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瑜回到****殿之后,发现自己的寝宫一片狼藉,碧月和永寿更是不知所踪,十分的惊慌。好在不多时碧月就回来了,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杨瑜,杨瑜当真是怒不可遏!
这陶夭夭竟敢如此的放肆,当下便要去找陶夭夭算账,不想走到宫门前,却被太妃拦住了!
原来太妃回来长乐宫,才发现四处有被人翻动的痕迹,太妃心中就怀疑是陶夭夭所为,于是便想到****殿可能也被殃及,于是就匆匆赶来!
杨瑜怒道:“太妃!这陶夭夭也太过张狂!竟敢公然行凶,差一点杀了碧月,如今有碧月指证她,一定要让皇上看见她的真面目!”
太妃一言不发,只是拉住杨瑜的手,将她拖回****殿,问道:“哀家且问你,你以何罪状告陶夭夭?”杨瑜怒道:“她在光天化日之下私闯****殿,还敢行凶!难道这还不够!”
太妃摇摇头:“瑜儿!此事除了碧月可有人证?”杨瑜瞬间冷静了下来,不错,除了碧月,并无人证,到时候陶夭夭抵死不认她也无可奈何,况且那认罪书已经被陶夭夭拿走,皇帝知道陶夭夭和杨瑜一向不睦,说不定还以为这是自己争风吃醋的伎俩!
见杨瑜陷入沉思,太妃又道:“哀家已经打听过了,如今陶夭夭正在飞霜殿中和皇帝作伴,她大可说从九华殿中出来之后便遛早飞霜殿中不曾外出,皇帝都在她的身边,必定会相信她所言,到时候,你不过落得一个栽赃嫁祸的名声罢了!”
杨瑜知道太妃的话句句在理,但是忍不住辩驳:“莫非就眼睁睁看着这陶夭夭如此嚣张!”
太妃的凤目闪耀着精光,冷笑道:“看来是哀家小瞧这陶夭夭了!她行事作风实在不像一个官家小姐的所为,记得皇帝曾经提及她是韩太医的义女,看来哀家要好好查查这陶夭夭的身世了!”
杨瑜觉得太妃所言十分有理,其他的妃嫔的手段和心机的确是有,但也不及这陶夭夭行事如此出格!况且这陶夭夭就像一个谜一样,出现的时候是如此的神秘,她是怎样来到皇帝身边的都不清楚,却是一跃就成为了俢仪!听太妃这么说,杨瑜才想起,对于这陶夭夭,实在是一无所知!
却不说这陶夭夭伺候皇帝睡下后,却急忙离开飞霜殿,她行色匆匆的回到了九华殿,急忙命所有人退下,将那认罪书亲自烧毁后方才有些安心。陶夭夭看着从杨瑜那抓来的绢帕是冷笑不已,这个杨瑜!一副冰清玉洁,高贵不可侵犯的模样,骨子里不是和自己一般的****,怪不得上次她见到郭子超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会如此紧张,原来她和郭子超有着如此说不清道不明的****!
想着那郭子超珍爱这绢帕的模样,陶夭夭的无明业火腾然升起!就算在媚药的作用下,郭子超依然不忘将这绢帕抢回,可知这杨瑜在他的心里的地位!
陶夭夭不禁阴毒的想:好!既然那郭子超如此不解风情,也休怪她不念救命之恩了!陶夭夭握紧了那绢帕,这一条绢帕就是杨瑜的催命符!
韩国夫人正满心欢喜地为昌宁公主准备着嫁妆,想着这昌宁公主若能风光大嫁,也不枉自己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两个皇子都拜在令狐陶的门下,进来大有长进,就连皇帝也对他们夸赞不已,如今这昌宁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实在是喜事一件。
却不想这郭家竟派人回宫通传,说是这昌宁公主悄悄离开郭家,不知所踪!韩国夫人得知消息的时候,正在替昌宁公主绣着鸳鸯枕,心中一痛,竟就晕了过去!
原来这郭侠虽然对昌宁公主又救命之恩,但是却无男女之情!郭侠虽然尚未婚配,他的父母却有心为他求娶门阀士族清河崔家的仕女为妻。郭侠本来就无可无不可,只是碍于父母的面子,见了那崔家女儿一面,却是被她的大气和端庄吸引,于是一见钟情,便答应了这婚事。
这郭侠无意之中救了昌宁公主,还住进了郭家,郭侠的父母就不太愿意,之后皇帝更是暗示要和郭家结亲,但这郭家确实装聋作哑,直言和崔家有了婚约,想不到皇帝似乎执意要结这门亲事,未曾将昌宁公主接进宫去。
这却叫郭家十分为难!各位或许会奇怪,为什么郭家如此看重哪崔家,却不愿和皇帝结亲?皇帝又为什么知道这郭家和崔家有了婚约,却依然要和郭家结亲?
这门阀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
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门阀士族已经有了衰败的气势,只是依然有着巨大的势力,在百姓眼中,门阀士族更受推崇,因为皇帝可以变更,但是门阀士族却历尽改朝换代却依然巍然不倒!人人都已与门阀结亲为荣,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只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进士及第、没有机会修国史、没有能够娶五姓女。在唐朝,李、崔、王、郑、卢氏这五姓的名声最大,他们自恃身分高贵、血统纯正,对他姓很轻视,不与通婚。唐文宗为太子李永向宰相荥阳郑覃求婚,希望可以让郑覃的女儿为太子妃,但是郑覃可以把孙女嫁给九品卫佐的崔氏,却不愿意女儿为皇太子妃!
文宗很气愤,唐文宗想把真源、临真两位公主嫁给有名望的士族,结果人家不要,这位可怜的唐文宗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是唐文宗在发牢骚:“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崔、卢这些家族吗?“
其实远在太宗李世民得江山的年代,为了维持贵族血统的纯洁,当时崔、王、卢、郑四姓几乎不与外姓通婚,据说高傲的崔家甚至不肯迎娶李姓公主。李世民为了提高自己王族的地位,曾经召集四老谈判将李姓也列入贵姓,却被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李世民郁闷之余诏告天下,李姓为第一贵姓,这是皇家第一次用圣旨来为姓氏争夺地位,其实也是无奈中方法了。大唐皇帝号称陇西李氏,但有人认为他们胡化严重,有人说他们是大家族中的“破落户“。总之,士族对皇室的血统抱以怀疑的态度。
这郭侠能被崔家看重,怎么会有心求娶公主!皇帝向来被门阀士族看轻,更是憋了一口气,一心要要将这昌宁公主嫁给郭侠!
此事叫郭侠左右为难,他心中自然是愿意娶那崔家的仕女为妻的,只是这皇帝他郭家也得罪不起,于是日夜心烦!
这昌宁公主对这郭侠早已心生爱慕,也一心想着能嫁入郭家,只是见郭侠整日的愁眉不展,心里很是讶异。直到有一日,昌宁公主想着找郭侠一同出去玩耍,却听见了他们一家的谈话!
郭侠道:“都是孩儿多事,惹来这样的烦恼!”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明显是郭母的声音:“这怎么能怪你?你也是救人心切,怪就怪那皇帝,明知你与崔家有婚约,却依然要讲昌宁公主许配给你!”
昌宁公主大惊,他们这是说什么?心中一阵阵的凉意,慢慢地浸淫。郭侠似乎烦恼地拍了一下桌子,“也罢!我去和昌宁公主说明白,我心中只有那崔氏女,绝不会娶她为妻!若皇帝执意为之,我情愿一死!”
昌宁公主听见这绝情的话语,死死咬住下唇,心如死灰,原来自己竟如此遭人厌弃!父皇不爱她,连郭侠死也不愿娶她为妻!
那自己还待在这里做什么!父皇又是怎么想的,明知道他有了婚约,却依然让自己受这样的羞辱!昌宁公主正欲离开,却听见那郭父叹息一声,“皇帝这是和崔家斗气呢!崔家向来高傲,皇帝也想着能赢回一些颜面,当然,我们郭家的声望也是皇帝如今最需要的!”
