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事绝不能让太妃得知,太妃若是知道雷姬手上有先皇的遗诏,不知道又是什么轩然大波!
杨瑜只是说凭着她和雷姬的情意一定能劝服雷姬,况且雷姬向来知书达礼,一定会相助除去王宗实这样的奸佞!
太妃也知道杨瑜和雷姬素来交好,便应允杨瑜一试。杨瑜来到增成殿的时候,雷姬正怔怔地看着小皇子玩耍,那俏丽的容颜中满是浓浓的哀伤。杨瑜大致可以知道雷姬的心结,这小皇子如此可爱聪明,却偏偏是仇人之子!怎么能不叫雷姬愁肠百结!
杨瑜走近雷姬,雷姬方才惊觉,见是杨瑜,不禁淡淡一笑:“原来是妹妹!”杨瑜笑着从秋蝉的手中接过拨浪鼓,咚咚的摇了起来,那小皇子果然被吸引住,急忙扑过来,一把夺过,笑嘻嘻的玩去了,“这是南诏的贡品,说是犀牛皮做的,皇帝前几日送了两个给永寿公主,我想这小皇子可能也喜欢,就拿来一个给小皇子玩!”
雷姬看着活蹦乱跳的小皇子,那笑意荡漾在嘴边,“那永寿公主也是个苦命的,皇帝多疼惜一定也是有的,妹妹又何必送给皇子呢?留着给永寿公主玩吧!”永寿公主是于充容的孩子,交给杨瑜抚养。
杨瑜笑道:“她那么一个小人,哪里知道玩了,再说,不是还有一个吗?”杨瑜突然对秋蝉使了一个眼色,秋蝉会意,便带着小皇子去了远处玩耍,雷姬心领神会,便同一样一同进了内殿,方才道:“妹妹是不是有什么事?”杨瑜点点头:“如今有个能置王宗实于死地的机会,不知姐姐能不能帮忙?”
雷姬道:“妹妹但说无妨!”杨瑜道:“如今皇上对王宗实已经失去倚重,我们更要趁热打铁,不能让王宗实有可乘之机!王宗实必定不甘心就此落败,一定会有所作为,这一点皇帝也一定会想到,那么我们就将那先皇遗诏拓印几分,散播在民间。这先皇的遗诏唯有皇帝和王宗实见过,皇帝一定会认为是王宗实刻意为之,必定会大怒,而后我们再用计让王宗实犯下谋反的罪名!大事可成!”
雷姬听了这计策,也是激动不已,“如何才能让他犯下谋反的罪名?”杨瑜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道:“此事还要姐姐和春太医的相助!”
雷姬睁着美眸,坚定的道:“妹妹放心!这件事就交给姐姐了!”杨瑜所说的就是制造龙袍的事!龙袍的用料极为讲究,用的是缂丝织的丝绸,好在这面料虽然名贵,却还是寻得,只是这做龙袍的能工巧匠就难寻了!这件事如此隐晦,自然是不能送去织造局做的,如此大张旗鼓,什么事都败露了!
而龙袍的制做极为繁琐,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四条正龙绣在前胸最重要是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九五至尊。这第九条金龙绣在里面的衣襟上,要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寓意福山寿海,同时也隐含了“江山一统”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龙袍上除了龙纹,还有十二章纹样,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祥云、蝙蝠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取其文、会绘;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这些各具含义的纹样装饰于帝王的服装,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总之,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这样精美繁琐的工程也只有绣娘出身的雷姬才有办法!这雷姬当年被誉为神针,当然不会是浪得虚名,况且这龙袍雷姬也是十分熟悉,她自信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杨瑜是大喜过望,这雷姬于是就称病不出,不眠不休地在增成殿中制做龙袍,这雷姬本来就甚少在宫中走动,众人也都不以为意,皇帝近日更是沉迷于那柳如云的娇憨之中,哪里顾得上旁人?
话说不多久这长安城中就流言四起,说是当今的皇帝杀弟逼父,皇位乃是篡夺而来,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还有先皇的遗诏的拓本出现,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先皇本来是要传位于夔王李滋的!
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人人都在传说是皇帝和王宗实一同逼死了宣宗,并矫诏登上了皇位,还把真正的天子李滋杀死,怪不得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都是上天的惩罚,因为坐在龙椅上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天子!
这样的传言叫皇帝和王宗实均是大惊失色!皇帝认定这一定是王宗实的诡计,他这是要将自己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而王宗实却是疑心这是皇帝的疑云阵,皇帝此举无疑于栽赃嫁祸,目的就是要将这所有的罪名都扣在自己的头上!
这一切均是因为那遗诏出来他们根本就无人见过!才会如此的互相猜忌!
这王宗实如坐针毡,深感此次一定要有所行动,不然的话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如今他没有了兵权,心中的惶恐和不安已经让他日夜难眠!
恰巧在这时,那陶夭夭从宫中送信来,说是她有妙计要和王宗实相商,王宗实也疑心了一阵,因为这陶夭夭自从他失去兵权之后,也未曾和他联系,所谓****无情,戏子无义,王宗实当然明白这陶夭夭绝对不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只是这陶夭夭送来的信息实在是太过****,说是发现了皇帝的兵符所在!
这样的****对于王宗实而言是致命的,虽然他如今被夺去了兵权,但是如果兵符在手,以他多年来在神策军的威望,就能调动大批的兵马,到那时,他就能够掌控局面,绝不会像如今一般被动!
王宗实想着这陶夭夭一个娼妓也耍不出什么花招,于是就想着进宫一探。
这一夜,王宗实趁着月色来到了九华殿中,陶夭夭早已在宫中等候,一见王宗实,马上就露出娇媚的笑容,王宗实却是不吃这一套,只是低声道:“你说的东西呢!?”
陶夭夭眼波流转,道:“王大人,急什么!先喝杯酒吧!”陶夭夭娇笑的捧起酒杯,慢慢地走近王宗实,王宗实皱着眉头,道:“废话少说!到底有没有!”
陶夭夭见王宗实不吃这一套,于是悻悻然地坐下,从衣襟里掏出一个东西,随意地放在桌子上。王宗实却是眼眸一亮,急忙将那东西一把抓过,仔细的端看一番,激动地喃喃自语,“果然是鱼符!”原来这鱼符就是唐代的兵符,也是是调兵遣将的虎符!
古代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便称“兵符”。据说它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用的是青铜,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内部中空,然后被一剖为二,右半(虎头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兵将领或地方长官。虎符的剖面有齿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书在两边,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对剖的。这些文字大多是错金书,即便历经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虎符在调动军队的时候便有了大用场。中央调兵时,会派遣使臣带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验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
有了兵符,王宗实就能调兵遣将,你叫他怎么能不欣喜若狂?陶夭夭看着王宗实那激动的样子道:“王大人,此事陶夭夭做的不吧!”王宗实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好!做的极好!有了这个,咱家就能翻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