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众人的眼光顿时聚集在那盆水上,果不其然,刚刚荣王爷劈杀波斯猫的时候,血液溅入了水盆之中,竟和荣王爷,皇帝的血溶化在了一起!这人血和猫血怎么可能会相溶?实在是太诡秘了,唯一的解释就是那水是有问题的!
皇帝喝道韩太医顿时脸色大变,这样的变故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荣王叔的眼底已经是一片的寒栗,言语中的不满也十分明显,“皇上!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皆窃窃私语,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猜疑,“肯定是做了手脚了,为什么!心虚呗!那灵河郡王一家是怎么死的?大家可心知肚明了吧!”说话的是鄂王李润,是宣宗的第七子,对当今的皇帝向来就不服气,若是能证明他不是先皇的骨血,那么最有可能继位的人就是他了!
宣宗除了皇帝以外,还有三个儿子依然在世,鄂王李润,昭王昭王,康王李汶。李润居长,长留长安。
皇帝不禁恶狠狠的盯着鄂王,岂料他毫无惧色,也挑衅地望着皇帝。荣王爷咄咄逼人,喝道:“皇上!”此时,韩太医跪下,道:“皇上恕罪!微臣之前用这水盆装过药材,许是没有洗净的缘故,才惹来这么大的麻烦!微臣这就去重取一盆清水来!”
皇帝的脸色稍缓:“糊涂东西!还不快去!”荣王爷喝道:“站住!本王亲自去取!不劳韩太医的大驾!”
说罢,上前一步,狠狠的推开韩太医,夺过水盆,将其中的污水倒尽。韩太医急忙跟上。同昌公主依然蹲在地上,望着那猫的尸首悲伤不已。皇帝想起此事均是因为同昌公主而起,心里顿时恨意横生,喝道:“哭!哭什么!朕还没有死,你嚎的什么丧!”
同昌公主不禁吓了一跳,皇帝从来不曾这样骂过她,不禁就呆住了。郭淑妃急忙上前,将同昌公主拉至一边,道:“皇上息怒,臣妾会看好同昌的!”皇帝却依然十分气愤:“都是你的好女儿!”
郭淑妃知道皇帝现在盛怒,根本就不敢答话。同昌公主不禁泪流满面,想不到父皇竟如此厌弃她!郭淑妃轻轻地为同昌公主拭去眼泪,同昌公主惊觉,马上避开,厌弃的退后几步,冷淡的道:“不劳烦淑妃娘娘了!”
同昌公主对于郭淑妃那****的举动始终不能忘怀。郭淑妃心里一痛,看着同昌公主躲到了杨瑜的背后,杨瑜却投来讥讽的笑意,心里就越发的难受了。此时,那荣王爷端着一盆清水走了进来,放在桌子上,阴沉的脸,因为匕首已经弄脏了,韩太医就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针,荣王爷刺进了自己的手指,滴滴的鲜血滑落,之后他怒视着韩太医,道:“你来!”
荣王叔是怕他们再玩什么花样,虽然这水是自己端来的,但是,这韩太医跟着,也难保不会弄些什么手脚,就先用韩太医做实验,若是他的血液能相溶,就说明是有问题的!
韩太医当然知道荣王爷的用意,于是上前一步,取出自己携带的金针,扎进了自己的手指,鲜血落进了水盆里,却完整的和荣王爷的血液分离,根本就不能相溶。众人这才放心了。皇帝的脸色却是铁青,他从来没有这样的害怕过!若是等一下不能相溶,他该怎么办?所有的事情都脱离了他的掌控,皇帝不禁有些颤抖起来,韩太医却坚定的望着皇帝,一把抓住了皇帝的手,道:“微臣来帮皇上取血!”
说罢,取出一根金针,刺进了皇帝的手指,不知道为何,皇帝望着韩太医的眼眸,顿时安心了一些,韩太医那笃定的眼神告诉他,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杨瑜就站在皇帝的身后,隐隐约约的看见那金针上散发着暗黑的颜色,必是韩太医做了手脚了!
韩太医将皇帝的手靠近了荣王爷的血液,皇帝的血液就直接滴落在上面,一瞬间就和荣王爷的合二为一,溶合在一处!
皇帝不禁松了一口气,沉声道:“皇叔!这下你看清楚了!?”众人也纷纷围了过来,发现皇帝的血液和荣王爷的已经相溶,而韩太医的那一点血却孤零零的在一边!
局势顿时急转直下,皇帝重新镇定了神色,道:“现在还有谁还有疑问,尽可以一试!”鄂王李润依然不死心,道:“怎么会这样?荣王叔,你看看清楚了!?”
皇帝顿时勃然大怒,喝道:“鄂王!朕自问对你不薄,先皇去世之后,这么多年你都不曾出过京城,留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你竟然还不满足,你一再挑衅,是觊觎朕的宝座吗?看来真是绝不能留你了!传朕的旨意,鄂王即日起就去自己的封地吧,无召不得回京!”
鄂王顿时灰败了脸,灰溜溜的退下。荣王爷的神色也慢慢地转好,道:“既然所有的事情都澄清了,那是再好不过了,本王也放心了!”
于是带着众位皇族都缓缓地散去。皇帝这才瘫软了下来,坐在凳子行久久不曾说出一句话,今日事情若不是韩太医,恐怕就极为凶险了!杨瑜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想不到这件事情会这样发展。
皇帝一抬眸,看着同昌公主,竟带着冷冷的怒意,本来皇帝对着同昌公主是没有怀疑的,虽然心里不安,却明白他们是福祸相依的一家人,可是,现在他不敢肯定了,为什么会那么巧?
同昌公主的猫会突然扑出来?打乱了皇帝的所有的计划!
同昌公主却依然沉溺在猫儿惨死的悲伤里,对皇帝的想法一点也不知道。杨瑜却感觉到了刻骨的寒冷,皇帝看着同昌公主的样子,分明是看着仇人一般!
杨瑜不禁叹息,太妃这一招实在是太狠毒了!皇帝和同昌公主果然有了嫌隙,更是不复从前的亲密!不能不说这是太妃走得最完美的一步棋,也是最完美的报复。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他陷入了太妃编制的巨网里,越陷越深了!
这件事情之后,皇帝每日便和韩太医在一处探讨道学,根本就无暇后宫之事,连杨瑜几次求见也不能够。皇帝对韩太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加封他为太医院的太医令,还御赐翰林医官的荣耀,更是将韩太医赐名为宗邵,意为宗氏。
皇帝也曾经问过韩太医那天的事情,韩太医丝毫不居功,道:“微臣只是在金针上粘上了一点点的药粉,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皆是因为皇帝是皇家的血脉,根本就经得住勘验!”
皇帝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对韩太医的回答十分受用,他之前告诉韩太医是为了以防万一,但韩太医是聪明人,怎么会想不到?只是他选择了装傻充愣,皇帝的面前不需要晁美人,只需要忠心耿耿的人。
后来几日,陆陆续续都有道士暗地里进宫来,皇帝因为怕引起慌乱,还是不敢大肆声张的。笃信佛教的皇帝突然召集了很多的道士,不说佛道之争会越加的剧烈,人们对皇帝的动机也会不停地猜测的吧。
这些人里面,有一位自称是轩辕集的关门弟子,号虚无道长,极得皇帝的喜爱。他的修仙之法都契合皇帝的需求,也深深的了解皇帝的需要,他也会配置药丸,起先皇帝不信,但在韩太医的劝说之下,将信将疑的吃了一粒,果然精神抖擞,晚上也不再做噩梦了,更是雄风大起。
且此人对采补之术的见解也十分的高,看出皇帝之前的采补的方法错误,反而损伤了自己的元气,于是将自己摸索的一套房中术秘密传授给了皇帝,无非就是一些固本培元的秘诀而已,皇帝使用之后,果然无比雄伟,自然是喜不自胜。
只是这虚无道长主张皇帝要选用形貌平平的女子,这样才于己有利。貌美之人的阴气过重,皇帝会反受其害,于是皇帝便沉迷在那些采女之中,后宫的妃嫔倒是弃之不顾了。
郭淑妃打理后宫,心里却挂念这同昌公主的病情,,她早已听说这于琮进献太岁之事,实在是欣喜不已,这同昌公主的运气真是好,用者太岁,这太岁就出现了!
只是这过了几日,也不见皇帝传召同昌公主进宫,郭淑妃不禁有些焦急了,那日滴血验亲的时候,郭淑妃也发觉了皇帝对同昌公主的厌弃,实在叫郭淑妃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因为同昌公主的猫搅乱了皇帝计划,皇帝也不应该如此责怪同昌公主啊?这到底是怎么了?郭淑妃发觉她越来越不懂皇帝了,可知人是要相处的啊,这么久不在一起,郭淑妃已经不理解皇帝的想法了。
同昌公主那里虽然有太医日日夜夜看着,但是没有良药也是无用的啊,同昌公主一天天的枯萎下去,但那韦保衡却只在意自己的荣华富贵!
同昌公主的乳母来报,说是韦保衡暗中将公主府的珍宝都送进了韦家!郭淑妃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这样的无赖之徒,她又能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