人!昨夜在飞霜殿****不够,一大早又追到了这****殿来!众人的都想到了这上面,心里皆是感到了一丝的郁闷。

陈丝丝急忙道:“臣妾等进宫也有些时日了,却一直未有机会拜会楚国夫人,是臣妾等失仪,故此,我们姐妹比便想着来拜会楚国夫人,也好拉近距离不是吗?”

陈丝丝的话合情合理,皇帝的口气也软了下来,道:“陈昭媛有心了!你说的不错,以后要多多陪伴楚国夫人!”

冯天爱见陈丝丝引起了皇帝的主意,不禁有些心急,便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妾向来仰慕楚国夫人的绝世芳华,故此,特意学来了一手茶艺,不知有没有这份荣幸,能为皇上和楚国夫人泡茶?”

杨瑜不禁笑了,道:“充媛妹妹有心了,姐姐何德何能?”皇帝不禁多看了冯天爱一眼,道:“哦?爱妃真是蕙质兰心,朕就等着喝你的茶了!”

这陈丝丝和冯天爱也算恭恭敬敬,但也要觉得那几位婕妤就颇为不敬了,自进殿以来,只是处处打量,让杨瑜十分不喜,看来这些人是仗着自己怀孕了吧?

杨瑜笑道:“那就烦扰妹妹了!只是这****殿中怕是没有什么好茶啊!后面的这几位婕妤快坐下吧,有了身子的人,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她们三人看起来感情似乎不错,连衣裳和饰品似乎都是差不多的样式。杨瑜心里冷笑,后宫之内,有什么姐妹之情!冯天爱笑着道:“臣妾宫中有上好渠江薄片,臣妾这就去取来!”

“哦?这可是好茶,那本宫和皇上就等着冯充媛的好茶了!原来是渠江薄片是茶中极品,在大唐的时候十分珍贵!

相传汉代名臣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因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便定居于神仙屋场,并兴修庙宇、道家场所。

其时,张良看到山下各处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从此渠江茶名声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携带和长时间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饮终生无疾。

汉代末期地方官员将渠江茶定为皇家贡茶,“渠江皇家薄片”简称“皇家薄片”由此得名而名声大振。

唐代时,地方官员把渠江皇家薄片献上朝庭,皇上饮后龙颜大悦,遂赐“渠江薄片”之名。

渠江,就是现在安化县的渠江镇,“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茶就是勤劳智慧的安化人民制作出來的早期安化黑茶。

冯天爱走了出去,杨瑜见皇帝看着面前的几位婕妤,浅笑,那几位婕妤也是尽显妩媚,于是便黯然地道:“这茶中的珍品却是产在安化县的,臣妾不禁想起了安化公主,不知她如今身在何方?”

皇帝的神色果然变了一下,也叹息道:“安化云游四海,也这么多年了,总是没有消息,朕真是愧对雪姬啊!虽然她天生是天煞孤星,但毕竟是朕的骨肉,朕怎么会不挂心?”

杨瑜急忙道:“看瑜儿这张嘴,哪壶不开提哪壶,安化公主有佛主保佑,自然不会有事的了!”

杨瑜看着那几位婕妤,笑道:“听说有一位鱼婕妤十分可亲,不知是哪一位?”那鱼小仙急忙起身,道:“臣妾便是!”杨瑜见她相貌不算绝色,但却有一份独有的雅致和****,特别是一双眼睛,如烟雨蒙蒙般,让人觉得神秘而魅惑,杨瑜不禁笑了,“果然是个独具风韵的美人!本宫在****殿中足不出户,也听说了鱼婕妤的美名,皇上!是也不是?”

皇帝见杨瑜含笑的望着她,不禁笑道:“鱼小仙的舞步甚好,只是如今怀孕了,不然的话,倒是可以叫瑜儿开开眼界!”皇帝这一句鱼儿顿时叫鱼小仙的神色一黯,曾几何时,这鱼儿鱼儿的叫着的,不也是皇帝吗?

那二人见鱼小仙的神色黯淡,果然有了喜色,杨瑜不禁微微浅笑,看来这姐妹的情意实在不怎么样啊!

杨瑜流露出淡淡的哀伤,道:“要论及舞技,臣妾看来,没有人及得上香妩了!”一句话叫皇帝陷入了神思之中,喃喃地道:“是啊!香妩的舞技的确是无人可及!可惜了啊!”

这鱼小仙见杨瑜和皇帝自顾自的说话,再也没有看她一眼,便十分尴尬,只好默默地坐下了,不再言语了。

那陈丝丝见冯天爱以茶艺献媚,便心里焦急,莫非要给她比了下去?便笑着道:“冯充媛去取茶了,一会儿回不来,臣妾还是给皇上唱个小曲吧!”

皇帝不禁来了兴致,道:“也好!楚国夫人还没有听过呢,就唱你最拿手的《踏摇娘》吧!”

“哦?”杨瑜也有些讶异,“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是这个踏摇娘吗?”

皇帝不禁赞叹道:“瑜儿可真是见多识广啊,就是这个!”杨瑜看着那陈丝丝的目光不禁有些敬佩了。“想不到陈昭媛竟有如此的技艺,那本宫倒是要好好听听了!不过这男角选用何人?”

《踏摇娘》是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歌舞性戏剧表演,盛行于唐代,俗又讹称为“谈容娘”。又作“踏谣娘”。取材于民间故事。据、记载:北齐时(或作隋末),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苏某,烂鼻貌丑,不曾作官却自称郎中,嗜酒,常在醉后殴打他的妻子。苏妻貌美善歌,将满怀悲怨谱为词曲,倾诉自己的不幸。这些词曲在传唱中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增加伴奏音乐,逐渐形成歌舞表演。

“踏摇娘”一词的来源,据《旧唐书·音乐志》、刘宾客《嘉话录》、《太平御览》引《乐府杂录》称,是由于女主人公诉苦时不断地摇动身体;另据《教坊记》,则说是“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娘”。后语音转化,改称“谈容娘”,又作“谈娘”。踏摇娘的表演,最初是男扮女装,且行且唱,每唱完一段,配有帮腔:“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及至丈夫出场,两人就作斗殴之状。以后妻子改由女演员扮演,丈夫由“郎中”改称“阿叔子”,并添出滑稽脚色“典库”,形成滑稽表演与舞蹈、角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杨瑜念道的就是用这个故事改编的诗句,是常非月写的诗,他这仅有的这篇作品,却以别具一格的取材和细致入微的刻划,成为惹人注目的一首唐诗。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个成功之处,即它不止着眼于描写表演本身,而适当地涉及了剧场的环境氛围的描写。这不仅给戏剧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就诗论诗,也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此外,写表演的诗句,被分割于首联与颈联,且各有侧重。这样写,时空处理极为灵活,增大了诗的容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踏摇娘》这种歌舞剧有两个角色,而主角则是一位能歌善舞,却遇人不淑的女性。她的丈夫是个容貌丑陋、脾气火暴的酒鬼,自己官运不通,老拿老婆出气。可知剧中女角好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同情“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剧中人美丽堪怜的形象。锦筵是舞台陈设,而一举手、一翻身两个动作,则暗示了这位女角色艺双绝,惹人怜爱。

陈丝丝笑着道:“那只有委屈常满公公了!”杨瑜不禁扑哧一笑。道:“倒也贴切!”

皇帝更是哈哈大笑道:“好!常满,你就陪陈昭媛来一段吧!”常满见众人拿他取笑,心里虽然不悦,但却看不出分毫,谄媚的道:“奴才有幸如此,求之不得,只是奴才愚笨,不会唱戏,怕坏了陈昭媛的兴致啊!

陈丝丝讥讽道:“常满公公多心了!本宫怎么会邀你一同唱戏,只是要你做一个架子罢了!若是人人都会,本宫苦练了这么多年岂不是笑话?”说罢面有得色的扫了那几位婕妤一眼。

常满的心里暗骂:“得瑟什么东西!不过也是个戏子罢了!”却恭恭敬敬地道:“那是,那是!”

杨瑜笑道:“常满公公只要做出猥琐之状,令人厌弃就够了,这对常满公公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吧?”常满心里暗恨,却不得不为之,他本就矮小,做出那猥琐的动作,倒是十分好笑,众人不禁都笑了起来。

陈丝丝一开口,却叫杨瑜震惊了,看来这陈丝丝也是真材实料的!动作和唱功,均是无懈可击,眼神传情,面目如昔,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虽然只是唱了一小段,也足以叫人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