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127章 至阳

第127章 至阳


更何况这皇帝实在太过分了,居然向昌宁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莫非这女儿还及不上那个妖孽?

昌宁公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如今唯有去找太妃求救!昌宁公主急急来到长乐宫,在长乐宫的宫门外长跪不起:“太妃!救救昌宁!父皇要杀了昌宁,说是用昌宁的血为陶夭夭续命!太妃!救救昌宁!”

太妃正在佛堂念经,听见这叫声不禁一惊,手中的念珠竟全都断开!太妃惨白着脸,喃喃自语:“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妖孽!妖孽!”

太妃急忙赶出来。看见那韩国夫人和昌宁公主正跪在门前痛哭流涕,不禁心有戚戚焉,虽然太妃说不上有多么喜爱这对母女,但今日的际遇也为实令人伤感!被昌宁公主这一囔,后宫众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也急忙赶到长乐宫里,对者昌宁公主深表同情。

所谓唇亡齿寒,皇帝今天为了陶夭夭对昌宁公主如此狠心,也难保将来也一样会这么对她们!

昌宁公主哭泣道:“太妃!昌宁实在不明白父皇怎么能这么狠心,要取昌宁的性命!”众人纷纷说道:“太妃,不能让皇上如此被那妖孽迷惑下去了!”

太妃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哀家一定要将这个贱人千刀万剐!”

皇帝正气冲冲的赶来,这个昌宁,真是气死他了,竟敢如此忤逆,还敢来长乐宫中告状!皇帝心里发狠,今天一定要取到这鲜血为止!

太妃看见这好的来势汹汹,不禁道:“听说皇帝要取公主的鲜血为陶俢仪治病?”

不想皇帝冷冷地道:“朕意已决,太妃不用多费唇舌,这血朕是要定了!”太妃不禁气结,皇帝竟如此顶撞她,这可是从来未有事!”

昌宁公主更是悲从中来,“父皇!想不到你竟如此狠心!好!昌宁也说过,要取血就先要了昌宁的命!”皇帝大怒:“当真以为朕不敢吗?”昌宁公主狂笑:“昌宁不敢这样想!昌宁在父皇的心里,与那蝼蚁又有什么分别?”说罢竟向那宫门撞去!韩国夫人急忙拉住,昌宁公主的额头依然撞破了,鲜血不停地留下来,昌宁公主用手摸了一下,看见满手的鲜血,笑道:“父皇!你看,这么多血,不过昌宁就是不给你!哈哈哈!”

皇帝想不到这昌宁公主竟有如此激烈的举动,心中十分懊悔,众人也是泪流满面。韩国夫人看着昌宁公主额头的血,心痛不已,用绢帕擦拭着昌宁公主的血迹,撕心裂肺的好:“皇上!昌宁可是您亲骨肉啊!您怎能如此狠心?”

皇帝见那绢帕上都是鲜血,触目惊心,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太妃见闹得实在是不可收拾,于是勃然大怒:“哀家这事管定了!若皇帝一定要这昌宁的血,就先过来哀家这一关!荣宜!去将那韩太医找来,哀家倒是要问问他,如此歹毒的药方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皇帝见太妃盛怒,且昌宁公主如此刚烈,也有几分愧意,于是就沉默不语。荣宜姑姑早已火速将那韩太医带到。韩太医看见那昌宁公主满脸的血迹,一脸愤恨的看着他,韩国夫人更是咬牙切齿,心中暗叫不好。这韩太医不知道事情竟会如此发展,看着太妃那要灭他九族一般的眼神,韩太医不禁有些腿软。

太妃的凤目一抬,先盯住他看了一会,复又暗下眼帘,云淡风轻地道:“韩太医,哀家听说你的医术极为高明,所开的药方都是其他太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绝世妙方,是也不是?”

这位无形的压力让韩太医汗流浃背,眼睛偷偷瞄了一下皇帝,只见皇帝只是站在那一言不发,知道不好:“卑职不敢!卑职不敢!”

太妃狠狠地打了一下桌子,将那茶盏全都震落,发出清脆刺耳的声音,韩太医的心里好似被金针刺了一般,分外惊慌。“不敢?这次说什么至纯至贵的女子的鲜血,下次说要凤肝龙胆,岂不是要哀家和众位皇子的性命!”

王贵妃也道:“太妃所言不错!若韩太医下次说的是至阳至贵,所有的皇子岂不是都是药引?”王贵妃只要想起若那陶夭夭再用这样的手段,岂不是人人遭殃?

太妃赞许地看了王贵妃一眼,看来不论王贵妃如何和她作对,但爱子之心却是不会有错的。韩太医不禁瑟瑟发抖:“卑职知错,卑职知错!”

太妃不怒反笑:“哈哈哈!韩太医何罪之有?只怪我皇家血统太过高贵,太过稀有,竟成了治病的圣药!哀家问你,那陶夭夭的病是否一定要昌宁公主的血才能治好?”看着那韩太医似乎想分辩,太妃又道,“哀家可提醒你,要想清楚再说,若陶夭夭的病唯有这昌宁公主的鲜血才治得好的话,那么你也不用治了,由着她自生自灭!”

皇帝不禁说道:“母妃……这……”太妃凌厉的双眼闪过一丝寒光,道:“皇上放心!若陶夭夭真的死了,哀家就收罗天下的绝色供皇上挑选!哀家就不信天下没有一个人及得上这陶夭夭!”

复又看着韩太医:“韩太医,若这陶夭夭却是死不了的话,便是你医术不精,妖言惑众,哀家一定会灭了你的九族!”韩太医那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良久才挤出一句话,“这陶俢仪的病是血虚。若不能用至纯至贵的女子鲜血,用那羊羔的鲜血也可以续命的!虽然及不上公主的血,但只要多服用几次就好!”

太妃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韩太医果然是聪明人,医术也十分精湛,哀家明白,那陶俢仪是韩太医的义女,韩太医当然想用最好的要来医治她,只不过这陶俢仪虽然金贵,但在哀家的眼中,却是及不上昌宁公主分毫,因此还是请韩太医想别的法子吧!”太妃看了一眼皇帝,皇帝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的,恶狠狠的看着韩太医!这个韩太医,有别的法子也不早说,还他生生在这里出丑,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众人对于皇帝的行径都觉得有些寒心,各自感怀自己的境遇。

太妃冷笑着道:“既然这羊羔血能救陶俢仪的病,传哀家的旨意,命人每日送一海碗鲜血过去,荣宜,你亲自监督她喝下去,不用辜负了哀家一份心意!”

那份冷冽叫韩太医不寒而栗!太妃又道:“韩太医,哀家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方子,若哀家下次在听说这种神神叨叨的药方,休怪哀家心狠手辣!”这韩太医已经腿软,哆嗦着告退。

韩国夫人跪在太妃面前:“多谢太妃,今日若不是太妃,我们母女的命休矣!”太妃安慰道:“皇帝不过受人蛊惑,气头上的话而已,韩国夫人千万不要寒心!昌宁,你也太过刚烈了些,若你真的死了,伤心的是你母妃,那陶夭夭可是偷嘴笑都来不及!你是聪明人人,这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再也不要做了!”

昌宁公主也知道今日是她冲动了些,看着韩国夫人那哭泣的脸,昌宁公主不禁心中一酸,“母妃!是昌宁不好,要你担心了!”说罢和韩国夫人抱头痛哭。

众人也是暗暗抹泪,就连郭淑妃心中不禁想到:若是同昌公主没有出嫁,皇帝是不是也会为了陶夭夭会伤害同昌?如今的皇帝阴晴不定,多疑多变,郭淑妃实在没有这样的把握!

之后荣宜姑姑日日带着一海碗的羊血,亲自送到陶夭夭的寝宫,有亲眼看着他喝下去才离开。这对陶夭夭来说无异于酷刑!她每天在荣姑姑走后呕吐不止,一连数日,竟真的生起病来!没有想到太妃却已韩太医医术不精为由,替换为柳太医,这叫陶夭夭的心里越发不安,这柳太医是太妃的亲信后宫人尽皆知,若他在自己的药里动什么手脚可怎么好?于是就不敢吃这柳太医的药,身子越发的不好。

皇帝经过此事之后,对那陶夭夭也淡了几分,陶夭夭那病怏怏的样子实在是那皇帝不忍相见。为了昌宁公主的事,似乎妃嫔对皇帝都有一些不满,虽然未曾表露,但那淡淡的疏离却叫敏感的皇帝心生不快。

皇帝心情烦躁,不由自主的走到了****殿前,一阵清幽地琴声传来,不由得叫皇帝心旷神怡。皇帝走进****殿,果然是杨瑜在抚琴,这琴声悠扬,让人心情平静,慢慢忘记烦忧之事。突然琴声一转,又有些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生不逢时。

皇帝觉得此曲似曾相识,但一时也说不上来,但是怕打扰杨瑜抚琴,一直到杨瑜一曲弹罢才叫好:“瑜儿的琴艺已臻化境,叫人如在其中,如痴如醉!”

杨瑜看见是皇上,盈盈一拜,“臣妾拜见皇上!”杨瑜今日的装扮地分外娇艳,桃红色的衣裙衬托得她容色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那恬静的神态,环姿艳逸,仪静体闲,轻轻一笑,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娇柔婉转,皇帝不禁心神一荡,急忙将杨瑜扶起,“几日不见,瑜儿怎么如此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