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318章 长生不老

第318章 长生不老


鱼小仙禁不住这样的打击,只觉得天昏地暗,晕了过去!怜儿摇摇头,轻柔的道:“害人之心不可有啊!小仙,害人终害己!”宫女们手忙脚乱的将鱼小仙抬出去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瑜,却意味深长的看来她一眼道:“是的啊!防人之心不可无!”

怜儿却柔柔地一笑,置若罔闻,道:“皇上!是臣妾不好,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臣妾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让小仙妹妹怎么怀疑!”皇帝不禁安慰道:“怎么能怪你!你安心养胎吧!朕就觉得你为孩子准备衣物的模样就极美!”

怜儿见皇帝夸赞,不禁娇羞的笑了。皇帝也微笑着道:“你有身孕,朕就不打扰了,好好安胎!”怜儿盈盈的下拜,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

皇帝微笑着和杨瑜一同离去了,一路上,各有心思,也没有说话。皇帝想的是自己的身世,而杨瑜想的却是怜儿的心机,此人的手段也不可小觑,轻轻松松就处理了自己的对手,让杨瑜也不禁佩服起来。

走到了****殿,杨瑜娇笑的问道:“皇上不来****殿坐一坐!?”见韩太医总是跟着皇帝,杨瑜心里就有些疑问,这是要做什么?

皇帝微一思索,示意韩太医先回飞霜殿,对杨瑜笑道:“朕也好久没有来****殿了,去坐一坐吧!”

说罢挽着杨瑜的手走进了****殿,不知怎么的,杨瑜觉得墙角边,刁公公的影子一闪,似乎在躲藏一般。

杨瑜明白他是怕自己丑陋的容颜惹来皇帝的不快,倒也没有绝对奇怪。杨瑜亲自我花的泡了一杯花茶,问道:“皇上这几日都在飞霜殿做什么?本宫见那韩太医也留在飞霜殿。莫非是皇上的身子不适?”

皇帝见杨瑜一脸担忧的模样,十分可爱,不禁笑了,忍不住将杨瑜一把拉过,坐在自己的身上,道:“朕的身子没有事,只是向韩太医询问一些修仙之法罢了!”

杨瑜不禁深深皱眉,“修仙之法?”

皇帝点点头,叹息道:“朕笃信佛学多年,却未有感知佛主的造化,可能是与佛无缘吧!故此朕想试一试道家的方法,说不定也有裨益!”

杨瑜不禁沉默不语,皇帝为了信佛,劳民伤财,若是再为了道家做出什么举动来,受苦的依然是老百姓啊,况且佛教之争已经数百年了,若是皇帝的态度如此****,先笃信佛学,又崇尚道家,那佛道之争会愈演愈烈,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皇帝是昏君,杨瑜也不见得如此懂国事,但她也不愿意大唐就这样被折腾掉啊!况且杨瑜自己还是信佛比较多一些,故此劝道:“皇上三思啊!道学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妖道太多,大唐的皇帝又多少是被这些妖道害了的啊!”

皇帝不禁陷入了沉默之中,杨瑜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光是大唐,死在妖道手上的皇帝就有五个!其中至少有5位是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丧命的,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

唐太宗(599—649,李世民)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都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他到了晚年,在身患重病之下,也犯了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低级错误,即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但与秦始皇、汉武帝不同的是,他并非去求神仙,而是让一个印度方士为自己炼制长生药,然后服用之。

那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右卫率长史王玄策讨伐天竺国获胜,掳得一个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方士,此人自称有长生之术。王玄策大喜,认为这下讨好皇帝的机会来了,皇帝对天竺国的珍奇宝玩可能不感兴趣,但他不会不想长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京城长安,即向太宗献上方士。那罗迩娑波寐说自己已200多岁,一番天花乱坠的胡扯,令太宗深信不移,对他敬若天神;当即把他安排在金飚门客馆下榻,让他炼制丹药,并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此事。随后又按罗迩娑波寐所开出的药单,派使者到全国各地采集怪药异石;国内采不到的药材,又派使者到婆罗门等国求取。

据《新唐书·天竺国列传》记载,这个印度方士炼丹用的“畔茶法水”出于石臼之中,有石象人守护,水有7种颜色,或热或冷,能销熔草木金铁,人手探入水中,皮肉即腐烂,只能以骷髅去舀。炼丹用的药材之一,是一种奇怪的树叶,其树名叫“咀赖罗”,其叶如梨,生在深山的崖洞中,有巨虺把守洞穴,人不可进入。要取此叶,需以方头的箭矢射击树枝,树叶落下来被群鸟衔去,需再射,方可得之。其它炼丹的材料取之亦同样艰难奇诡。又有史籍记载,罗迩娑波寐炼这种丹药,主要用了水银、硫磺、砒霜等物。

数月之后,长生药炼成。太宗1年前患风疾症,大概只是神经性头痛之类;吃了此药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太宗又遵罗迩娑波寐之嘱,加大服用剂量,结果便严重中毒,于次年五月暴亡,年仅51岁,算是英年早逝了,要不还可以干出多少丰功伟绩来。

唐太宗因服长生药而死,却并未引起其儿孙警醒,继他之后,仍有不少皇帝企图靠服丹药以求长生。

唐宪宗(778—820,李纯)号称唐朝中兴之主,比起那些昏君庸主来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但他后来自以为功绩已着,天下太平,便渐渐骄侈起来,不但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楼宇;而且笃信佛教,欲求长生,曾下诏遍求天下方士,搜寻偏方,使其实现长生不老的宏愿。

诏书一下,朝臣中便有人积极响应,江湖骗子接踵而来。宰相皇甫铁和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人,先后向宪宗推荐方士柳泌与和尚大通,说这两人会制不死药。柳泌自称已400岁,并胡说“天台山是神仙聚集之地,多灵草,臣虽知之,力不能致,如能做那里的长官,或许可以得之”。大通和尚也自吹神通广大,说自己已150岁。又有方士田元佐,自称有化瓦砾为黄金的秘方。宪宗不爱黄金,只对长生不老感兴趣,便授柳泌为台州刺史,并赐服金紫。谏官上奏说:“先帝也有宠方士者,但未使其做地方官。”宪宗作色道:“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又有何吝惜封他官职。”于是群臣均不敢再谏。

柳泌一到台州,即驱使当地官民到深山采药,稍有怠慢即遭鞭笞,折腾了1年多却一无所获。柳泌恐骗不过皇帝,即举家逃往深山,被浙东观察使抓获,解往京师。宪宗一直心存幻想,不但未治他的罪,而且封他为翰林院待诏,让他居兴唐观精心炼制长生药。柳泌胡乱捣鼓了一通,声称药已炼成。宪宗大喜,立即服用;但不久便烦躁口渴,身体异常。起居舍人裴潾上疏切谏,说方士都是为利而来,他们炼制的金石之药只可疗疾,不可常食,更不可能使人长生;并提出,炼出的药,要让炼药的方士和推荐他们的人先服1年,以考其真伪。裴潾这番话全是为皇帝着想,不料宪宗竟大发雷霆,将他贬为江陵令。

宪宗服用柳泌的长生药后,因中毒而数月不能上朝;性情日益暴躁,身边宦官往往无端获罪被杀,闹得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内常侍陈弘志与观军容使王守澄合谋,将年仅43岁的宪宗杀死于中和殿里,对外却宣称皇帝是因药性发作而暴死。即使不被害死,他也活不了多久。

宪宗被宦官宰掉之后,其第三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795—824)。穆宗荒淫奢侈,终日沉湎酒色,又好游猎,宴乐、赏赐无度,对朝政漠不关心。他即位之后,虽然处死了方士柳泌等人,但后来自己又受方士****,欲求长生,服起丹药来。处士张皋上疏规劝,说先帝信方士的妄言,服药致疾,陛下不是不知,岂能蹈其覆辙?穆宗嘴上称赞张皋说得好,但仍照服不误,致使身体更加虚弱。长庆二年(822)十一月,穆宗与宦官击球,一个宦官不慎从马上摔下,穆宗也因此受惊得病,卧床不起。但他仍把丹药当作救命稻草,大吃特吃,勉强支持了1年多,终于因服丹药过度,一命呜呼,年仅30岁。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们讲解道术,并在宫中建金录道场,亲临九天坛接受法录。后又封衡山道士刘玄清为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与赵归真同住宫内,撰修法录。宰相李德裕劝他勿被方士所惑,他却说“我对归真很了解,他过去没什么大过。我召见他,不过是和他谈养生术而已”。他相信赵归真等道士服丹药可以长生不老的鬼话,令他们加紧炼制仙丹。又命在南郊建望仙台,令神策军重修宫中的望仙楼与郎舍539间,准备以后服了仙丹后与神仙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